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现状和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2019-11-15张亚妮杨浩吕伟王玲珠王书敏王卫利申永正
张亚妮,杨浩,吕伟,王玲珠,王书敏,王卫利,申永正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04)
银屑病(Psoriasis)民间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主要累及皮肤和关节。欧美国家发病率为2%~3%[1],我国为0.123%~0.59%,北方人群高发于南方人群[2],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可能与精神、外伤、感染、药物等有关[3-4]。目前,银屑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多数西医方案疗效欠佳,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5],不仅顽固难愈,复发率高[6],还可导致并发肝病、肾病、感染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7]。我国历代医书曾将之记载为“干癣”、“风癣”、“白壳疮”、“银钱疯”、“白庀”、“松皮癣”、“蛇虱”等,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历史悠久,例如:消风散[8]、搜风顺气丸[9]、蛇床子散[10]、身痛逐瘀汤[11]、沙参麦冬汤[12]、消银化瘀汤[13]、清热解毒汤[14]等,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的优点[8-14]。但是既往银屑病古文献研究,学者们多数基于不同朝代代表性专著,或者是对中医文献中银屑病典型方药的治疗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基于此,本文对该领域已经发表文献的特征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旨在将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现状客观、直接、真实的展示给大家,通过双向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深入挖掘,探讨该领域研究内容的结构、特征和规律,期望能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登录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www.wanfangdata.com.cn/index.html)→ 高 级 检 索(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检索策略:(主题:银屑病)并且(主题:“中医药治疗”或者“穴位”或者“按摩”或者“中医病机”或者“中草药”或者“中成药”或者“中西医结合”或者“针灸”或者“中医”)→精确匹配→学科分类(医药卫生)。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保存为NoteFirst格式文件,包括文献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发表时间、期刊名称、关键词、中文或英文摘要等。检索时间:2019年8月6日。
1.2 文献选择标准 逐条阅读入选文献的文题和摘要等,入选与中医治疗银屑病相关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病例报道、Meta分析、系统评价和验案等。除外会议论文、综述、消息、通知、科普报道、重复论文、报纸文献、纪要、简讯、资料、二次文献、征文通知和编辑部公告等。文献发表时间不限。
1.3 方法
1.3.1 构建高频主题词词篇矩阵 将按照上述方法收集到的数据文件,导入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s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BICOMB)2.0软件中,读取、统计和分析入选文献的发表时间、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及关键词等信息,同时对关键词进行规范化整理,例如:合并同义词,删除“临床研究”、“报告”等没有实际意义的关键词。然后根据普莱斯定律确定高频关键词,并生成银屑病中医治疗相关的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15]。
1.3.2 高频关键词双向聚类分析 将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导入gCLUTO1.0软件,按照其操作说明书进行双向聚类分析。通常情况下,gCLUTO1.0软件绘制的高频关键词可视化山丘图,峰顶由红、黄、绿、浅蓝和深蓝五种颜色表示(仅峰顶颜色有研究意义),每个山丘均由高斯曲线组成,其是对每个聚类内数据分布情况的粗略估计。山丘高度与类内相似度(Isim)、体积与类群对象数均成正比,峰顶呈红色为标准差低,可认为该聚类内的研究主题相似度较高,蓝色与之相反)。该研究方法由Cheng等[16]于2000年首创,可精准把握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研究热点,有助于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将同质性较高的个体聚为一类,即前者的亚组,可视化效果良好。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不同主题词+副主题词的检索结果见表1。删除会议消息、科普报告、会议论文、综述、重复文章后,入选期刊论文2062篇,学位论文314篇,合计入选2376篇。
2.2 发文时间分析 该领域文献最早见于1975年《新医药学杂志》发表的刘铭锐等撰写“中西医结合治疗183例银屑病的情况报告”,但是至1994年前的年发文量均≤5篇,而且较多年间没有文献报道,1994~2000年的年发文 15~41 篇,2001~2019 年发文累计占全部发文的86.78%,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
表1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主题词的文献检索结果 篇
