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恶”趣味游戏
——论《解除好友2:暗网》作为恐怖片的创新模式
2019-11-15杨梅
杨 梅
恐怖片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尽管已经形成欧美系、日韩系等多种派系的风格,但总体来说,各派系总体趋于同质化,缺乏新意。随着科技、视听语言的发展,电影无时无刻不在被解构、重构。恐怖片也在类型上、风格上以及模式上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融入恐怖电影中。回顾经典恐怖片,可以发现从古至今,恐怖往往源自人们对事物的未知。当很多自以为熟知的事物逾越常理出现的时候,强烈的恐惧感便会油然而生,尤其是贴近现实的演绎往往让观众时刻感受恐惧在身边,从而刺激其感官,使影片效果最佳。
《解除好友2:暗网》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堪称近年来的清流佳作,也是一种对现实场景的回归。该片主要讲述的是马迪亚斯无意在咖啡店捡到一台电脑,接着厄运袭来,原以为只是一个暗网用户的电脑,归还即可,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与他视频通话的几个好友一个接一个被网络手段结合现实手段杀死。当然,《解除好友2:暗网》的成功除了贴近现实的剧情,它的呈现形式颇为可圈可点。本文将从技术层面分析,探讨该片如何利用三种创作手法,打造出恐怖的沉浸式体验,从而挖掘当今恐怖片创新模式的可能性。
一、“摄影机的消失”,桌面电影叙事新格局
搜索桌面电影,我们可以很快得出它的定义:在电脑或手机的屏幕上开展的电影。从严格意义上讲,桌面电影还称不上是一种严谨、成熟的电影类型,仍需寄身于悬疑电影、惊悚电影等成熟类型电影的框架之下,辅以完成自身的叙事完整,但在视觉上却具备独特的观感。2018年堪称桌面电影厚积薄发的一年,如《弹窗惊魂》《网络迷踪》《网诱惊魂》《解除好友2:暗网》等。桌面电影与传统电影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摄影机的消失”。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的美国导演格里菲斯认为,镜头是组成电影的核心要素。他所强调的“镜头”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单镜头内丰富的场面调度,二是通过蒙太奇剪辑将单个镜头组成具有共同指向性的整体。这两种方式的开创,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可以承担复杂叙事,以及表达深刻思想的艺术形式。在传统电影中,镜头的构成离不开两个要素的参与:摄影机和被摄主体。《解除好友2:暗网》所呈现的即“摄影机的消失”,这种形式将场面调度和剪辑隐藏起来,把自身所承担的叙事和表情达意功能让位给了电子设备的画面。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省略掉了通过剪辑将摄影机所拍摄的素材重组的过程,产生出一种与被摄对象(即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直接性互动的错觉。这种摄影机和被摄对象的混合,成为桌面电影最突出的叙事表达。此外,在展示双人(或人或物)关系和他们所处的空间关系时,传统电影通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才能完整。在电影《解除好友2:暗网》里,当主角与友人交谈暗网话题时只需要一个多窗口的画面即可达成,让观众能从正面同时看到身处不同空间角色的反应,并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共时性。观众需要积极地转动眼球,从各个窗口里寻觅重要信息,从而加强了观众对角色的代入感。这在传统电影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这种让观众自行发掘而不再是被动接受剧情的形式创新,可以说,桌面电影的出现也为“沉浸式电影”做了有益拓展。《解除好友2:暗网》上映后所收获的关注度和好评,以及在票房与口碑上的双赢,就是最好的印证。
二、沉浸式的“第一人称视角”加深恐怖体验
“第一人称视角”是电影拍摄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法,通常是指使用DV或手摇式摄影机模拟DV效果拍摄的影片,以这种独特视角拍摄的影片具有极高的仿真性,带给观众较强的沉浸感,因此受到特定受众群体的追捧。《女巫布莱尔》是最广为人知的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并用独特的拍摄手法为电影镜头语言的展现开拓了思路的影片之一。传统电影包含摄影、声音、叙事等要素在其中,蒙太奇将影片想传达的思想,受众心理预期及其美学原则等,有序地组接起来,是电影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舍弃了一些蒙太奇的戏剧表达效果,目的在于用特殊拍摄方式营造出真实感和沉浸感。一定程度上,《解除好友2:暗网》也是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表现方式。
影片中,“摄影机的消失”说是消失实为替换成观众的眼睛,“你所看见的,就是片中人物看见的”,观众徘徊在真实与虚拟间,电影变得有趣而又恐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读屏时代,社交网络飞速且全面地渗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对于当代人来说,世界就是眼前的电脑,就是手里的手机。《解除好友2:暗网》将第一人称视角替换成电脑屏幕,来作为剧情发展的窗口;导演想创造的悬疑抑或惊悚不在于超自然,而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网络世界背后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常人在黑客的眼里如透明一般。在观影过程中,电影画面就如同是观众自己的电脑屏幕一般,而凶手也许就在你的身后、窗外、窗帘后面等处暗中窥视你的一举一动。人性之恶、社会黑暗……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塑造,加强了观众对电影的沉浸式体验,真实感、恐怖感愈加强烈。全片90%的画面是片中的主角们在视频聊天以及操作电脑的画面直播,偶尔还有手机视频画面出现,形式非常贴合现代的互联网生活,而当观众以看直播的方式去看这部电影,这场直播所带来的恐怖感和感官刺激就比剧情的悬疑惊悚设置更胜一筹。这是《解除好友2:暗网》在形式上的又一层创新。该片无论是在形式上、场面调度,还是拍摄手法上都有所创新,是一部先锋式的恐怖片,它能够在千篇一律的恐怖片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就在于其更注重观众观看电影时的感受,是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
