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新周期国际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对训练的启示
2019-11-18刘静轩赵鲁南
刘静轩,赵鲁南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规则是体育项目技术的风向标,引领着项目的技术走向。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更新周期为4年。规则的修正即运动技术发展中阻碍因素的修正,其目的是保持项目技术的良性发展,进而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竞技健美操规则已经更新,在新周期(2017—2020)规则的引导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技术要素更加清晰。研究将竞技健美操新周期竞赛规则与以往周期规则进行比较分析,从竞技健美操技术特点的角度出发,探索健美操技术发展方向与特点,以期为竞技健美操训练方法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 2017—2020新周期竞赛规则的成套要求变化
1.1 单人项目成套要求的修改
2017—2020新周期规则规定:男单、女单项目的比赛时间缩短为1min20s±5s,难度数量同上周期相同为10个;地面难度数量由上周期的至多5个改为不限定地面难度数量;难度组别上,更改为运动员可任选3个组的难度动作;操化单元不得少于8个等。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不难看出,虽然成套的规定时间有所减少,但在难度数量上及操化的数量上并未进行调整,对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及操化速度要求更为严格。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更多高质的操化动作、高难的难度动作及过渡连接动作是运动员制胜的重要因素。分为1.0分,即成套动作中一个优秀完美满分的托举动作相当于2个难度分值1.0的难度,充分体现了托举动作的重要性。
1.2 集体项目成套要求的修改
集体项目的规则变化较大,除表1中的变化以外,托举动作的改变较大,由上一周期规定的2改为仅能有1托举动作,并且作为单独的得分点由裁判长进行评分,最高分1.0分。并在托举动作的界定上更为严格,尖子的托举高度明显在托举运动员的肩部以上且有2 s的静止过程才能算作有分值的托举动作。新周期规则中对托举动作要求做出的改变,充分体现了竞技健美操的托举动作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量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裁判员根据尖子在托举动作中所展现动作的复杂程度给出相应的评定分值,记入到最后的总成绩中。非常重要的是,托举动作的最高
2 2017—2020新周期竞赛规则的艺术评分变化
新周期规则艺术评分分为5部分:音乐与乐感、操化内容、主体内容、空间运用,艺术性。其中,修改较大的主要为操化内容、主体内容、艺术性3个部分。
表1 2013版、2017版不同周期规则对集体项目成套要求变化的统计
2.1 操化内容的评分变化
操化动作是贯穿整个成套的基础技术内容。在所有周期规则中,操化始终是艺术评判的主要内容。所有项目成套动作的操化单元不得少于8个,可以通过单个或连续的操化单元进行展示。操化通过复杂多变的步伐与手型来展示身体协调性,以往规则对操化评判的标准过于抽象,评分结果具有一定的裁判主观因素。2017—2020新周期规则为了使评分更加客观,将操化动作评判改为量化记写的方式,每一个8拍操化记为A,其中艺术价值高的操化单元记写为A+,表示该操化单元是复杂的、多样的、有强度的。复杂的操化组合指的是四肢高度协调的组合,表现出正确的动作技术:手形与步伐准确流畅,并适当加以头部、肩部、上身等的表现与移动。操化的多元化表现在新颖的手形与步伐动作,没有相同的动作及操化单元。A-则代表艺术价值低的操化单元,表现为简单、重复、无强度的操化单元。若操化单元在A+与A-之间,则用A表示。在评判过程中,若有8个A+操化单元,则操化内容满分,每减1个则扣0.1分。每一个A-操化单元则在原有分值上再减0.1分。2017—2020新周期规则的改变,要求参赛者需具备更好的动作及编排能力。在提高操化动作多样性方面,应有更多的其他身体部位的参与,通过节奏、动作速度、空间运用、动作幅度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变化来润色。
2.2 主体内容的评分变化
主体内容主要包括过渡连接动作、动力性配合(身体接触与合作)及技巧动作(不论是否作为过渡或连接出现)。2017—2020新周期规则要求运动员参赛套路中至少包括4个主体内容动作,并依动作复杂与流畅程度进行给予相应分数。具有身体多个部位参与的,占据多个层次空间的被认为是复杂的;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流畅、没有不必要的停顿、呈现运动员的灵敏性被认为是流畅的。此类主体内容动作运动员完成有一定困难,与简单的动作相比会获得高分。2017—2020新周期规则中对主体内容的判定也通过量化记写的方式来评判,复杂的主体内容记作G+,不复杂的(简单的)主题内容记作G,在一个时间段内出现的连续的主体内容动作都将被记写为1个G,直到该动作暂停。有4个G+的成套主体内容得满分,每少一个G+会有0.1~0.2的减分。复杂的主体内容动作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体能、反应速度及身体各部位的协同能力要求较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掌握。
