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设疑技巧

2019-11-19杨桂敏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中职教育

摘  要:“电工基础”课程作为中职教育课程中与工科类专业相关的兼具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是一门对学生专业技能和逻辑理论等方面要求颇高的专业课。文章针对目前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设疑技巧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职教育;电工基础;设疑技巧

作者简介:杨桂敏,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甘肃 武威 733399)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4-0051-02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一方面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断深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电工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中学习电工专业知识和电工操作材料的基础入门课程,也是机电类、数控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这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都非常强的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时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在实训室加以实践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大致都在15-17岁左右,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中职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能够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从而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本文首先对当前中职教育“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出关于电工基础课在设疑技巧方面的几点建议,从而提高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水平。

一、中职教育“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生源质量较低,基础薄弱。随着中专技校不断扩招,学校为达到招生指标,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体验。中专技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但是“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性、逻辑性非常强的科目,教材上很多内容涉及数学、物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逻辑思考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興趣。

2.中职学校难以满足实训教学条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有些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仍然不完善,甚至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中职教育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应该配备满足教学需求的实训室和实验室或与校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然而,当前一些中职专业课在实训教学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从硬件方面难以推进中职“电工基础”类课程的实训教学环节,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实训设施方面的缺失容易导致学生缺少实训课程的训练,仅仅是理论课的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

3.中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在“电工基础”课程教材中,理论知识以及概念繁多,且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无味、难以接受和掌握。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并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学习目标是掌握技能,并能够实际应用于后续的专业工作中。但实际上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现象。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中职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以灌输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和感受。教师在课上只是单方面的教,学生也只是单方面的听。学生没有向教师反馈的渠道,教师也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教师没有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很难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设疑技巧

1.联系学生实际,设置情景,巧妙提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设置问题的时机和时间。在“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比较明显的难点就是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不足,无法高效快速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教师若是采用传统的平铺式教学方式,学生无法快速地反应、理解并且掌握,而且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各不同,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不佳。对此,中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结合课程知识点,设置情景,联系实际问题,巧妙提问,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带着问题学习,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对知识点有了初步认知,有助学生思考、探索。所以,中职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情景教学模式,从而对课程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改善教学质量。

2. 采用丰富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设疑技巧在分类上大致分为回忆型设疑、理解型设疑、应用型设疑三类。回忆型设疑是指教师在课上通过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并联系旧知识,在已有的知识点上提出新的问题;理解型设疑则是把握问题的核心,就知识点本身提出实质的问题;应用型设疑的水平相较于前两者较难,提出的问题既需要对原来知识点进行提炼与概括,同时又需要学生进行有效分析和整合新的知识,再进行加工整理,达到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的目的。这就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而且,教师在设疑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丰富的提问方式,不拘泥于一种或者单一的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质疑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步。中职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已习惯由教师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尽量不要代替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3.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树立学生自信心。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而且“电工基础”课程的难度较大。所以,中职教师在开展教学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课堂环节中要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问题太难,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造成学生的挫败感;问题太简单,也不能很好地阐释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材知识特点,设置难易适中、梯度合适的问题。通过难易适当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适应课堂,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电工基础”课程作为中职教育课程中的一门与工科类专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一门对学生专业技能、逻辑思维和基础知识等方面要求颇高的专业主干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当前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中职教师也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事实证明教师在课堂中如果注意设疑技巧,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牛光泉. 新课改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浅谈[J].吉林教育,2013,(1):51.

[2] 林高峰.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06,(6):276-277+288.

责任编辑  雷  濛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中职教育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新课堂、新模式、新活力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优化探究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高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