三、画面元素碎片化的多元呈现
“碎片化”作为一个新词语,是对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前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化描述,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是个中性词。“碎片化”的体现形式满足了不同受众的个性需求。在数字媒体、网络技术席卷全球的今天,人类面对的已然步入碎片化的场域,社会信息碎片化、传播碎片化、受众阅读碎片化……《解除好友2:暗网》的创作方式突破了视觉形态的同质化、叙事能力的白热化,更加贴近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并进行创新。
当观众接收了碎片化元素后,通过糅合自身已有的经验,获得不同的内心感受,或感动、或迷茫、或兴奋、或沉醉,满足了个性心理特征在观影中的作用。电影《解除好友2:暗网》的画面构成是极为多元化的,多元的画面呈现元素对应了更加灵活的观看方式,当所有信息被同时投到眼前,光标和鼠标暗示走向,观众需要积极地转动眼球,从各个窗口里寻觅重要信息。影片中主角的窗口呈现出电脑摄像头、广播电视新闻、与朋友之间的实时聊天,还有网络直播……种种碎片化的画面元素极大加强了观众的观影快感和代入感,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和主角一样既接受着信息,又揭开了事件的真相。眼花缭乱的画面从某种角度上让原本平庸的镜头焕发了光彩。电脑桌面所呈现出的画面元素,非常贴近现实,也在影射如今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的网络环境和社交网络,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著名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看到你的屏幕,我就能看到你的灵魂。”马蒂亚斯意外捡到陌生人电脑,本意自用,却被硬盘的隐藏文件激发起好奇心,结果窥见了暗网的黑暗秘密。在《解除好友2:暗网》里,桌面上全是电脑摄像头和手机镜头,好友在不同空间下的实时画面,窗口切换之间,社交信息往来,银幕里外,透过男主角的电脑,观众看到一场场突破伦理的杀戮。纵使桌面电影类型单一,画幅局限,但低成本,快节奏,强刺激的丰富碎片化元素,拓宽了电影的惊悚深度,尤其是当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到平日里烦腻的桌面,竟能如此精彩激烈。如使用电脑观看,观众和角色所见的画面一致,这种观感还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质变。
四、层层递进的恐怖片悬疑布局
恐怖片的氛围营造与悬念设置,是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它不但能够将电影的叙事结构进行优化完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观影热情。能够发现,美国众多悬疑电影、恐怖片都结合了著名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悬念设置法,一层一层地揭露事情的真相。《解除好友2:暗网》在创作技巧上省略了若干元素,更注重时间和空间上的反转,所有的起承转合都是通过桌面网络呈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剧情更加扑朔迷离。
《解除好友2:暗网》观影之初,很容易给观众以为是一部普通的嫌疑片,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人物设置、屏幕式的叙事形式,更是将悬念的设置引入了肌理,增强了代入感,令人不寒而栗,寒毛竖起。《解除好友2:暗网》的悬疑布局主要体现在拍摄技法上,与其他恐怖片不同,它没有刻意去营造阴森恐怖的场景氛围,而是一镜到底,全程录下主角与好友视频聊天的电脑屏幕,让观影者有种自己切身操作电脑的感觉,紧接着跟随剧情的脉络,一个个角色逐渐明了,一个个场景扑朔迷离,此起彼伏的悬疑张力将整部影片的恐怖气氛推至高潮。
结语
随着“读屏时代”的到来,屏幕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并开始成为一种现实的延伸。慢慢地我们每天面对屏幕的时间越来越多,开始远离实际的世界,电脑、手机等各种屏幕变成了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主要窗口之一。从这个角度看,《网络谜踪》《解除好友2:暗网》等同类型的电影,以“桌面电影”的形式进行呈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至此,电影开始与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介相互影响、交融,释放新的生命力。
创新的形式、浸入式的体验、复杂的人性交织让《解除好友2:暗网》在2018年大放异彩,这无疑是恐怖片创作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此类电影的成功,说明了外部形式和内容的重要性,剧情的呈现不仅要有创新突破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形式和内容要相得益彰。
《解除好友2:暗网》作为一种较新的电影类型,是人类、电影与互联网下媒介传播形式相互交织后的产物。该类题材的电影,目前来说虽然不会成为未来电影叙事的主流,但不可否认它是全新的、革新性的电影形式突破。未来,它是必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继续革新,在电影叙事上创造更多的可能。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