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
2019-11-18叶思映
摘要: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喜爱甚至热爱音乐的,因为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情感,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别人的情感,也借助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应该说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处在人生最富有青春激情的年华里,却也处在人生很疲惫焦虑的阶段里,音乐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境教学;家国情怀;朗诵演唱;实践活动
1高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课业负担比较重,可以说音乐教学的时间相对于学生初中阶段就少了许多。现阶段的学生大都喜欢现代的通俗音乐,而高中教材中的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外国古典音乐的内容较多,由于这些音乐的时代感较强,对没有专门学习过音乐的学生而言就有一种曲高和寡的距离感。因此,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中的音乐之间的情感交流比较少,学生难以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降低了教材中经典内容的情感教育效果。因此,高中音乐教学还需要更加精心的设计,从教材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达成情感教育的目标。
2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2.1借助想象,引导学生结合背景体验情感
每一曲音乐作品都有它所处的时代和地域,正因为它独特的社会背景,才使得它的情感强烈。要使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就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来体验作品的情感。例如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的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是斯美塔娜的《我的祖國》中的一个乐章。教师应当首先播放这首交响诗乐曲,让学生不借助任何的资料欣赏音乐,说说自己聆听音乐想象到的画面和感受到的曲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时候音乐素养较好的学生可能就能够大致说出音乐描绘的一望无际的绿色森林和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教师此时可以在PPT上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所以,借助想象和背景资料能够使学生较好地体会音乐的情感。
2.2示范演唱,小组竞赛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高中教材里面也选编了这个内容,但是由于京剧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不容易接受,也难以喜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并示范演唱。例如,欣赏现代京剧《雄心壮志冲云天》时,教师在播放录像片段之后可以在PPT里面播放这一戏曲的舞台背景图片,教师自己亲身示范演唱,或者让比较有功底的学生上台示范演唱,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学唱这一片段。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对京剧的认识。教师的示范必须时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才能够让学生也能够喜欢上京剧,而只有学生真正走进金局中的角色,才能对京剧产生喜爱的情感,对于京剧的喜爱其实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一中认同,这就是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3动情朗诵,深情演唱抒发个人体验
有些音乐作品在教学中需要学生通过朗诵和演唱才能够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学生朗诵和分析歌词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诗歌与音乐交融的意境的过程,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在那个中国饱受欺凌的时代,人民内心熊熊燃烧的反抗侵略的烈火,人民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魂。基于对歌词内容与情感的理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学唱《保卫黄河》,在合唱中让学生用声音抒发自己对黄河、对国家的情感。通过动情朗诵、深情演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抒发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体验。
4实践活动,让学生释放真我
音乐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在音乐社团活动或者年级组组织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真正的释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例如年级组组织的“唱响自我”班歌比赛中,学生从选曲,到编排,到排练,到演出整个过程都是自己在操作,学生选择最能够反应自己班风班貌和进取精神的歌曲,并唱出这种激情,表达自己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情感释放是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的。
5结语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其实还有许多,但是借助想象和背景资料,教师示范,动情朗读,深情演唱,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深刻体验和表达音乐作品情感的基本策略。教师还应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完成高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乐.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26-628.
[2]张婕.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J].戏剧之家,2019(31):243.
[3]董冀.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J].北方音乐,2019,39(09):167+174.
作者简介:叶思映(1986.10-),女,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