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引领 潜心育人河北

2019-11-15顾领娣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顾领娣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终究能够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营养和力量。“儿童爱读书,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教师,有责任用阅读引领学生开启美好的读书之旅,让他们成长更快,收获更多。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童话书;中国古典;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5-0025-03

笔者居住的县城东部,有一个小派山公园,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每天早晨,都要到公园里健身。五年前一个秋天的早晨,笔者像往常一样来到进山路口,突然发现左面的墙壁上新添了一行醒目的大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也许是当老师的职业病又犯了,在脑海里竟然演绎成了一行这样的字:每天读书一小时,幸福受用一辈子。当时笔者教的是一年级语文,学生踏入校门不足一个月,一个念头油然而生,用六年的时间经营一件事,让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一定会有成效的。事不宜迟,笔者就紧锣密鼓地制定了笔者的班级读书计划。接下来,就在这将近五年的时光里,一步步实施和推动。回顾近五年的阅读生涯,这些书算得上是见证学生阅读的里程碑。

一、从娃娃抓起——《小猪唏哩呼噜》

剛入学的学生认字太少,笔者就推荐他们读注音版的童话书。笔者班学生读的第一本书是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笔者大力提倡亲子阅读,晚饭后或睡觉前都可以,每天半个小时足矣。笔者在班微信群里,介绍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给家长,家长有了疑惑或具体操作中出现了问题,笔者随时予以指导。

学生每天读够半小时,父母在所读之处写上日期,并盖上一个小印章。十个小印章,就能到老师那里领取一个五角星,五个五角星可以换取一个金苹果,五个金苹果换取一张“阅读小明星”的大奖状,学生兴趣盎然,书读了一本又一本。同时,家长配合的热情也非常高。三个月后,也就是放寒假之前,笔者让一位学生家长传经送宝,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并列出推荐的书目,以促进寒假里亲子阅读活动持续有效的进行。

两年的童话阅读收获不小,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改正坏习惯——《再见,马虎和拖拉》

三年级时,笔者班同学由于马虎,做错题、写错字、闹笑话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一名男生在日记里这样写到:星期天,我穿着夹克彬(衫),和同学杨钓驾(钧贺),一起到老土坑(炕)里吃饭。还有一部分同学做事拖拉,双休日的作业总要拖到星期日晚上才做,不管作业的质量,胡乱应付,老师和家长多次沟通都无济于事。

正巧笔者班陈xx的妈妈热心肠,想给班里每个学生捐一本书,笔者决定要乐多多的《再见,马虎和拖拉》。学生看了触动不小,笔者就趁热打铁,每人写一百字左右的读书体会,学生写得情真意切。他们虽然不会长篇大论,至少他们已经知道,马虎和拖拉是一种坏习惯,这两个坏习惯害人不浅。在他们的意识里,已经有了自觉改正坏习惯的念头,并且还能拿出改正马虎和拖拉的小方法。虽然这两个坏习惯不可能彻底根除,但是,学生的确有了很大进步,错别字明显减少了,作业质量上来了,成绩也有了可喜的变化。

三、心灵的净化——曹文轩纯美小说

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以庄重忧郁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能够培养读者高雅的阅读品位。其中的《青铜葵花》被誉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标杆。在笔者的引领和推动下,步入四年级的学生爱上了曹文轩的纯美系列小说,共八本书,分别是《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细米》《红瓦黑瓦》《狗牙雨》《野风车》。

怎样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呢?全班72名同学,八名同学为一个读书小组,共分为九个小组。同学们在细读两遍的基础之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为每本书出一套考题,再由组长参照组员的考题,整理成一套,九个小组九套题汇总到笔者手里,笔者删掉重复的,保留水准较高的考题,再加上自己着意考查的试题,汇编在一起。在周二的读书课上,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考查。

考题包括对内容的把握,以及个性的解读和写作方法的领悟,考题类型大都是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畅所欲言题。得分高的前十名同学,颁发“书香少年”奖章,佩戴在胸前。每组八位同学的分数累加起来,小组分数高的前三名,颁发“书香小组优胜奖”。一个月读一本书,一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一个学年下来,学生共读八本曹文轩的小说。

人人参与出题,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特别高,主动汲取书中的营养,加深了对文本的内化,净化了他们的心灵。小组内组员之间的互相督促,学生课间读,中午读,晚上读,节假日也在读,唯恐落后。可以这样说,在学生读书的历史上,这一年是属于曹文轩的。

四、经典浸润童年——《水浒传》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五年级,在笔者的推荐下,学生对《水浒传》情有独钟。笔者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首先,学生利用四周时间通读《水浒传》,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每人做一张阅读积累卡,积累卡分为四项内容,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及绰号,他们的主要事迹,人物性格特点,积累书中的歇后语和成语。带上自己的积累卡,上一堂阅读交流课。

接着,讲一节经典欣赏课,学生诵读自己认为描写精彩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以武松景阳冈打虎为例,体会动作描写的准确洗练,不仅再现了武松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让人感受到了他豪放倔强,无畏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形象。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以今年春天运动会上4×100米接力赛为内容练习动作描写。

最后,还要上一堂问题探究课,学生真正读书了,真正思考了,提出的问题,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和价值。比如:人物绰号那么多,作者怎样给人物取绰号呢?108将上梁山的方式很多,都有哪些原因促使他们上梁山呢?宋江如果不招安,会有什么结局呢……笔者鼓励他们把书再细读一遍寻找答案,如果解决不了,可以查找资料,向老师或家长请教,也可以看央视九八版的《水浒传》电视剧。

笔者旨在帮助他们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截止目前,学生仍徜徉在中国古典名著的海洋中,希望他们满载而归。

五、传承革命精神——《红岩》

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笔者打算让学生来一场红色阅读。在众多的红色经典书籍中,笔者首推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还可以看一看河北保定作家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等,让学生感受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让生动的革命精神帮助他们成长,也是对他们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场精神洗礼。

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终究会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营养和力量。在这里,笔者想化用习总书记一句话:儿童爱读书,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教师,笔者们有责任用阅读引领学生开启美好的读书之旅,让他们成长更快,收获更多。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