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批改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

2019-11-18莫美媛

赢未来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作文批改中高年级

莫美媛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批改可以说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也是作文指导的深化。掌握良好的作文批改技巧对于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教师进行作文批改的意义在于把握学生当前的写作能力,用真情实感体会学生文笔中的情感,与学生在文字表达层面产生共情,从而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有效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并运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本文以当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批改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作文批改的形式和作文评语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批改的策略。

关键词:中高年级;作文批改;批改形式;批改评语

1当前作文批改存在的问题

以往教师作文批改采用的方法是对学生作文逐句批阅,通篇批改。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消耗教师精力,二是学生提升不大。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点在学生的文章,却忽略了写文章的学生,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错的就改,多余的就删除,缺乏的就补足,甚至会以自己的视角重新写出一个段落供学生参考。批改时很少思考学生写错的原因,语言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以及表述不清的原因等。评语多为泛泛的表达,要么批评要么称赞,甚至有好多个作文出现同一个评语的情况。在作文批改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审视”的层面,试问,这样的批改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什么提高呢?另外,教师在批改完学生的作文后,通常无法收到学生的反馈,使得教师的“精批细改”得不到落实。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当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批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1批改形式单一

大多数教师会针对学生作文的语句、结构、内容和卷面进行全方位的批改,认为这样的批改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则不然,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全文润色修改会使学生缺乏提高的主动性。

1.2批改多、讲评少

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将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批改上,对于作文的讲评却很少。而且多数教师只写评语,没有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1.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作文水平两极分化严重,能力强的学生写的很好,能力不足的学生难以用文字表达想法。教师在批改时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短时间内无法平衡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批改也就失去了意义。

2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批改的策略

2.1注重作文批改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

2.1.1精改与粗改相结合

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练习每学期要不少于八次,其中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改的次数要不少于三次。精改时,教师要在认真通读全文后,再从头到尾找到学生写作出现的问题,包括标点符号、错别字、用词、语句表达和逻辑错误等,最后再对作文的中心思想进行点评,尽可能细致地写出改进的思路,让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一目了然。由于学生众多、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每次都对全班的作文进行精改。因此,教师要灵活批改,采用小组轮班制,每次只针对一个小组的作文进行精改,其他小组进行粗改。粗改主要标出学生的错别字和用词错误,最后对学生的选材和立意进行总评,对于不足之处写一些提示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行改正。

2.1.2教师批改与面改相互补充

一般情况下,作文批改都是教师在课后进行的,这种批改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收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二是教师不能直接与学生沟通。因此,教师每学期要给每个学生至少两次作文面改的机会。作文面改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很好地提出学生写作中的优缺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作文面改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写作思路,提升學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理解能力。面改时,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优化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1.3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

作文批改除了采用教师批改的形式之外,还要增设学生自改和同学间互改等方式。同学间互改实际上是取长补短的过程,互改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互改时,看到表达新颖的句子可以记录下来,用在自己以后的写作中,发现他人的不足时,也可以提醒自己注意,避免以后写作出现类似的问题。学生互改作文拓宽了作文批改的维度,教师在组织互改的过程中要强调班级的纪律性,如果应用得当,学生互改可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学生自改不是单纯的自己修改作文,而是在教师批阅作文后,针对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自改时,学生要从头到尾修改错别字、错词和不通顺的语句表达,还要对整体的写作结构进行优化,适当增加强化中心思想的内容,删除掉冗余的表达,对不理想的地方进行修改,直到符合教师的要求才算完成。

2.2注重作文批语的感情色彩,以人为本

2.2.1尊重学生,突出个性

学生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坦露,智慧的凝聚,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教师的评语要积极向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作品和思考。对于优秀的作文,教师要给予适度的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相对不足的作文,也要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课后要针对学困生进行面改和自改的写作指导,在写作上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逐渐培养学生写作上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写出优美的文章。教师的评语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要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不少教师在学困生的作文上直接写出“语句不通顺”、“内容不完整”、“中心不突出”、“抄写不认真”等评语,这些结论性的评价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往往是不小的打击。由于评语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达,使得学生不以为然,注意力一带而过,更不会有反思的过程。教师要明确的一点是,即便是再不好的作文,也是学生动笔撰写出现的,作文能够完整呈现说明学生已经努力完成了。因此,对于相对不足的作文,评语要和爱友善、委婉亲切,多用商榷的语气,如“如果这样改,你觉得好不好?”“这样写效果是不是更好?”这样,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通过评语的体现,鼓励学生提升写作技能,各自都有写作上的收获。

2.2.2强调沟通,融入情感

作文批改不光是教师的一个教学任务,更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在收到教师的作文评语后,学生的关注点不仅仅是错别字、错词和不通顺语句的修改,还有教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一次作文批改就是一次师生之间课后的心灵对话,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评判者,而应是传授写作技巧的长者和朋友。因此,教师的评语要融入自身的情感,即便是指出不足,也要让学生看到教师的鼓励和期许,不能出现指责、挖苦或讽刺的字眼。融入情感的评语不仅是作文优化的方案,更是对学生人生的指点。有情感的评语能让学生心领神会,心悦诚服,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2.2.3激发兴趣,鼓励创新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开发,这也是学生学写、爱写、会写的关键。通过实际教学发现,作文批语往往是学生产生写作兴趣的初始动力。每次作文训练开始之前,教师要从多方面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鼓励学生写自己最擅长的体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写出好的文章。此外,教师还要利用晨读或自习时间,为学生范读优秀作文或进步较大的学生的文章,并利用墙报、黑板报、学校社团等形式刊登优秀作文,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写作上的创新,无论是文体还是内容,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维,写出新颖、优美的文章。作文创新还要打破教材的限制,多找一些形式新颖的范文给学生鉴赏,让学生参考范文的表达形式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写作水平就能趋于平衡,班级整体的作文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結语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来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不同的作文提升策略,丰富作文批改的形式,注重评语的表达,培养学生写作上的积极性和对写作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采用全新的批改形式,让学生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林婷.小学高年级作文批改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

[2]卢波.基于师生互动的小学高年级习作批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丁凤莲.小学高年级习作的“批”与“改”[J].内蒙古教育,2017.

[4]马琴妹.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批改的问题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

[5]邹海威.谈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批改与评价方式[J].甘肃教育,2015.

[6]吴敏.小学高年级作文批改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

猜你喜欢

作文批改中高年级
小议小学中高年级说理文教学中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高年级习作多元化评改心得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反思·学习出“三招”
提高作文批改之有效性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