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师生沟通方法之我见
2019-11-18吴瀚阳
吴瀚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新时期高中教育阶段教学新课程标准也进行了一些调整,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加上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全面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注意方式方法,优化沟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为未来成长奠定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班级管理中注重师生沟通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高中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的现状,最后结合实际针对如何加强高中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师生沟通
高中阶段是基础教学阶段,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身心等多方面的压力,加上受到环境等影响,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或认知偏差。加强高中班级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高中班级管理中加强师生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阶段加强师生沟通,对于师生互动和学生的成长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开展师生沟通,把握基本的原则,掌握科学的沟通艺术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便于师生达成一致共识,进而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或者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自身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看法,并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实现教学相长。
2目前高中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在高中阶段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沟通方面虽然整体上看比较稳定,但是细致分析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师生之间互动性不够,彼此缺乏足够了解
班级管理中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的沟通互动,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通常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的位置,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学生对教师往往存在敬畏之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主要是围绕学习成绩等方面开展一些简单的交流或者对话,没有认识到加强师生沟通对彼此以及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沟通不必要,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导致矛盾层出不穷,不利于教学管理等活动的有序开展。
2.2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等方面不够关注,班级管理方法有待优化
一方面高中阶段教师依然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加上现有的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学习方面,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等方面比较重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没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等,过于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心理教育等,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另一方面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创新。不同的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育人成效。
3新时期加强高中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的策略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班级管理成效,切實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提升师生沟通水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3.1因材施教,提高教师对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的重要性认识
教师应当认识到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的重要性,改变以自己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要全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学习师生沟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深度学习,积累丰富的师生沟通经验。同时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切实担负起自身在班级管理方面承担的任务,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入手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等积极探索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和沟通方式,及时调整自身的班级管理方法,学习更多的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沟通成效。
3.2学会尊重,并真诚沟通
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中应当敞开心扉,用真诚去打动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并在主题班会或者班级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全面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来,通过设置不同的角色、划分不同的小组等让学生开展互帮互助,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关怀,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凡事讲求理由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问责。共同通过友好、平等的方式化解矛盾。
3.3创设恰当的沟通情境,并开展多元对话
在与高中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沟通氛围,选择恰当的时机来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制附加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交流以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业余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或者课堂上存在的疑惑等,通过设置沟通角等方式,每堂课课下给予学生和教师一定的意见交流机会,从而共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互动和管理。
4结语
总之,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对于学生的成长乃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围绕学生实际从提升沟通能力的角度入手,创设丰富的情境,注重多元对话互动和沟通反馈,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沟通效能,提升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