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行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2019-11-18申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6期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效果

申岩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行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和参照组(2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路径, 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及护理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为(21.8±4.5)min, 短于参照组的(46.2±5.7)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7.4±1.8)分低于参照组的(13.0±2.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能够较好实现临床护理工作的具体安排和科学梳理, 将复杂的工作流程简易化, 为紧急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 提升了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68

重症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症, 该病患者一般伤情都异常凶险, 属于急救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1-3]。基于此, 本次选取本院收治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分组统计比较的方式进一步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行急诊护理路径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定量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8年6月~

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6例, 女19例;年龄23~74岁, 平均年龄(38.2±12.9)岁;颅脑挫裂伤8例, 硬膜外血肿11例, 颅脑开放性损伤15例, 硬膜下血肿11例;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为3~8分。将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和参照组(23例)。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路径:①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其变化;②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颅脑损伤情况、伤口情况(如有无渗血发生);③观察记录急救期间患者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情况)的发生。对于意识尚且清醒的患者, 密切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等变化。如是否有躁动、癫痫发作, 是否大小便失禁。在生命安全保障与临床辅助治疗期间, 尽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完整, 避免潮湿、摩擦, 特别是扭曲受压控制、负压球监测等。

1. 2. 2 观察组 给予急诊护理路径。①医护人员组成急诊护理路径小组, 急诊外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为正副组长, 急诊外科的医护人员为小组责任成员。根据入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程度, 在第一时间开会商讨, 将已经收集到的各相关资料做汇总处理, 并在专家的指导下拟定出可操作性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路径方案。②根据制定编排好的急诊护理路径方案, 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制定护理路径表格。主要内容包括患者从入院开始到手术、重症监护病房的全过程。急诊护理路径具体操作如下:a.对患者实施院前的急救护理。即根据患者的伤情, 做好抢救工作准备。在患者入院之前, 提前将平床备好。与此同时, 急诊科联系普外科和神经外科等会诊医生;b.对患者实施抢救阶段的急诊护理。患者入院后, 迅速对其建立静脉通路, 并处理好患者创伤口。完成上述操作后, 密切监测和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变化, 旨在确保患者一直保持一个通畅呼吸的状态[2]。护理人员按照医生的嘱咐, 由静脉通道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 对患者进行血液、尿液等检查, 将检测结果详细记录;c.对患者实施前期抢救阶段的急诊护理。在前期的抢救阶段, 患者没有手术指征, 则需要在第一时间联系重症监护病房, 并面对面通知患者家属并帮助家属尽快办理好相关手续。然后即刻将患者送入到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期间, 继续24 h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一旦发现患者有手术指征, 即可安排先前准备好的手术, 送至手术室开始手术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及护理前后APACHE Ⅱ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 病死率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救时间为(21.8±4.5)min, 短于参照组的(46.2±5.7)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7.4±1.8)分低于参照组的(13.0±2.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型脑外伤属于外科比较常见, 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种颅脑损伤, 病情一般很凶险, 并且临床治疗效果也比较差, 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4-6]。不过,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先进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控制了临床死亡率[7-9]。然而, 介于重型脑外伤对患者造成的颅脑损害比较严重, 患者治疗后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大量研究已经多次证明, 提高对患者早期急救阶段的护理干预力度, 优化其急诊护理路径非常关键[10-12]。如此以来, 才能在确保和提升患者临床生存率的基础上, 更好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2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的便是急诊护理路径。在界内众所周知, 重症颅脑损伤创伤涉及的范围较大, 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病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 以期尽快制定出最佳方案来控制患者病情。传统的一套急救流程主要为以接诊医生为主,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一直处在一个被动支配和执行任务的位置, 在这种情形下, 经常延误急救的时间, 而时间就是生命[13-15]。

综上所述, 急诊护理路径能够较好实现临床护理工作的具体安排和科学梳理。将复杂的工作流程简易化, 为紧急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 提升了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丽, 李淑君, 孙翠. 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35(5):815-819.

[2] 杨丽.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248.

[3] 王斌, 刘婷. 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无缝隙交接.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2):246-247.

[4] 杜厚倩. 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26):77-79.

[5] 曹阿芳. 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3):246-247.

[6] 王院香, 王二香, 周志胜. 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 2016, 24(2):163.

[7] 苏晓丽, 胡炜, 方雪红.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7):1206-1209.

[8] 李素芹. 急诊护理路径在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2):144-145.

[9] 庄淑美.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3):178-180.

[10] 于晓钧. 9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227-228.

[11] 王玉洁, 李瑞. 对在ICU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析. 当代醫药论丛, 2016, 14(14):166-167.

[12] 李霞. 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38):106, 108.

[13] 练贵香, 曲艳玲. 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伤残医学, 2015(19):165-166.

[14] 阳全凤.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6):103, 105.

[15] 许玲玲.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5):220, 223.

[收稿日期:2019-02-22]

猜你喜欢

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效果
细节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
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