图1 2001~2019年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发文情况分布图
2.3 来源期刊分布 2062篇期刊论文分布于423本中英文期刊,根据普莱斯定律,可确定发文≥7本的期刊为核心发文期刊,共有77本,且全部为中文期刊,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发文最多(69篇,占3.35%),其次为《四川中医》和《陕西中医》,分别发文63篇(占3.06%)和62篇(占3.01%),该3本期刊累计发文194篇(占9.41%)。另外,发文量≥20篇的核心发文期刊,见表2。
2.4 发文作者和机构分布 共有3664位中外作者或组织署名,前3位作者分别是王萍、李斌、刘红霞,分别署名38篇,25篇和21篇。第一作者署名前3位的分别为荆夏敏、杨素清、闫玉红、李斌、周萌,依次分别署名12篇,10篇、7篇、7篇和7篇。根据普莱斯定律,可确定发文≥12篇的机构为核心发文单位,共有76家,其中发文≥40篇的核心发文单位有14家,见表3。
表2 发表中医治疗银屑病论文≥20篇的核心发文期刊 篇
表3 发表中医治疗银屑病论文≥40篇的核心发文单位 篇
2.5 高频关键词双向聚类结果分析 用BICOMS 2.0软件整理和合并近义关键词,例如:“疗效”、“有效性”、“效果满意”、“治疗作用”、“治疗结果”、“疗效分析”、“临床效果”、“对比研究”、“功效”全部修改为“临床疗效”,“安全性”全部修改为“不良反应”,“药浴治疗”全部修改为“药浴”,“中医药”、“中医药疗法”全部修改为“中医药治疗”,“中医疗法”、“中医治疗”、“中药治疗”全部修改为“中医”,“中医综合治疗”全部修改为“中西医结合”,“反复发作”全部修改为“复发”,“牛皮癣”全部修改为“银屑病”等。然后读取和统计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出现频次≥20次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共有37个,累计占42.26%,故可用于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用gCLUTO1.0软件试验性对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进行双向聚类分析,获得比较满意的可视化山丘见图2,包括根据临床表现辩证予以中草药或针灸治疗(聚类0)、根据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辨证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聚类1)、血热型银屑病光疗和药浴等临床观察(聚类2)、根据名医经验和验案进行穴位和中药治疗及护理(聚类3)、银屑病中医理论研究和安全性评价(聚类4)。
图2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现状和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山丘
聚类1探讨根据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辨证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等研究内容,峰顶为红色,体积较大,山丘高度仅次于聚类0,说明该聚类包含的文献数量多,研究主题一致性好。代表性研究有:李桃花[17]提出银屑病主要证候有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热血瘀证、血热血燥证及血瘀血燥证,认为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机,中医证候在病程中动态变化,即发病初期多为血热证,治疗后血热渐轻而愈,或血分热盛,煎熬津液,血液黏滞成瘀,或血分热盛,耗伤阴血,失于濡养而、化燥,其实质为血热未清,血瘀已成;血热血燥证为血热未清,津液已伤之;血瘀血燥证多位瘀失养或因燥成瘀之;指出湿热、热毒、风热、阴虚、肝郁等可致病情加重,强调银屑病临证以皮损辨证为主,兼顾舌质、舌苔等。李威威等[18]以辨证内服中药为主予以治疗,还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或)阿维A,若皮损面积较大,予中药熏洗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疗效肯定。对于银屑病型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疗效较为满意,且不良反应少[19]。对于斑块状银屑病,许铣教授予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局部联合整体内外合治,还可中药外用等,丁旭[20]基于此提出“从肝肺论治银屑病”,认为肝肺失调、外感毒邪、皮络损伤”是其重要病机之一,提出调肝理肺、活血解毒联合小剂量阿维A治疗方案。
聚类4对银屑病中医理论进行研究,并对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峰顶为黄绿色,提示该聚类的研究主题相似度较好。代表性研究有:甲氨喋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低于单用甲氨喋呤组[21];迪银片联合癣平丸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比单用迪银片组[22];有系统性评价认为中西结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较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好,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23];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银屑病虽然比单用复方青黛丸/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好,但是研究中存在不重视研究方法,临床试验方案欠规范等问题[24]。
聚类0为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予以中草药或针灸治疗等研究对象的集合,其峰顶为绿色,山丘的高度最高,面积最小,提示该聚类的研究主题基本一致,即相似度最好,但是该聚类内的研究对象最少。代表性研究有:消银解毒汤加减治疗阴虚血燥证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消银解毒汤治疗组[25];血热证予凉血、血燥证予养血、血瘀证予活血等辨证口服中药,还可联合湿敷、药浴、针灸等,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口服、中药外搽、药浴和湿敷在治疗银屑病中比较常用,且疗效肯定,患者依从性好[26]。总之,中医药是治疗银屑病的重要选择之一,治疗方案有:中成药+中药+外用药、阿维A胶囊+中成药+中药+外用药、免疫抑制剂+中成药+中药+外用药[27]。
