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的方法

2019-11-20覃小珍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中职学校

覃小珍

【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的方法,从制度层面、学校层面、教学层面、师资层面、考核层面分析中职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互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课程设置与职业工种有效融合、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有效融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与岗位工作环境有效融合、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与岗位技术员标准有效融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效融合等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历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 有效融合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B-0101-02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我国从 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目前职业院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都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但通常两者在管理和教学上相对独立,尤其在教学层面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上有明显的缺位。

一、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的重要意义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学历证书是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对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憑。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特征,长期以来,我国职业学校实行学历证书制度,强调其教育属性而忽略经济属性,在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在职业院校中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这对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建设和学生发展两个需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互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层面的问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功能并不强,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与普通高校相似,教学模式与中学区别不大,学籍管理与高中、本科普通院校一样,这并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不能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利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

(二)学校层面的问题。近年来,部分学校什么热门开什么专业,使得师资数量、质量跟不上教学要求,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应用能力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要求。虽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发文要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每五年要有六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实践,但部分学校没有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在学校层面组织教师开展企业实践,只是由教师个人单独联系实践单位,自行到企业实践,这使得部分教师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层面的问题。目前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多采用传统的学科分段式课程设置,把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由于学科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学科间缺乏联系,不成体系,缺乏综合训练,不利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仍采用多年未修改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四)师资层面的问题。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直接分配到学校,他们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生产经验,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不了解职业技能标准,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极大地影响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考核层面的问题。目前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鉴定是由各地区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开展,职业技能证书由省市人社部门颁发。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很多都是设置在职业学校内部,职业学校老师既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又负责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理论、实操出题和监考,在考试过程中,人社部派人来巡查考场,证书获取过程职业学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长,降低了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

三、中职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课程设置与职业工种有效融合。职业学校必须以企业和社会为服务对象,把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如何在完成学历教育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让学生同时获得反映职业能力的若干工种职业技能证书。要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必须突破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与职业工种、岗位任务相对接,有选择地将原来分属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职业工种课程,将原来全部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部分按特定工种、工作任务要求而设置的课程。例如,中职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工种有电工、车工、钳工、机床装调维修工,把这四个工种定为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相关课程后,以课程的形式、以职业技能中级工标准为课程标准,独立开设电工、车工、钳工、机床装调维修工课程,让学生完成这些课程学习后即可参加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有效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有效融合,将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分解实训教学。例如在“电工”职业技能课程中,“室内电路安装”其工作过程包含电路设计、材料器件选择、线路安装,线路检测四个工作任务,教师在设计这一章节教学时,围绕这四个工作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室内电路安装”实训教学方案如表 1。

根据某一岗位工作任务设计的课程内容及理论与实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清楚这一工作任务的操作步骤、要求、标准,以及需要哪些知识,学生学有目的,学以致用。

(三)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融合。国家职业标准对各行业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在充分考虑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标准的同时,把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例如电子技术、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职业技能—电工、机床装调维修工的重要理论知识支撑和包含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制定这两门课课程标准时要把相应工种的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课程学习的同时,掌握特定的知识,强化技能训练,为后续的职业技能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训基地建设与岗位工作环境有效融合。实践教学是实现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只有理论分析,没有实际操作是掌握不了岗位技能的,职业学校应建设与职业技能工种技能训练相一致,符合初、中、高级工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实训室。如对应“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科类的职业学校应建设有电器安装和线路敷设实训室、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维修实训室、电器设备装调维修实训室、自动控制电路装调维修实训室、电子电路装调维修实训室、交直流传动系统装调维修实训室,让学习环境与岗位工作环境有效融合,有效地提高“电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满足考核要求。

(五)专业教师实踐能力与岗位技术员标准有效融合。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内容主要源于生产内容,因此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若专业教师没有实际工作岗位经历或一定的应用能力,很难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因此,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对口的企业实践锻炼,着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育人针对需要的能力。通过企业实践,教师能从事生产岗位技术人员所负责的工作,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熟悉本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既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能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渗透到专业教学中。

(六)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效融合。职业学校最终的服务对象是行业企业,因此,职业学校必须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必须加大校企合作深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力、设备、岗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岗位,把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效融合,将企业岗位目标、岗位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依托校企合作企业,采用“双导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职业技能课程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分段授课,校内学习与企业见习、实习交替进行。“双导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岗位,根据企业岗位和学习课程,在学校和企业间灵活组织教学,能有效地缩小毕业生与员工的差距,缩短毕业生岗位适应时间,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对于“准职业人”而言,学历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培训是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的强化,是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规范的补充,是职业领域、职业技能的拓展。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培养方案相互渗透、有效融合,既能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更新的科学性与灵活性,又能增强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宁.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是电大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融合中职学校
加强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基于公共管理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探讨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