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成语典故错位详解

2019-11-19杨小蓉

新一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杨小蓉

摘 要:历史成语典故脍炙人口,底蕴深厚。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入历史成语典故,并错位详解,能够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讲授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历史成语典故;错位详解

文史不分家。历史成语典故错位详解是指打破语文教学中年级和学段的限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巧妙恰当的将相关的历史成语典故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同时,打破语文课与历史课的限制,穿插讲解,相得益彰。

笔者在中学语文课上讲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四面楚歌时,就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历史故事的形式详细的给学生讲清楚,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还对历史史实有了全面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具体说来,在讲授时先将古代史课本中直接出现的成语典故找出来,例如,中学语文中出现的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例如讲解“破釜沉舟”:字面含义是打破饭锅凿穿渡船,一干到底。比喻没有退路,只能把事情做到底,没有选择,干好是唯一的出路。出处:秦朝末年,朝官昏庸、欺压百姓,民不聊生,致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抗政,其中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带领民众起义,意在推翻秦朝暴政。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把发生在公元前208年的这段真是的历史故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的限制,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中理解“破釜沉舟”成语典故的真正含义,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历史典故和成语也是这样。在语文课中错位详解,一是讲清楚成语的含义,明白晓畅地教给学生知识。二是还原历史场景,讲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描述所处环境,渲染气氛,感染学生。三是指出主要历史人物的出身、性格特点,走向成功的必然和陷入困境并失败的根源,上升到理性分析,用以启发学生。四是在历史成语典故与语文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上着力,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地融入语文课的内容之中,既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引导学生加深对语文课内容的理解。五是通过持续的历史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开拓学生思路,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开阔视野。

中国古代史的很多历史事件与语文课上学习的成语典故联系密切,甚至就是其源头。将这些历史成语典故提炼出来,能动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能够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即使是小学语文课上也可以详细讲述初中语文课程中才出现的历史成语典故,像负荆请罪、完璧归赵(出自中学语文课《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播洒热爱中国历史、学好语文的种子。

按照这一理念,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历史成语典故的錯位详解,取得显著效果。

第一,通过错位详解,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业务水平,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教师的教学思想更加超前,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第二,通过错位详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初步改变,开始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意克服无效教学。以往的教学由于只注重知识传授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估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而疏于精心设计疑难问题。在语文课课程中运用历史成语典故错位详解,促使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地设计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把课堂真正变为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平台。

第三,通过错位详解,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一堂教学的效率高低,不是看教学环节齐不齐全,不是看使用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也不是看教师讲的多与少,更不是看课堂教学中的热闹程度。而是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没有,看教学目标完成了没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情感态度没有变化、没有形成预定的价值观,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教学。一堂课上得好坏应以学生收获多少为标准。因而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除了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价依据外,还以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否提高为重要依据。

第四,通过成语典故错位详解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语文学科成绩进步明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成长。

总之,成语典故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典型事件的总结与缩写,具有特定的含义,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内容,因此,只有在学习成语典故时,借助信息技术媒体等多种途径给学生展示成语发生的背景、经过、意义等,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成语典故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用典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5.

[4](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如何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探析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做法和体会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态势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维系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链”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