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地方高校教学改革

2019-11-16凯里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人才

■张 伟/凯里学院

一、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和实践教学模式缺乏等问题,一方面由于很多高校没有深入“应用型人才”的概念,盲目跟风建设各种教学模式和引进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应用型核心定位,导致教学中缺乏地方特色,教学没有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别是以往重学术轻实践的现象,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实践性意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与社会需求脱节,加之地方高校混淆了应用型人才概念,急需要明确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含义,培养出能将专业知识转变为实践创新的人才,进而改变以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理论课程体系,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部分高校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理论和实践课程不仅脱节,且课程安排严重滞后,没有与实际行业发展情况统一,导致实践教学缺乏理论课程支持,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和发展关联性不强,不少地方高校由于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实践课程缺乏创新性,课程管理比较松散,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二)制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此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积极从理论课程入手,要以综合性课程体系为核心,依据跨学科理念和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在丰富学生知识层面以及专业视野的同时,积极与专业相关企业联系,建立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和构建跨学科培养模式,在企业实际情境中展开实践教学,然后要坚持邮件培养“应用型” 人才的课程体系,按照基础扎实、口径较宽以及实践性强昂和应用型突出这四点要求,建立多层式课程体系,从基础课程体系到专业课程体系,还有最后的核心课程体系,并依据课程体系建立与之配对的平台,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最后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要依据全程育人原则,为学生构建基础素养、学科基础和应用能力的平台课程,每个平台都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依据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紧密相连,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实践,在实践课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木目标,完善实验、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等相关课程体系,制定从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的四层次教学计划,构建素质拓展——基础技能——专业实验教学——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等实践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应用化”。

(三)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知识

课程体系应用化后,要更新课程知识,地方高校的教材多数都是模仿中央院校,按照自身办学特色撰写或者是选取独特教材的高校较少,为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和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基础学学科教育,依据素养+专业的模式,再基础科学教学的前提下,注重专业课程,换言之要让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士同时,也要优化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中要以人文、外语和体育及专业课程为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所以,课程内容一方面要与实际行业发展接近,按照行业发展情况更新教材内容,例如在经济学专业中,要将最新的经济学研究进展和成果作为教材,将滞后的教材内容更换,现如今教材也不局限于纸质形式,教师可用互联网资源和课件等作为学生学习先进知识的方式,教学不再按照教材内容展开,而是以综合性教学为主,不断地引进新内容,从学生今后发展需求持续性提高课程知识教学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满足应用化教学的要求。

(四)以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突出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高等教育中创新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利用现有知识以及技能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创新知识或则是创造新价值成果,这是基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势态需要实施的人才培养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一要灵活地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并建立实践性科研模式,依据任务驱动或者是项目教学等,将科研与教学融合,将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融合,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创建有力的教学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环节中,在活动中学习与实践。环境创设中,要从硬软两方面入手,硬环境是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场所、实训实验设备以及校内外的实习实践基地等还有教学科研团队,软环境则是从创新实践活动机制和实践创新精神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为让学生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成长中需要促进学生应用知识,乐于研究,行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科研中提高创新能力最终让大学生形成创新心理和行为准备,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充足的实践能力。

二、围绕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完善地方高校教学体系

(一)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现如今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滞后,人才评价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素之一,也是引导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依据人才的评估,能引导教学改革,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地方高校的考核方式教学改革还是注重于理论知识,对于实践能力考核缺乏综合性项目和途径,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方式并不对应,现如今还是以学生卷面考试为主,虽然增加了日常考核以及作业评价,但还是没有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展开考核,考核也是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性,还削弱了实践课程的教学影响。为提高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视,需要完善和更新考核评价方式,并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奠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理念的选择、创新和培育,人才的教学方法革新和优化,都与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密切相关,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需要从理念入手到实践体系,全面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能力锻炼平台,以此革新地方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二)优化地方高校教学理念

理念提升中,地方高校要紧密联合区域经济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现,培育服务于地方发展的人才,所以地方高校要积极加强制度建设,在原有制度上基于学校今后发展,积极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一流校风建设,先规范教学秩序,在营造优良的教学风气,完善和修订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为教学制定可操作的细则,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从长期发展角度制定责任落实到人的绩效考核制度,依据绩效考核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创一流的学习氛围,保证教学体系规范化,学校具有浓郁的学术风气、教学风气和学习风气。为优化学习范围,地方高校要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并提高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水平,定期邀请国内外名师定期进行专题报告,到学校指导和讨论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或者是采用线上方式,组织教师培训进修,讨论和研究如何将一流的教育理念和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结合,怎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积极创建和组织交流活动,然后通过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访问的,不定期组织学生代表进行交换学习,去一流院校和友好学校参观和学习,感受其他高校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再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并大力做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宣传,吸引地方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从而借助企业的条件和资源增强高校的教学能力和形成新的教学体系。

(三)创新大学管理机制

地方高校,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广泛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与地方高校之间的互动,从创新、实践以及提升、个性和特色等多方面入手,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入实现校企合作以及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于地方产业,革新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用科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创新,促进学校资源共享,并搭建创新平台,以此实现资源创新和应用要素的协同,保证地方高校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地方高校正在积极转型成为综合大学,以期提高办学影响力,但却忽略了地方特色的融合,导致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为适应多元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适应新经济常态,需要从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入手构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社会输送与之匹配的应用型人才,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出属于地方高校发展新颖道路,从而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人才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人才云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