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隐结合,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2019-11-17王兴刚

关键词:显性开放隐性

王兴刚

摘要:显性教育只有和隐性教育相互渗透,有效结合,才能推动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观点过程中的诸多技巧问题。

关键词:显性;隐性;开放;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39-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想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那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本文阐述了如何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一、何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思政课的显性教育,是指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开的场所,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目前我国学校思政课教育主要以显性教育为主。

思政课的隐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一个“隐”字包含着多重意义。一是教育因素的潜在性;二是教育形式的隐约性;三是接受机制的暗默性。隐性教育强调环境氛围等的育人功能,往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影响学生,主张通过暗示、启迪、诱导和激励等手段,讲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教育境界。

二、如何科学地认识二者的关系

在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既各有千秋、功能各异、区分显著;又相互渗透、相互转换、辩证统一。

二者在区别中相互规定。显性教育利用直接、外显的教育方式,强调知识、理论、课程;隐性教育则利用间接、隐匿的教育方式,看重方法、情感、体验等。二者在教育途径、教育主导性及教育内容、范围等方面是千差万别、明显区别的。但二者又在渗透中相互转化,在实践中相互补充,是同时进行、共同起作用的。

三、如何将两种教育进行结合

显性教育因其正面灌输和系统性强的特点,有利于保证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但显性教育的难题在于,教育者主观意图越明显,往往越容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单纯的说教、灌输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冲淡教育的效果。仅靠显性教育,没有恰当的隐性教育作为配合和补充,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为了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建设开放的课程。在教育系统诸要素中,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而设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特点。思政教师要精准把握这一代青少年成长特点,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善于与他们交朋友,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着力增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坎上、灵魂处。

如我校政治组教师通过精选江宁乡土素材,开发了《和谐社会与美好江宁》校本思政课程,编撰了教材,讴歌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宁区的高质量发展,让宏大、抽象、高深的思政课变得具体、生动、鲜活,使得学生对江宁区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朴素情感,深受学生欢迎,获评南京市精品课程三等奖。

2.优化课堂教学。俗话说:守正才能创新。因此,我们应在坚守系统全面的课堂显性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开发隐性教育资源,运用人文精神熏陶、互动交流隐性化、柔性化等方式,触发学生接受的兴趣点,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如笔者常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及接受习惯等,把一些有丰富教育内涵、富有人生哲理、人性光辉和深远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经常利用南京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璀璨的红色故事,加强国史、党史、军史和改革开放历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传承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笔者认为,我们在推进思政课创新求变的同时,不能为了形式上“有趣”,降低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而失去思政课的引导性和深刻感。只有“神形兼备”、刚柔并济,思政课才能入脑入心。

3.开展特色活动。我校每年都会开展多种校园活动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活动有阅读经典名著、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爱心义卖、“一二·九大合唱”、诗歌朗诵会、校园心理剧拍摄等,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精神生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我校还组织多种校外实践活动。如清明节时,学校鼓励学生与父母一道去祭扫先祖墓地,去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祭奠先烈,用“潤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方式将家国情怀植入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心怀国家、感恩先辈、传扬精神。再如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组织,引导他们进行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去南医大逸夫医院帮助患者使用自助报告机、使用挂号APP,向春节期间仍奋战的环卫工人送新春问候,暑假在区图书馆整理书籍、到大市口献血站帮助宣传献血等)。志愿者精神实质是一种利他精神,通过参加志愿活动,学生们能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他人和社会,从而使他们成为更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这也符合新课标(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的实践性特点,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也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该在什么地方努力,该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倡导开门办课办学,课上课下都下功夫,校内校外都尽责任,从而形成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显性开放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