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瑞希·奥尔巴赫《摹仿论》研究专辑
2019-11-20
埃瑞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1892—1957)系德国罗曼语文学家、文学批评家。1933年,纳粹主义者执政,奥尔巴赫流亡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执教。1942年至1945年,在资讯极其匮乏和战时极端困绝的环境下,奥尔巴赫撰写了《摹仿论——欧洲文学对现实的再现》一书。此书以语文学为基础,以“喻象解释”为方法,通过对希伯来和希腊传统代表性作家及其经典之作展开细读,而重构了欧洲文学再现现实的历史整体景观。
《摹仿论》德文版问世于1946年,英文版问世于1952年,中文版问世于2002年(再版于2014年)。在国外比较文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和文化史研究领域,对奥尔巴赫的研究蔚为大观,研究论题超出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领域,《摹仿论》也被看作是文化史和宗教史的巨著,甚至还有学者认为整部书都是“隐微书写”,对纳粹政治及其灾难性后果展开了震撼人心的反思。
本专栏选刊三篇论文,意在呈现奥尔巴赫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效果史,以及当下研究态势。法国哲学家朗西埃在他的多部著作中论说奥尔巴赫,将“摹仿”“喻象”“文学现实主义”归结为一种“小说的神学”,置于他自己構想的“审美体制”及其历史演变之中来考察。本专栏刊发的《奥尔巴赫与矛盾的现实主义》一文,朗西埃论述了奥尔巴赫的两种整体——文学再现的整体和“象喻”暗示的整体,两种现实主义——再现历史进程的现实主义和个人体验的现实主义,认为这两种整体、两种现实主义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西方文学史必须将二者融为一体。胡继华、朱凤娟在《摹仿与表演》一文中指出,从“口传诗学”的理论和实践看,要深刻把握《摹仿论》及其方法论意义,必须考虑到摹仿与表演的关系,用现代人类学补正传统语文学。杨旭在《〈摹仿论〉中欧洲文学的整体观》一文中指出,奥尔巴赫在流亡境遇中重构的欧洲文学整体观,乃是以曲折的方式表述超越苦难与破碎而重构完美人性的愿景。
主持人:胡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