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技校英语教学探索

2019-11-19傅颖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学实践英语教学

摘   要: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一直是令师生困扰的问题,如何让英语教学有趣、有效,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苦苦探索的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技校师生提供了一种渠道,使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文章以2018年浙江省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We are going to work as packagers on the assembly line一课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来说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技工院校;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傅颖,浙江商业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浙江  宁波  315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121-02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必要辅助手段,并得到广泛运用。尤其在技工院校,面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的困境,各种信息设备、信息软件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详细的测评分析。如果运用得当,信息技术能提高技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笔者以所在学校的某次英语课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四方面详细说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技校英语教学效果。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公共英语课,教学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职国规教材《英语3》(基础模块),第5单元We are going to work as packagers on the assembly line(我们要去生产线上当包装工人)的听说模块。

学生情况:授课对象是国贸专业的高二学生,学生已经学过和工作有关的简单英语表达,却从未细化到“生产线”这一主题,因此需要学习更加专业的英语表达。同时,学生在下一学期将进入实习阶段,因此其对本课主题充满期待。

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岗位需求和学生能力,教师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①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生产线包装工作中的常用词汇句型,具体包括“packager,workshop,social practice,get sth. from the assembly line,wrap it in a plastic bag”等等。②技能目标:学生能初步听懂这些词汇句型并简单描述生产线包装工作流程。③素质目标:学生对生产线工作有初步的认识,从心理和情感上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实践做好准备,并初步樹立敬业精神和正确的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学生能正确利用生产线包装工作中常用的动宾短语和句式结构,并与课题相关的简单的听说活动;学生能有条理、有步骤地口述生产线包装流程,尤其注意动宾短语和介词的搭配。

二、教学策略

教师采用了微课、多媒体课件、互动教学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并利用了模拟道具和英文纵横字谜生成器。同时,教师采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的教法,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小组合作”,以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目的。

1. 课前。课前一周,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登录蓝墨云教学平台,观看微课,熟悉与工作有关的英文词汇,其中包括以往学过的词汇和即将在下一节课学习的新词汇。然后,学生完成平台上的词汇测试。同时,教师通过后台能直观地看到平台提供的测试分析,包括平均分、正确率、错题分布,教师据此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测试情况、能力差异进行异质分组。

2. 课中。首先,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调整。在导入部分,教师没有采用教材单纯的Matching连线题,而是利用在线英文纵横字谜生成器设计了一个Crossword puzzle纵横字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答字谜,以此激活和工厂工作有关的词汇。

随后,进入词汇和短语学习环节。教师分别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演示,讲授和生产线包装工作有关的名词和动词,并让学生利用语音软件纠正发音,避免教师统一领读时无法顾及每个同学的发音问题。接着,鼓励学生根据课前在教学平台的预习,上台讲解重点句型,教师对上台讲解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根据其讲解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听力环节,学生先泛听录音,再回答问题“What are the students going to do?”“How many steps are involved in the assembly line work?”通过泛听和回答,学生了解了生产线包装工作的内容和顺序。然后,学生再仔细听录音,填写任务单,将生产线工作中的每个步骤记录下来,尤其是动词短语,这部分是学习重点。教师利用大小屏互动功能,将学生完成的任务单即时投放到白板,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在操练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物品、塑料袋、纸盒、丝带等道具模拟生产线的包装环节,用所学词汇、句型有条理地描述工作步骤。学生活动时,教师走近学生,必要时给予指导,再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并进行点评。面对操作环节中常出现的描述欠缺逻辑性、工作步骤出现跳跃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列步骤、画流程、做动作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最后,师生一起利用思维导图对本课所学的有关生产线工作的词汇句型进行总结。

3. 课后。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不同能力学生所需,设置难度不同的作业,如作业A,笔头完成生产线工作报告;作业B,口述工作流程并拍摄微视频上传至班级群;作业C,描述求职过程。其中,作业A、B为必做题,作业C为选做题。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金数据App完成课后自我评价,具体包括:“我认识了多少有关生产线工作的词汇”“我能听懂多少有关生产线工作的用语”“我能否描述生产线包装工作”“我有没有其他问题”。此外,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专心程度、参与小组活动积极性、语音语调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小组成员也根据以上方面进行互评。

三、学习效果

学生再次在课后进行了词汇测试,根据软件提供的数据分析:课后测试平均分为90.77分,准确率为91%,分数多集中在90~100分之间。学生掌握情况基本令人满意。师生在课堂中互动积极,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学习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情景模拟环节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练句型,强化学习重点;组内异质,使各小组总体水平一致,实现同步学习和公平竞争。学生发挥各自特点,团队意识得以加强;课内课外评价、互评自评相结合,能综合有效地反映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情感态度的积极程度。存在的问题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弱,虽然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但需要教师鼓励并帮助其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改变被动的学习习惯。

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教师要理性对待,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不滥用误用,要使信息技术服务教学,而非束缚教学。此外,教师专业化发展要适应信息化环境,不断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手段,推进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汪国琴.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18,(11).

[2] 李志英.数字化资源环境下中职英语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广场,2018,(11).

[3] 马静.刍议信息化教学手段延伸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J].教育现代化,2019,(22).

责任编辑 杨淼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教学实践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