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外比较的责任督学队伍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1-17詹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责任区督学督导

詹为

【摘 要】伴随时代的发展、督导工作的细致深入、责任督学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各责任区、学校情况多样等因素的影响,责任督学在工作中面临更多的挑战,这对责任督学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对部分责任区督学的访谈、调研,从中了解督学培训中面临的新挑战,并结合中外督学培训的研究现状及比较,探索优化督学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责任督学;培训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10-046-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督导工作的细致深入、责任督学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各责任区、学校情况多样等因素的影响,责任督学在工作中面临更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加强责任督学培训的背景及意义

完善督学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育督导队伍,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建立现代督导制度的迫切需要。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1)访谈法。采用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和追踪访谈等形式,目的在于发现相关责任督学对于督学培训的需求和看法。访谈对象包括某责任区11名责任督学,共设计访谈提纲1份,提纲共设4个维度,分别是培训的内容需求、时间安排、收获和其他,全部为开放型问题。

(2)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督学培训中的现状。

(3)比较研究。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督导培训的研究,拓宽视野,参考借鉴其经验。

责任督学培训的现状及新挑战

从督学培训的方式看,国家、市、区、责任区、工作部培训层层分级,环环相扣,线下集中培训涵盖专家讲座、经验分享和下校实践等,线上学习结合“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管理运用平台”分享大量政策法规、工作流程和案例;从培训内容看,资源丰富,包括相关政策文件、理论知识、工具应用、业务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案例等;从培训时间来看,岗前培训、集中培训和分散小组培训都落实到位;从培训的对象安排来看,有针对新任督学的培训,有新老督学结对的工作组培训,有针对骨干督学的高级研修。

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需求下,督学的培训面临更多的挑战,需建立更高的标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可进一步优化和加强。(1)责任督学来自基层学校,不少仍然承担繁重的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任务,如何解决责任督学求知若渴,而学习培训时间相对紧张的矛盾。(2)如何在培训内容中扩充更多的案例教学,面向不同类型的学校?督学人员不仅需要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性的知识,针对被评估单位所面临的问题,能够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3)如何在督导工作方法中做到重“督”善“导”?目前“督”的层面做的很好,“导”的管理学方法、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涉及不够。(4)新任责任督学的岗前培训稍显不够,还可以继续加强,拉大时间跨度。而培训也并未发挥经验丰富的专家型督学的潜力。(5)如何更多地打通交流渠道、搭建沟通平台,让经验丰富的资深督学发挥更大的贡献?促进责任督学的个人成长规划,增加培训的考核,完善督学的培训档案,帮助督学实现自我。

中外督学培训的研究现状

1. 针对国外督学培训的研究

王璐、王小栋对荷兰督导人员的专业化管理进行了研究,督学在入职前需要参加为期四个月的职前培训,督学入职后每年还要接受10个工作日的在职培训。[1]他们还对英国独立督导团进行了研究。英国根据督导业务的不同,督学培训分为6类,即报告督学培训、督学小组成员培训、寄宿督学培训、执法督学培训、初级阶段督学培训以及国际学校督学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督学们不仅要做课前预习,还要接受日常课程培训。其中,报告督学和督学小组成员要接受三天的课程培训,而其他督学接受两天的课程。

王伟通过对英国的督学管理研究,介绍了英国如何制定督学培训的计划,监督培训质量。着重介绍了英国督学培训内容的5个方面,即如何做好督导评估的准备工作;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如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如何写督导评估报告;督导评估结束后,如何向学校反馈督导评估的意见等。[2]

2. 针对国内督学培训的研究

杭蕾蕾对国内某个区域教育督学工作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93.1%的受访督学认为目前的督学培训形式无法满足督导工作和督学专业发展的需求。不少督学认为“培训次数不够多”“以会代训收获不大”“培训内容欠系统性和深度”“外出学习机会不多”等。[3]

张清宇、苏君阳通过问卷访谈对X省Y市责任督学的培训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者指出责任督学一般都是兼职的,以学校校长居多,他们除了督导工作之外还肩负其他工作,平时比较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学督导相关知识。[4]

通过对比,国内的研究者指出尽管我们的督学培训工作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成效,但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和更加多样化的学校和责任区工作环境,在培训对象的细分、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内容的分类及针对性和培训结果的考核和反馈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对策及建议

一是合理增加培训时间,定期培训,固化学习习惯。目前督学的培训时间并不能保证培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并且机动的培训时间安排不利于督学的培训和提高。建议借鉴国外的岗前培训和集中培训模式,适当增加培训的时间,并且尽量固化培训时段,养成习惯。

二是针对督学类别分层培养,促进督学个人职业规划发展。应结合工作经历和经验、学历水平、任职督学时长等因素对督学进行分类培训。(1)对新任督学加强岗前培训,巩固其专业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挑战。(2)对有一定督导工作经历和经验的督学,定期集中培训。采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进一步熟悉学校内部管理的在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评价指导能力。(3)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的督学进行高级研修培训,激发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边督、边研、边教,借助丰富的科研成果实现督学队伍的传帮带,成为区域教育督导专家。

三是优化培训内容,由“补缺型”向“挖潜型”转变。应从专业知识维度、专业能力维度和专业精神维度开发和优化培训内容。根据督学的需求来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方案。应把挖掘督学的潜力作为培训的重点,教会督学如何变革思维、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在工作中开发潜能,帮助和激励督学从培训中真正思考、创新,从而有效释放个人潜能,运用到督导工作中去。

四是提倡学训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拓宽培训渠道。培训方式应结合工作内容灵活多样。在现有基础上搭建网络信息学习分享平台、建立培训基地来拓宽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渠道。改变过去“重学轻训”的培训模式,强调学习和训练相结合,建立以训促学、以训促改、以训促用的互动培训模式。

五是应在培训机制中完善培訓登记制度,建立考核环节,验证培训成果。为保证培训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应在培训机制中全面、清晰和规范地记录督学参加培训的学习过程。建立考核环节,强调过程管理和完善督学个人学习成果记录,监督培训质量,反馈和验证培训成果。

六是课题研究与培训相结合,提高督学的研究能力和督导水平。鼓励督学在培训和督导过程中参与督导实践的相关课题研究。让督学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带着研究和思考参加督导。只有这样才能激励责任督学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升督导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璐,王小栋. 荷兰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及其启示[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8): 49-53.

【2】王伟. 英国的督学管理[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 19-20.

【3】杭蕾蕾. 区域教育督学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扬州大学,2015.

【4】张清宇,苏君阳. 督学责任区建设中的问题与改进路径—— 基于对X省Y市调研的思考[J]. 现代教育管理,2016(1): 59-64.

猜你喜欢

责任区督学督导
责任督学思与行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二次开发在主站调度责任区维护中的应用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