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提升策略探析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区域幼儿园

遵义师范学院

区域活动思想源于西方,很多幼儿园把幼儿活动室分割成不同的区域进行“区域”活动。[1]而评价作为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反馈也运用到区域活动中。全美幼教协会(NAEYC)视评价为“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方法的过程,是各种影响幼儿发展的教育决策的基础。[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3]而农村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学前教育的发展更是亟待提高,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区域活动评价的价值

(一)纠正幼儿不良习惯

区域活动评价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通过评价不断地鼓励和激发幼儿并进行经验建构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监控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园及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独特能力,是有效培养幼儿各种能力和纠正不良习惯的良好手段。[4]因此,通过评价,教师与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二)促进幼儿个人能力发展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或是游戏,自主决定游戏规则,这正是幼儿体现自我能力及兴趣的好时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区域活动的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及个人能力,通过评价的方式鼓励支持幼儿,有效促进孩子个人独特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幼儿独特品质的保持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5]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的特殊表现并适时作出评价。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不仅仅在于幼儿自身的发展,教师做出的及时合理的评价更有利于幼儿独特品质的保持。与此同时,对幼儿的发展评价,不应将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模仿以及画得像与不像作为标准,而在学习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优劣区分上。[6]

二、农村区域活动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农村幼儿园区域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较弱,许多教师在评价活动时都会对活动的整体进行评价,判断游戏水平的高低、动作像与不像、游戏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等。很多农村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玩的任务总是一句话带过,缺乏对孩子的过程性关注,忽视孩子的个体发展。

(一)评价目标不明确

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在评价是否合理。许多幼儿园教师在对区域活动进行评价时面面俱到,习惯大而综合的评价,不仅浅显、耗时较长,还出现互动对象不清楚、幼儿听得无趣并且易分心。因此,幼儿教师在点评时目标不清晰,不懂得评价目标的精与略、轻与重,导致评价的目标不明确,影响幼儿的发展。

(二)评价主体单一

部分农村幼儿园或是幼儿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遇到的另一个大难题就是评价主体的单一性。有部分教师关注到了幼儿的作为评价主体的参与,但是却忽略了家长作为另一主体的参与,家园合作共育最大的难点在于家长的不配合,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缺少了家长的参与将会导致教育进行迟缓甚至是无效。因此,当前区域活动评价主体单一是影响评价效果的又一影响因素。

(三)评价内容随意

农村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评价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是没有拟定一个确切的目标,或是在观察时没有针对性,而且在评价时没有一个度量衡,对自己要评价的内容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就开始讲评,想到什么说什么,造成幼儿思维混乱,也会给幼儿的表达造成一定的无序性。“你画得太棒了”“进步大”等话语经常出现在活动评价中,教师把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呈现给幼儿,往往忽略了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创造性,甚至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你怎么画成这样?”,这样关注不到个别幼儿的进步,给了幼儿统一的标准,教师的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提升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策略的探索

区域活动组织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教师观察幼儿活动的能力、分析幼儿作品及行为的能力。农村幼儿教师恰当运用教学评价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在整个活动中将评价贯穿于始末,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幼儿园的办园方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区域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与游戏。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多主体的有效结合进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是评价的主体,在区域活动评价中,幼儿是参与者,因此,应建立开放、宽松、和谐的评价氛围,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委会活动、亲子活动等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农村幼儿家长帮助幼儿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以及教师、家长评价中不断成长。

(二)评价目标明确化

农村幼儿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的要求及幼儿的表现,《指南》《纲要》等文件的教育目标及建议,结合教师教学实际情况,根据领域要求,制定出不同年龄阶段区域活动的基本评价方向,且评价的目标一定要具体可操作,不可大而空。比如在美术活动区,教师可以从画面布局、色彩、构图、创造性与想象力等多方面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总而言之,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来明确评价的目标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三)评价内容具体化

针对现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内容片面化的问题,进一步证明评价内容具体化的重要性。因此,农村的幼儿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进行思考,评价内容要包含幼儿在“做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做”三个不同层次的具体表现,同时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评价。除此以外,教师的评价内容还要根据不同区角的特点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语言的使用也是一门艺术,更多围绕“为什么”的提问,既可以丰富评价的内容,又能让教师清楚地知道幼儿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以及影响幼儿行为的因素等潜在问题,进而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行为。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评价本质不在于评判,而在于诊断并发挥导向的作用。在不断评价反思的过程中,幼儿与教师经验得到不断提升,为幼儿与同伴的交流与学习等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相对落后,教师掌握相应的评价手段至关重要,因为成功的区域活动评价能让幼儿教师、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区域的状况以及幼儿个体的发展状况,进而灵活地让幼儿与活动区周围的人、事、物进行交流与互动,促使区域活动各个要素不断优化、组合,使区域活动区潜在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区域幼儿园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区域发展篇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