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新时代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新模式
2019-11-18李成成李晓林
李成成 李晓林
科技小院围绕如何解决农业技术传播应用的制约因素,积极促进科技人员研究的科技“知识”顺利转化为农民“行动”,并形成方案,促进知识传播应用,提高技术到位率,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科技小院建立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以下三大问题:一是支撑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情怀、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足;二是服务“三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问题;三是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促进科技创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科技人才不多,科技服务与“三农”的现实需求差距大。为了更好地解决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农技人员远离农民和农村等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三农”发展等“卡脖子”问题,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依托高产高效(“双高”)基地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全新的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的“科技小院”模式。该模式是高校在探索解决“三农”面临的困境背景下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组织高校教师、研究生深入田间一线,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攻关,采取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地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不仅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促进农民、农业企业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三农”人才的培养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科技小院模式的做法
科技小院围绕如何解决农业技术传播应用的制约因素,积极促进“知识”转化为“行动”。高校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将科研、教学和服务相结合,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积极性,集成创新绿色增产增效农业生产技术。针对技术应用中的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群体的行为、需求特点,通过培养科技农民、组织合作社、促进农民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等多种组织与培训形式,形成科技人员研究的科技“知识”顺利转化为农民“行动”的方案,促进知识传播应用,提高技术到位率,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自2009年在河北曲周白寨乡建立第一个科技小院以来,先后有23个省市区的29家科研院所参与合作,在45个产业体系,采用“农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资生产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支持的农业企业”等形式,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科研人员与农民、科研院所与农村的无缝链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扎根一线融入农村
科技小院组织研究生来到农村一线长期驻扎,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农民相处过程中加深了与农民的感情,逐渐和农民打成一片,融入到农村。研究生扎根在农村后积极参与所在村的公益事业、农村社会活动,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利用驻村优势,组建舞蹈队和秧歌队,举办中秋联谊会、六一联欢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开办识字班、“厨艺大赛”、“才艺展示”,举办“母亲节”等活动,提高农村妇女幸福指数,形成尊老爱幼村风;举办苹果和西瓜采摘节,推动“一村一品”建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行动,研究生拉进了与农民的关系,打破了二者的隔阂,和农民真正成为一家人。
深入调研精准选题
为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针对性,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研究选题中紧扣生产问题和农民诉求。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实地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切实了解农业生产从种到收的各个过程。与此同时,在生产一线与农民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了解农民的需要,倾听农民的诉求,将农民在生产中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找到其中有针对性、普遍性和一定科研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将试验设在农民的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反复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带领农民一起干。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他们对以往感觉神秘、遥远的科研活动有了直观、切身的了解,从而开始真正地信任和依靠农业科技。在研究生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农民的田间,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应用性更强。
试验示范优化技术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科技小院的研究生针对农民抗风险能力差、接受新技术慢的特点和“眼见为实”的心理,将农业技术示范田直接建在农民身边。在所在村交通便利的路边建立起示范田,集中展示农业新技术,让周围农民随时随地看到科学技术给作物带来的新变化。在技术效果显露之后,科研人员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会,带领农民实地参观,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新技术的认同感,提高新技术的使用率。2009年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田间观摩活动总计800多次,参与观摩会的人员总计2万余人,推广了小麦、玉米、水稻、苹果、香蕉、西瓜、冬瓜、番茄等40多个作物体系的科学生产技术。科技小院的试验示范,真正将科学生产技术在农村广泛推广,使其为广大农户真正使用并实现增产增收。
灵活多样科技培训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取决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而打通研究人员与农民间的科技知识传播渠道,促使农民了解技术,是促进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第一步。科技小院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农闲时与农忙时相结合、宣传与培训相结合,促进农业高产高效技术的传播。科技小院研究生通过在科技小院或下村入户组织各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帮助农民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和绿色生产。科技小院目前累计开展农民培训1500多场,培训农民7万多人次。科技培训的开展,不仅营造了学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而且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科技素质,调动了他们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田间学校教学相长
为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和科学素质,营造农村全员学习科学知识、学习先进技术的良好氛围,科技小院还通过组建农民田间学校的方式将村里希望学到技术、想要获取知识的农户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学习。截至目前,科技小院累计建立了10多所田间学校,招收了200多名学员,对他们进行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系统培训。其运行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科技小院研究生在担任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角色的转换,融会贯通了所学知识,通过解答生产和农民问题,培养了实践能力,通过参与授课组织,使得自身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
撰写日志交流信息
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小院的各项工作中,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到“三农”这片热土上,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锻炼成长。为便于全国科技小院网络中的同事和同学们及时交流信息,了解科技小院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将驻扎科技小院期间的所闻、所见、所系、所想和所做,均以工作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网络里交流。每天工作日志的书写不仅锻炼了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及时的总结反思也让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得到更快的成长。老师们也能根据每天科技小院工作日志的内容,掌握科技小院工作进展情况、学生思想动态以及试验示范细节,并可随时作出反馈和调整,保障科技小院工作顺利推进。
及时总结传播科技
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在生产过程中敏锐把握科学问题,针对科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不断取得实践经验的同时,及时总结科学试验结果,撰写科技论文与科技著作。以论文和著作的形式进一步传播和普及新技术、新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截至2019年,科技小院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78篇,其中英文SCI文章共50篇,并且于2016年和2018年两次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Nature》上发表。同时针对香蕉、苹果、菠萝以及芒果等作物在生长管理中的问题,整理完成技术专著10余部。
凝聚资源服务“三农”
科技小院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助推涉农专业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全面服务于国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三农”发展。
三、科技小院的效果和影响
推动农业转型,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科技小院突破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注重推广单项成熟技术和企业推广单一产品技术的传统做法,建立了从整地到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全生育期解决方案,以及从种到收整个过程系统的服务推广新模式,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整套农民可用的、可靠易行的方案,为区域农业绿色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小院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从“以技术为中心”变革为“以农民为中心”,引导农民自愿采纳新技术、自主创新实用技术,同时科技小院还推动地方农业院校、农科院、科学院和企业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共建研发和推广应用团队,加强应用性研发和产品开发力度,与政府形成合力,并将研发成果直接应用到田间地头,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培养“一懂两爱”人才
科技小院零距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更符合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科技小院研究生驻扎农村生产一线,边实践,边服务,边研究,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培训老师,还是农技人员和挂职干部,基层的锻炼使他们具有了深厚的“三农”情感,过硬的科研、组织领导和创新创业能力,更符合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促进党建创新与农村文化发展
随着校地合作领域的持续扩展,科技小院通过结对帮扶,与村党支部开展红色“1+1”,通过政策咨询、科技服务、外力引进、十九大精神宣讲等形式丰富、突出实效的基层党组织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建整体水平,工作思路也得到不断拓展;组织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实现了党建创新与农村文化发展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