聚类3探讨其名医经验和验案穴位注射和中药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其峰顶为浅蓝色,山丘的高度最低,提示该聚类的研究主题相对分散,类群中的研究对象相似度低。代表性研究有:基于刘红霞教授的《脾胃论》和新疆的地域特色,辨证用方效果较好[28];有医案认为银屑病主因血热、血虚、风燥、气滞、血瘀、湿毒、火毒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肌肤失养所致,重在凉血消斑、养血润燥、化瘀通络、清热利湿和泻火解毒,清热解毒汤的临床疗效较好[29]。
聚类2中的研究对象分别针对血热型银屑病的光疗或药浴等进行探讨,其峰顶为深蓝色,提示该聚类中的研究对象一致性欠佳。代表性研究有:白疕汤1号方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或白疕汤1号方口服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比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好,可明显改善浸润症状[30];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已经被临床广泛采用,可明显缩短二者单用治疗组的疗程,减少光照射累积量,有效降低光疗不良反应[31]。
3 讨论
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医者诊治疾病的思维方式有深远影响,我国中医药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屡经沉浮,已经在各自疾病领内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但是因为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原因,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一度受到严重阻碍。既往有关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受作者主观因素和阅读文献量等影响,很难客观、直接、真实的展示该疾病领域的研究全貌。为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已经发表的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文献进行深入挖掘,有以下发现。
3.1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文献特征分析 最早关于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文献发表于1975年《新医药学杂志》,截至1993年,年发文量均≤5篇,较多年代为1篇或0篇,至2000年前年发文量均≤50篇,且多数为验案、名医经验总结等,尚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从发文期刊来看,虽然发文期刊分散,但是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为代表的核心发文期刊,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等为代表的核心发文单位,以王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为代表的核心发文作者群体。
3.2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研究热点分析 从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相关研究的文献整体来看,该领域的起步较晚,甚至较长时期处于停滞状态,到2000年以后才逐渐得到重视。目前,该疾病领域研究热点分别是根据症状体征辩证中草药或针灸治疗、中医病因病机辨证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光疗和药浴等、名医经验和验案穴位注射和中药治疗及护理探索、银屑病中医理论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结合全部文献特征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已经重视将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成果向外界推广和宣传,国家对中医药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但是仍然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落后于西医治疗银屑病研究步伐,这可能与中西医理论基础、标准、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有关。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考虑中国知网缺失较多中华系列期刊文献信息,故本研究仅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后续应扩大检索范围,纳入更多文献进行全面分析。
综上所述,为提高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在全世界范围的参考价值,后续临床研究设计应加大跨学科、跨地区的横向大样本、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研究中还应尽可能运用现代化技术,例如组方选择和过程标准化等,以保证药物成分和药效稳定性,基金项目的管理方持续完善项目管理规范和程序,引导该领域学术研究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有效开启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探索之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为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