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分互认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11-16蓝婵婷叶世平黄丽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务与科研部

长江丛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分改革

■蓝婵婷 叶世平 黄丽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务与科研部

学分互认是在学分制的管理下,可以在一定的规定和协议下认定学生的学分,学生从而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在诸多国外较为成熟的著名学分系统中,欧洲学分互认系统、美国学分系统及澳大利亚TAFE 学分转移系统备受推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基本实行的是学年制,近年来才开始推行学分制。我国高校在推行学分制的初期由于经验不足、与之匹配的学分制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呈现出来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 41 号) 等文件精神,需要我们积极做好学分制的改革工作。因此,研究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下的学分互认问题,对于指导我国高校的学分制的改革和学分互认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学分制改革下学分互认的现状

在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下学分互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转专业后校内课程的学分互认

学分制的实施淡化了“班级”“专业”的概念,学分制改革下的“转专业”问题也是高校关注的热点。为了适应学分制改革的发展,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实行了转专业制度。2015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实行了学分制,并且对学生转专业不再设置门槛,即学生转专业没有成绩、次数或者名额的限制,率先实行了“自由转专业”,学生转专业前修读课程与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读的课程符合学校学分互认要求的,转专业后可进行相应的学分互认,认定为新专业相应的课程学分。

(二)转学后不同院校之间课程的学分互认

学生报到入学后,因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在录取学校学习并符合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有关要求,经转出、转入学校同意的,可申请转学。学生转学前在原校修读的课程与转入学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修读的课程达到新学校课程学分互认要求的,可进行学分互认,认定为新学校该专业相应的课程学分

(三)国内合作高校课程的学分互认

学分制改革下,要想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促进高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学分互认机制毋庸置疑成了一种最有效的方法。院校多、资源丰富是实行学分互认机制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国内近年已有多所高校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学分互认机制。华南师范大学牵头,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共同参与,在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了大学城课程互选管理办公室,实现了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52所本科高校2018年入盟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盟平台首批上线课程达398门,未来将达数千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免费开放共享、学分互认。

(四)中外合作院校课程的学分互认

国家在“十三五”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 (五十) 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读期间赴国外交流的主要形式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学分交流项目、短期实践交流项目等。在学分制改革和中外高校学生交流的背景下,形成了特定的学分互认机制。中山大学2016年选派优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赴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交换实习一个月,学分互认。暨南大学2016年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两校共建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并于201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将获得暨南大学和伯明翰大学两份毕业证书。

二、我国学分制改革下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社会化”发展以及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因转专业、参加国内外高校合作项目后需要进行课程学分互认的人数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高校在处理学分互认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内学分互认工作不规范,未形成完善的学分互认管理机制

很多高校课程的学分设置以及每学分对应的学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学校1学分对应16学时,有些学校1学分对应18学时。即便在学校内部,也存在课程名称相同但是课程设置的学分、总学时以及教学大纲,都是不一致的,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可量化的学分互认标准,没有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就不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实施学分互认。

(二)合作高校之间软硬件资源存在差异,难以制定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

不少高校在类型、规模、能级、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在软硬件资源,特别是软件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多持观望态度;学科及办学层次、重点上的差异给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以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统一制定带来了难度。

(三)学分互认工作人手操作,未建立信息化学分互认管理平台

在“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的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转专业的门槛降低、学生参加国内外合作项目的机会增多,学分互认的工作量大增。但是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未跟得上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求,还是采用教务人员手动操作学生的学分课程。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出现人为的错漏。

三、我国学分制改革下关于学分互认问题的建议

(一)制定标准化的学分互认机制,规范学分互认工作

高校可通过参观学习优秀院校的学分互认管理机制,组织校内学术委员会、聘请校外专家对校内课程进行论证,统一规范课程的学分、学时和质量要求,制定课程的互认标准,建立不同专业之间可进行学分互认的课程库。与此同时,规范办理学分互认的程序和工作职责,让师生更清晰的了解学分互认办理流程。

(二)加强高校之间合作,打包互认学分

高校应该转变观念,把本校的优质资源对外开放交流的同时鼓励本校学生积极主动对外交流学习。合作高校双方可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划定共享的课程资源,建立共享课程互选系统,对学生对外交流学习的课程进行打包互认,提高互认的效率,并促进双方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交流与互换,共享发展成果。

(三)建立学分互认智能化管理系统,科学应对学分制改革发展

高校需加强学分制改革下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建立一套与学校学分制运行相匹配的学分互认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应具备日常学生转专业、转学、对外交流学习等情况下的课程学分互认工作智能化管理功能,从而提高学分互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推动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发展。

(四)学习国外学分互认体系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校情的学分互认体系

国外有欧洲学分互认系统(ECTS)、美国学分系统及澳大利亚TAFE 学分转移系统、韩国“学分银行”体系 (AQF)等较为成功的学分互认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国外学分互认体系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高校的学分互认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和高校实际情况与国外高校存在差异,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应将国外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国情、校情相结合,形成适合实际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各高校特色的学分互认体系。

我国高校处于学分制改革的初期,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这给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多的学生转专业、对外交流需求,高校应该转变观念,为学生的学分互认开辟快速通道。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借鉴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做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家培养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人才。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分改革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改革之路
学分
改革备忘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改革创新(二)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