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发生湿疹伴感染Wolf's同位反应1例
2019-11-15黄煜君李琳张峻岭
黄煜君,李琳,张峻岭
(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4岁。因左侧下腹部、股部红斑、丘疹伴痒2周,加重伴渗出1周,于2018年5月1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2个月前劳累后左侧股部出现红斑、水疱,伴针刺样疼痛,自行口服蒲地蓝口服液,未见缓解,后皮疹渐增多,发展至左侧下腹部、臀部,就诊于我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伐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治疗后皮疹消退,无明显疼痛。患者2周前食用海鲜后原带状疱疹消退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伴明显瘙痒,自行口服氯雷他定片未见缓解,后皮疹面积扩大,伴局部破溃、渗出,伴轻度瘙痒。既往无湿疹病史。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下腹部、腹股沟、股部近端可见水肿性片状红斑,边界尚清,上覆散在绿豆大小丘疹及针尖大小脓疱,局部可见簇集分布浅溃疡面,部分可见少量黏液性分泌物,部分溃疡表面已结痂边缘可见少量脱屑,见图1。实验室检查为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数:0.71×109/L(正常值:0.02~0.52×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9.7%;尿常规:白细胞:4~6个/HP。结合临床及化验诊断为带状疱疹同位反应:继发湿疹伴感染。给予曲安西龙16mg/次,口服1次/d,头孢西丁钠2 g/次,静脉滴注2次/d,依巴斯汀10 mg/次,口服1次/d,盐酸左西替利嗪5 mg/次,口服每晚1次,抗炎抗敏抗感染等治疗。治疗2周后,局部皮损基本消退,溃疡面干燥结痂,见图2。
图1 左下腹部、股部皮损
图2 左下腹、股部皮损
2 讨论
“同位反应”由Wolf等[1]于1995年提出,用于描述在原疾病已完全治愈部位出现新的与前不同的皮肤病。第1种皮肤病发生部位与第2种皮肤病的发生关系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出现许多不同的命名,比如Wolf’s同位反应与Köbner同形反应、反向同位反应两种术语常需鉴别:同形反应用于描述在一定诱因下(或无)原发病出现于另一部位[1]。反向同位反应为一种少见现象,指所有后续皮肤病不累及之前与之无关的皮肤病(即原发病)皮损部位的现象可统称为反同位反应。该原发病主要为炎性的,其中带状疱疹感染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存在病毒、免疫、神经、血管等假说,其中神经假说为当前多数研究者接受的1种。如在带状疱疹期阶段,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A-δ和C神经纤维的破坏,神经体液因子通过释放P物质,缓激肽,血清素,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来刺激另1种皮肤病的发展。此外,国外学者提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这种同位反应的发病机制中的起到关键作用[2-3]。近期相关研究提出“皮肤免疫功能低下区”概念,指某皮肤部位由于遗传或后天因素比个体其他部分皮肤更易受到损伤。由于免疫调控局部失调,易受损部位经常促进该区更易出现其他皮肤病或免疫相关疾病[4]。本例患者在带状疱疹痊愈后,同一部位出现湿疹样改变合并感染,故推断可为皮肤免疫受损区的同位反应的1个例子。在同位反应中,最常见的原发病为带状疱疹,继发病为环状肉芽肿[5]。本例患者原发病为带状疱疹,继发病为湿疹合并感染,在国内文献中报道少见,故作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