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融入
2019-11-19刘俍
摘 要:文章在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旨的基础上,对情感教育心理学在其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并从思想定位、课程主体、沟通模式、实践活动、教学方式五个方面具体论述教学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情感教育;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刘俍,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4-0014-0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进行塑造。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其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社会现象与自身行为进行定位,并且通过思想的感知与重塑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课程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分为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两个部分。
静态教育中,将思想的正确性与指导性作为核心。学生通过对静态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思想内涵与思维方式,才能对自身的认知空间造成影响,并为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优化提供基础动力。[1]這种静态的思想理论学习,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是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关键。
动态教育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对于学生实践行动的指导,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总结,有针对性地归纳出具体的实践目标与措施,以此保证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统一,真正使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实际能力,避免“喊口号”等形式主义的产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心理学应用策略
1.调整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定位。对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定位,必须从教育组织结构的调整入手,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心理学地位,并在组织教师队伍进行深入学习的同时,使其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情感心理学的重要性,以便在教学活动中保证对课程教育内容的调整与转换。
例如,某高校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研会议,重点强调了课程内容的指导性,并以主题报告的形式说明了情感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通过岗位教师的交流分享,在教研活动中重点强调其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指导作用。为了持续保证情感教育心理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学校在后续的教学计划设计中为岗位教师设计了具体的工作总结、实践案例分析等工作内容。教师可以在此类岗位工作总结与分析中,对情感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方法做出归纳。同时,在定期的教研交流活动中,要保证课程内容的指导效果,通过与其他岗位教师的分享与交流,不断深化情感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条件。另外,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还应该为教师创造更好的交流与学习空间。通过与其他院校的合作,营造思想政治课程学术领域的研究环境,并在专业心理学学者的指导下对这一课程应用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
2.突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在应用情感教育心理学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在情感引导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的开发,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同时也需要在课程活动的设计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深刻地激发出来,在产生情感感悟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成一种主观性的情感认知,并在这种正向的引导条件下,加强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红色经典故事对学生进行熏陶,调整学生的情感状态,使学生在主观情绪的引导下,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重新进行定位。另外,这种基于红色经典故事的教育指导也可以应用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上,通过特定情感渲染,让学生在自我历史定位的同时,平衡维护好个人在时代环境中的价值认知,完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
3.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情感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需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作为保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保证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教师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为教学形式的调整与优化创造条件。而这种沟通方式,不仅需要在课程中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还要在课程之外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例如,某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设置了开放状态的“课堂头脑风暴”,即针对某一时事现象,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念,然后教师提出一种思维模式的假想,让学生对这种思维模式展开分析。由此,教师不仅可以更加生动地展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而且通过师生思想的碰撞,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态与思维模式,以便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形成针对性地指导。
4.增加实践性的课程活动内容。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理论性内容要明显多于实践内容。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将情感教育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强调并补充理论思想内容中的实践环节。由此,情感教育心理学能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展现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也能在统一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影响作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可以与社会组织进行联系,借助社区、地区活动等,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从思想政治课程的角度,让学生对类型性的事件与人物进行观察。从情感心理学的角度展开分析,总结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内容。尤其在参加社区慰问、养老院护理等活动时,可以从传统道德品质与敬老尊贤的品德内容着手,由学生分享这一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并与自己的经历进行对比,从情感角度加深学生的认知。在实践活动中,找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应用突破口,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实践性的课程活动内容也可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精神,并促使学生在保证个人成长的同时,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贡献力量。尤其是岗位责任相对较重的专业性岗位,务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情感教育心理学补充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其从思想基础上认同职业责任,并遵守岗位道德,成为真正的实践型人才。
5.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课程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偏向于理论与认知的学科也需要借助技术条件,丰富自身的教育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为了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教师必须对教学手段进行升级,保证教学指导的有效性,更好地保障情感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条件。
例如,在教学方法的调整中,教师可以先从影视作品中总结带有优秀思想内涵的作品,将其作为学生的鉴赏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然后,设置独立主体的讨论交流课程,教师通过PPT的形式,将影视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进行凝练,并对接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讲解到关键内容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尝试性地做出分析,并与其他同学交流经验,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贴近课程主题,以此达到教学优化的目标。
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很强的适应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在转化教学思想、调整主体地位、深化教学沟通、拓展实践项目、丰富课程形式的过程中保证教学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郭丽香.“以生为本”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2):86-88.
责任编辑 郝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