2.3 艺术性特殊减分
在比赛套路展示中,若出现难度失误的情况如A、B、C组难度出现触地,则艺术性部分最高得分1.5分(满分2.0分),2次或2次以上触地最高1.3分起评。若比赛过程中出现无控制落地,则艺术性减0.5分。此外在完成难度时无控制落地,出现1次则艺术性减0.7分,2次或更多次减0.9分。由此可见,比赛过程中无质量的难度不仅影响运动员的难度得分和完成得分,也影响艺术评分。
3 2017—2020新周期竞赛规则的难度评分变化
3.1 难度变化
3.1.1 取消了半周转体C组动作(落地动作、变身跳和交换腿动作除外)、B组动作(单臂分腿支撑除外)及D组动作,仅留下360°、720°、1080°的难度动作转体。
3.1.2 难度降组单组转体1080°降组为0.6分、分并腿组合支撑转体720°降组为0.6分、垂地噼腿降组为0.1分、直升飞机接纵噼腿成叉降组为0.4分、直升飞机成文森0.5分。
3.1.3 难度升级反切类、屈体跳类、屈体分腿跳类、纵劈腿跳类、举一水平转体类等跟命名组均提高0.1;水平旋720°提高到0.9、旋子720°提高到1.0、给纳900°成俯撑提高至1.0。
3.2 难度连接变化
在难度动作连接上,连接难度数量增加为3个,当难度之间无过渡、来自不同根命名组、达到最低完成标准时,运动员可获得连接加分,加分依连接的难度数量而定。
3.3 技巧动作连接
2017—2020新周期规则首次添加技巧与难度的连接,连接评判标准与难度连接相同,但不允许2个技巧连接,且最多连接3个动作,集体项目的连接必须同时完成相同动作。
3.4 难度减分
当比赛出现以下情况时,则会得到每次1.0分的减分:(1)单人项目难度数量超过10个,集体项目难度数量超过9个;(2)超过3个C组落地成俯撑或成劈腿动作;(3)出现重复难度动作;(4)难度动作连接(技巧难度)超过规定数量。
2017—2020新周期规则中,难度评分变化较大的主要在难度分值、难度组别选择、成套难度数量以及难度连接上,运动员要保持制胜优势,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根据运动员自身情况选择个人难度更高、发挥更稳定的三个组别;练习给纳、旋子转体等分值升级的难度;把握好难度连接的附加分值等。但应注意,无论选择什么难度或连接难度,都应考虑到运动员的完成质量与稳定性,做到“难”“美”“稳”“新”。
4 2017—2020新周期竞赛规则的完成评分变化
规则规定完成裁判需评价运动员所有技术技巧的完成质量,技术技巧主要包括难度、操化、过渡与连接、托举、同伴协作与配合以及集体项目的一致性。要求运动员在展示比赛成套时,完美完成全部技术技巧动作,表现出高准确性的身体形态、姿态以及身体控制。
完成评分上:取消0.2减分,改为0.1分、0.3分、0.5分、1.0分的减分,每一个难度、托举、过渡、技巧都由这4个尺度进行减分,其中难度和技巧动作每个动作最多减0.5分。规则对运动员完成评分有了更明确的量化标准,对不同组别的难度完成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错误有了更明晰的评判标准。
5 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启示
5.12017—2020新周期规则对音乐时间的规定作出了较大改变,缩短了比赛时间,运动员想要获得比赛优势,在训练中应强化动作力度、速度及协调能力,以适应制胜需要。
5.2 集体项目的托举动作首次增加了量化分值,为集体项目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与挑战。训练过程中应提高对托举的重视程度,编排多样、复杂、流畅、多层次的托举动作;同时,注重队员间默契与配合的训练,好的托举动作不仅需要新颖的想法,更需要优秀的协同配合。
5.3 运动员的操化技术是制胜的关键。好的操化技术不仅仅是有张力、有强度,更应该是通过运用身体各个部位、运用对称与非对称动作、运用线性与绕臂动作以及不同节奏不同空间来展示操化动作的多元与流畅,进而提高成套艺术性。
5.4 根据规则的变化,在难度的选择上更趋于个性化与创新化。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竞技特点及完成情况,制订个性化难度方案,对难度的分值、顺序、组别、连接等统筹谋划,并实际运动到训练及比赛中,扩大运动员制胜优势。
5.5 运动员要获得优秀成绩,完成质量是关键。任何周期的竞赛规则都对动作的完成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无论在难度内容、操化内容、主体内容及一致性上,都是运动员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内容。
5.6 在训练中应增强战术意识,认真学习竞赛规则,根据每一周期的规则变化,调整成套创编、专项训练、巩固训练及赛前训练的训练重点及发展方向,避免在训练中走弯路。其次,观察相邻运动项目特点(如啦啦操、街舞、花样滑冰、艺术体操等),吸收不同创编因素,开阔思路,提高创编艺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