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9-11-18吴林森

民主与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户精准

吴林森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方略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扶贫实践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只有精准施策,方能提高脱贫攻坚实效,方能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瓶颈”

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各地涌现诸多新举措,取得一系列显著的扶贫成果。然而,脱贫攻坚任务依旧十分艰巨,我们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线上边缘户”难以界定与瞄准偏差

当前,各地的精准识别严格按照“六个标准”和“九条红线”,开展建档立卡以及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逐村、逐户、逐人“进行筛选”,按照因病、因学、因灾、因残等多项政策指标,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再甄别。按照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和识别程序,最穷困的贫困人口很容易就能识别出来,但是处在贫困线边缘的农户,却难以确定是否符合贫困户的标准,能否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许多临界贫困人口,按照收入标准判断处在贫困标准之上,但因患病等原因带来的经济负担,即使通过多维测量贫困程序来识别,这一人群仍然很难界定,由此也成为精准识别的一大瓶颈。加之贫困家庭的收入调查统计也存在不精准的问题,少数农户对精准识别工作心存芥蒂,不配合工作,甚至隐瞒家庭收入,尽管严格按标准程序识别,仍然无法避免瞄准偏差。

干部与贫困群众在观念上存在误区

精准扶贫工程启动以来,部分基层政府和扶贫主管部门,由于长期习惯于“输入式”的扶贫方式,难以在发展产业、激活市场提升扶贫成效等方面有所作为,存在坐等扶贫、不作为的倾向,以及扶贫是政府出政策,干部就是送钱送物的认识误区;有的把扶贫任务层层分解,甚至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假脱贫。

作为扶贫对象,贫困人口“坐等扶贫”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从这几年的扶贫实践中看出,部分贫困群众将精准扶贫当作坐地获益的机会加以利用,甚至认为政府开展扶贫是面子工程,“你扶你的贫,我拿我的钱”。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文化问题、心理问题。持有这种观念的贫困人群不仅仅在物质上贫穷,在精神上更为贫困,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文化与心理层面的贫困较难消除,政府在这些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这样一来,容易导致福利叠加效应,使部分贫困人口形成福利依赖,不少贫困家庭、贫困者更愿意利用主动失业或消极就业来获得稳定的贫困救助,有的甚至故意装穷叫苦,好吃懒做,等着政府来救助帮扶。这类贫困人群一味“等、靠、要”,不仅没有激发他们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而助长了一些贫困户的惰性,树立了一种扭曲的“荣誉观”。在老百姓中间,甚至流传着“如今的扶贫政策养了一批懒汉”这种说法。对于精神贫困,现有的治理方式很难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现行的精准施策陷入困境。

扶贫项目与贫困户的脱贫能力不相匹配

在精准帮扶和精准施策过程中,扶贫资金的专项投入和使用往往没有从贫困户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准扶贫项目设立与贫困户的发展需求有所偏离。一些为扶贫项目提供的资金和实施成本之间差距很大,没有考虑贫困户自身的能力和需求,导致扶贫资金使用缺乏精准性,偏离了精准扶贫的目标。比如给家庭中没有足够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种子或化肥,这些家庭根本无法开展农业劳作。

扶贫资源配置低效

近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治理体系,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门合力不足,扶贫资源配置低效的问题,行业扶贫资源缺乏统筹考虑,社会扶贫相对松散,与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的配合不够,难以形成精准扶贫的社会合力。在我国传统的扶贫资源配置中,扶贫资金主要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但是扶贫项目的产权主体界定不够清晰,由此造成扶贫项目收益分配不易厘清。扶贫项目只是一味地凸显扶强扶优,贫困群体难以进入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发展状态。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势必会造成扶贫行为的短期性和扶贫资源的浪费。一些地方政府减贫行为与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政府配置的财政扶贫资源与市场配置的社会扶贫资源不能有效衔接,难以破解扶贫资源着力瞄准贫困目标人群的难题,导致扶贫资源边际效益递减。

“输血式”扶贫依然存在

治贫如治病。目前一些地方在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因户施策本身无缺陷,但由于受助对象能动性不足,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形成福利依赖,贫困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意愿和积极性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采取“输血式”帮扶,致使部分受助者养成“坐吃山空”的习惯。究其根源,既在于帮扶措施本身存在的“先天性不足”问题,也在于贫困户的精神贫困问题。

二、“破颈”之策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笔者结合扶贫工作实践,总结出如下对策:

坚持分类指导和整体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一批”概括了分类指导的扶贫理念,即“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扶贫还应注重整体观念,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扶贫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走统筹扶贫的路子;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相结合,走精确扶贫的路子;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扶贫的路子;坚持“三位一体”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走“造血”扶贫的路子;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走生态扶贫的路子。

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中共中央确定的目标。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首要根源。因此,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资源统筹的原则,将政府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全面扶持。

二是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和农村兜底保障机制,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断提高贫困认定线标准,做到医疗保障、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

三是完善商业保险体系。增加精准扶贫保险种类,多样化投保档次,由贫困地区政府出资补助为特困人口购买新型农村医疗、养老保险。

四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及时为突发重大伤病、重大灾害或其他重大变故家庭提供救助。

五是完善农村房屋、农业、畜牧业等财产险和政策性保险,减轻或避免重大自然灾害对受灾人口的经济冲击。同时加快制定低保线和贫困线划定标准,出台贫困线、低保线“两线合一”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

形成精准扶贫的多方合力

一是实施科学化管理。强化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平台。实施连片特困片区内外无差别的扶贫开发政策,使贫困群体切实得到精准帮扶。加强扶贫对象“进入与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及时总结减贫脱贫经验,洞察新型致贫原因并及时创新工作机制与方式,破解扶贫难题。

二是制定合理帮扶措施。所谓“精准帮扶”是针对以往一刀切、大而全的帮扶内容和方式而设计的。精准扶贫必须重视片区贫困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制定具有地方和个人适应性和有效性的扶贫攻坚战略战术。要重视不同地区贫困村与贫困户的特殊现实状况,在尊重不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扶贫工作,坚决落实“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

三是建立产业扶贫机制。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产业帮扶要实现精准化,量身定做产业帮扶政策,合理调配统筹扶贫资源;另一方面,产业帮扶要与贫困户有机联结。要下大力气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要善于建立有特色、有规模、有实效的扶贫产业链条,真正把贫困群体纳入到精准帮扶的产业链条主体中去,实现持续发展和永续脱贫。

四是要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扶贫,充分发挥民政、教育、卫生、住建、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积极性,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把优质扶贫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保障扶贫对象基本的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保证贫困区内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地方平均水平。

五是提升脱贫致富能力。扶贫不能局限于贫困群体眼前的经济条件改善,更应强调培养自力更生的能力,使扶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使扶贫模式从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强身”。要培养新时期的新型农民,着力提高农民文化技术水平、市场意识和自主自强意识。要探索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的助学措施,对成绩优异者设立专门奖学金或其他类型的资助模式,让滋生贫困的土壤从根本上得到改良。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户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隐形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