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挡马》中杨八姐的舞台表演

2019-11-15汪雅文

剧影月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身段行当身份

汪雅文

武旦是京剧旦角行当之一。京剧《挡马》作为武旦行当中具有反串特色的剧目,能够拓宽演员的戏路。这出剧目是我在黑龙江省戏曲学校向张国华老师学习的,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我对这出戏的表演特色有了更深的认识。文章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剧中杨八姐这个人物的表演特点进行分析。

“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挡马》是一出新编历史戏,又名《拦马过关》。故事讲述了北宋年间,天波府杨八姐因其兄杨延昭被困番邦,为打探消息,乔扮男装进入辽邦勘探军情。途中路经一间酒肆,酒肆主人名叫焦光普,为焦赞之弟,因随“杨家八虎”暗闯幽州,兵败流落番邦,苦无腰牌难回南朝,乃在柳叶镇开设酒店。焦光普偶遇番将打扮的杨八姐,欲要盗其腰牌,重返故国,却在盗牌之时发现八姐女儿之身,并识破八姐身份。杨八姐与之展开搏斗,后焦光普辩明身份,二人异国相认,不胜惊喜,焦光普改扮马僮,与杨八姐结伴同返宋营。

一、人物形象

1、文本形象

《挡马》一戏,源于清代钱德苍所著的《缀白裘》十二编本中第十一编“花部”专集。剧中杨八姐只身一人乔装改扮潜入辽境,历尽艰险勘探军情,表现了杨门女将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豪杰的英武形象。

2、舞台形象

在戏曲舞台上,杨八姐妆容俊扮打蜡扦。头戴粉色扎巾、额子,盔上双翎、狐狸尾。身穿粉色箭衣,胸前佩戴护心镜,外系蓝色绦子,腰系大带,腰间前垂腰牌,下穿浅色彩裤,足下踏厚底,后挂宝剑,手持马鞭。唱念做打间,以女扮男装的舞台形象表现出杨八姐的飒爽英姿。

二、行当及剧中人物的表演特点

武旦,大多扮演勇武的女性,如女将和江湖人物中的各类女侠,在舞台表演中注重武打、技巧的运用以及“美、媚、脆、锐”的表演风格。

京剧《挡马》中的杨八姐一般由武旦饰演。杨八姐虽由武旦行当扮演,但从剧情设定的“女扮男装”上来看,该剧人物杨八姐从扮相、唱念、身段上都与武旦行当常规剧目中的角色有所不同,为区别武旦常规剧目角色中“美、媚、脆、锐”的表演风格,针对特定角色,在舞台表演中还需加入武生讲求的“漂”“率”二字。

1、唱念

武旦唱念使用小嗓,此剧由武旦“反串”武小生。在唱念上要做到真假嗓的结合,同时还要根据舞台剧情转换,例如等到自报家门言及女儿身份时,在念白和表情动作里又要透出一股女儿的妩媚来,特别是在“相认”片段中,杨八姐得知焦光普真实身份后念白的变化,与前面形成明显反差,起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

2、身段

武旦“反串”武小生,在身段功架上也要依循武小生的舞台规范,台步、圆场、山膀之外,还要蹬上二寸半的厚底。这一切都与原有武旦的身段规范和基本功相差甚远,可以说都要下苦功从头再练。

3、表演和技巧

前辈说过“无戏不感人、无技不惊人”,作为武戏的《挡马》将“戏”和“技”融为一体。“趟马”一出场,杨八姐便以一个驰骋辽邦的小将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通过“控腿掏翎子”这一高难度技巧展示,在观众眼前展现了舞台人物的英武形象。“台上一分钟、台下几年功”,这个高难度技巧考验的是演员平日里练习的腿功和厚底功,同时在趟马、挡马、惊马、勒马等身段表演上要更加强调武小生的英武之“美”以及功架亮相时利落的“脆”劲和“锐”气。

“做中有唱、打中有做”是武戏的难处,恰是本剧的妙处,一套结合唱的盗腰牌舞极富幽默感。最后的开打是本剧的亮睛之处,通常,武戏的打斗场面总是敌对双方打个你死我活,而在此戏中,杨八姐由于身份被焦光普识破,所以她的打是拼尽全力往死里打,而焦光普已经识别出杨八姐的身份,他的打则主要是避让、保护杨八姐。这段开打,充分利用桌子、椅子,打得有声有色,成为一段在特定情境里与众不同的开打。此外,戏近尾声,舞台节奏越来越快,演员的气力也用去大半,此时杨八姐的表演必须讲求“漂、率”二字,也就是更加的矫捷灵活、更加的利落帅气,这样才能与当时杨八姐追杀焦光普的迫切心境相契合,从而准确把控各项高难度技巧造型,强化戏曲的舞台审美。

猜你喜欢

身段行当身份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打开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琼剧老生漫议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扬剧青衣概说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