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适应性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设计

2019-11-19贾飞山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适应性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核心问题应紧紧围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市场”的原则来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更是如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基于企业适应性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认为电子商务专业亟须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企业;适应性

作者简介:贾飞山,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专教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甘肃 武威 733000)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4-0121-02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电子商务已成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开设的专业。据统计,我国目前在电子商务企业工作的人员数量已经超过270万人。而且,随着当前电商规模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超过80%的电子商务企业存在人才缺口。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却只有不到20%从事相关工作,就业对口率很低,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还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实践能力较弱,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有鉴于此,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培养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企业适应性进行研究。

一、基于企业适应性的教学模式概述

1.基于企业适应性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企业适应性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当前国内外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是以适应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来开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掌握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技巧,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其具有较为明显的严密性、针对性、系统性。

通常而言,基于企业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具有四大特点:第一,教学内容可基于企业需进行个性化定制;第二,教学紧紧围绕“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讲授秉承“少而精”的原则;第三,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第四,与工作岗位的需要紧密结合;第五,教学方式较为灵活,既可在课堂上教学,又可在企业中教学,还可结合实践项目教学。基于企业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2.基于企业适应性的教学模式符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交叉复合型专业,涉及物流管理、经济学、管理学、IT技术等多个学科。其工作任务性明显、实践性较强,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学生毕业之后更好地适应实践岗位需要。

基于企业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强调回归到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性——实践性,并以适应企业实际需求为目标,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通常会更侧重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整合性。以学生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能力与工作能力,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被“企业需要”的意识,让学生更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此外,教育部在2015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将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二、基于企业适应性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设计

1.教学模式简介。为了能够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基于企业适应性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可实施阶段式教学,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理论学习及模拟实践阶段、工学交替岗位实践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其中,理论学习及模拟实践阶段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地点为学校;工学交替岗位实践阶段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以项目轮换、循环分组轮岗为载体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巩固;顶岗实习阶段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学校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主观意愿等指标,为学生妥善安排实习岗位,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中。

2.教学模式设计。

(1)理论学习及模拟实践阶段——以“威客悬赏”平台为载体。学生在前三个学期基本已经完成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也大致掌握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以“威客悬赏”平台为载体,选取真实工作任务来开展模拟实践教学。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课程项目小组,以三四人一组为宜,并且对团队及成员的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其次,基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来对“威客悬赏”平台的工作任务进行筛选、整理,可以为电商网站推广、电商网站建设、客户服务等,并要求各个课程项目小组竞标。待课程项目小组中标之后,则由学生独立制订和实施方案,在平台上提交工作成果;最后,各个课程项目小组选派一名学生在全班进行汇报,教师根据汇报结果和客户反馈情况来对各个课程项目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工学交替岗位实践阶段——以公司化运作为载体。学生在此阶段主要以公司化运作为载体,通过导师制、工作室等多种方式来开展工学交替岗位实践。首先,成立网络推广室、网络运营室、网络编辑室等工作室,类似于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各个部门。学生以轮岗形式到各个工作室上岗,由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来负责培训与指导,让学生具备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其次,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近年来毕业生的走向来选择项目;最后,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导师来作为项目导师团,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与跟踪。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在不同项目、不同工作室工作的过程中,项目导师团與具体负责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考核,若学生表现未通过考核,那么还需回笼训练,确保能够真正学到知识。

(3)顶岗实习阶段——以师徒制为载体。顶岗实习阶段要求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和方式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样的方式既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与企业文化,又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分配到不同的企业(或由学生自行联系、或由学校安排),每个学生都配备一位企业员工作为其师傅,由师傅给学生安排工作、示范操作等,而学生需配合师傅来完成工作,合作企业则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表现来对其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并择优录取为正式员工。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及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也应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及基于企业适应性的阶段式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红娟.“校企行合作、跨境移动农业相结合”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6,(9):64-66.

[2] 万文静.探究校企合作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436.

[3] 侯光.中高本衔接框架下的中职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5-10.

[4] 陈柏良.构建“校企合一”“工学双全”的职场化教育新模式——以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例[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55-61.

责任编辑  易继斌

猜你喜欢

适应性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