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互融·文化嬗变·社会批判:流行音乐电影化改编的多维图景
2019-11-15郭雪莉
郭雪莉
基于流行音乐改编的电影作品,是一种全新的影片类型,它使音乐得以成为生成电影的素材来源,从而具备了独立的艺术生命。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在近年来呈现出激增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条,获取了可观的商业收益,催生出了相应的社会话题,引发了民众关注与业界瞩目。视听语言构成了电影文本在感官体验层面上的基本形态,成为实现人物、叙事等要素组建符号与书写风格的关键形式。电影作为综合型的艺术形式,涉及戏剧、音乐、摄影、绘画、舞蹈、文字等多种门类。配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听觉层面上影响了观众的情绪与思维,并发挥着衬托人物、辅助叙事、渲染主题等一系列功能。通过鉴赏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如《同桌的妳》(2014)、《老男孩之猛龙过江》(2014)、《栀子花开》(2015)、《后来的我们》(2018)等,可以看出娱乐性是该类影片的逻辑内核,其中以追忆校园青春、怀想纯真爱情以及激励自我奋斗为表达侧重点,又成了决定该类影片能否获得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可以视作是情怀、资本以及商业运作彼此交融的结合体,其中在人物形象塑造、剧情设定以及思想主旨等方面所彰显出的独特构思,又体现了该类影片鲜明的艺术观与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的生成机理与社会症候
(一)流行音乐电影化改编的建构策略
流行音乐属于类型相对单一、抽象性的声音语言,与电影作为视听语言集合、大众文化产物的特质并不完全契合。长期以来,我国学界普遍将电影改编的本体定义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戏剧、童话等常见的文体。因此,流行音乐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而是一种广义上的艺术类别。所以,对于基于流行音乐创造的电影作品是否符合“电影改编”这一定义,在学界内也一直存有争议。然而,从广义的艺术角度来看,这种以流行音乐为创制蓝本的影片序列的形成,无疑突破了既定的电影改编的概念,形成了全新的题材与形式,可以视作是电影创作变革的一种新尝试、新探索,能够推动电影从语言、形式到风格上的革新。
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普遍都依托歌曲所建构的文本逻辑、美学意境,来展开人物关系设定、情节推动。该类影片在近年来国内的崛起,是在经济发展、文化转型、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产物。在改编自流行音乐的影片中,歌曲的旋律被用来作为烘托人物性格、加快剧情演进节奏乃至渲染作品思想主题的关键因素。譬如,2014年上映的、取材自音乐制作人高晓松同名歌曲的青春爱情电影《同桌的妳》,是近年来国内流行音乐电影化改编的成功之作。由于歌曲《同桌的你》具有颇高的知名度,在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群体中更是产生过强烈的精神共鸣。因此,将歌曲中所传达的对青春、校园生活以及自我成长的感悟与思考,无疑能够点燃特定人群的怀旧热望。因此,借助歌曲去唤醒与重建青春记忆、身份记忆,构建具备唯美意味的校园文化景观,也为《同桌的你》的电影化呈现,打造了散射人文主义想象的逻辑框架。而在影片中人物关系趋于复杂、故事冲突频繁的关键节点,该曲的主旋律都会适时出现,发挥了诸如凸显角色性格、渲染感官氛围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所要传达的主题能指,借助听觉与视觉在身体体验上的同步,得到更为集中的显现。
其后,《老男孩之猛龙过江》(2014)、《栀子花开》(2015)以及《后来的我们》(2018)等影片,也大都采用了类似于《同桌的妳》的表达逻辑,即将原歌曲中的美学意蕴进行具体化、扩大化,乃至借助歌曲曲名去重新衍生出全新的故事雏形,组建更为丰富、复杂的人物关系。而至于人物、故事是否与原歌曲有所关联,则并不影响影片最终的呈现结果。因此,与改编自同名小说、戏剧的电影相比,基于流行音乐而再创作的影片,无疑有更多的自由度、更大的创造空间。这有利于创作者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去打造更具新颖感、特色性的电影作品。而流行音乐电影的相继上映,且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尤其是对大量“80后”“90后”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不仅在行业内部引发了关注,而且也使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成为热议一时的社会话题,其所产生的症候式的文化景观,也为电影批判提供了新的切入视角。
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可以视作是中国本土特有的一种影片类型,具有鲜明的东方美学意蕴与哲学肌理。作为一种并不依托改编蓝本(如小说、戏剧)的电影类型,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通过将歌曲中所呈现的叙事内容,进行再丰富、再加工乃至再创造,从而生成了具有具体人物、完整故事情节以及鲜明主题定位的艺术作品,这无疑对电影改编、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途径。不过也需要看到,由于与传统定义上的电影改编相比,支撑该类电影生成逻辑的只是抽象的声音,且大部分歌曲又普遍倾向于表达男女情爱、青春幻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隔离感与落差感。因此,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更容易被大众贴上“短平快”的标签,被认为是纯粹基于消费欲望的驱动而产生的“文化快消品”。在当前娱乐性话语占据主导的文化语境之中,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的符号化定位,成了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
(二)一种批判性思维: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的产业效用
纵观近年来涌现的该类型电影,身份记忆色彩与文化创伤意味的交互呈现,无一例外地构成了其最为突出的美学肌理与主题内核。而在此基础上所散发出的商业气息,又成了此类电影最为外显的文化标签。诚然,突出的商业属性很容易遮掩该类电影本身所具备的艺术价值与文化蕴涵,力求通过理想主义的表达去满足填补青春空缺、弥补情爱缺憾等“情怀臆想”的侧重性,又更容易让其陷入舆论批评的漩涡之中。
然而,从当今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来看,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则是本土电影产业多元化演变的必然产物。首先,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打破了固有的创作思维与模式。长期以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都遵循着固有、严格的准则与规范。而流行音乐电影不依赖小说、戏剧等固定蓝本,而是选择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流行歌曲进行合理的再创造,将音乐与电影进行对接、整合,这无疑是一种寻求双赢的发展机制,对电影如何均衡艺术性与商业性进行了积极尝试;其次,改编自流行音乐电影的出现,拓展了电影改编、创作的视野与深度,引入了更为多样化的表达模式。通过将高度凝练、富有抒情性的歌词进行二次改造,衍生出了更能集中彰显时代精神、文化气息的人物与故事。这就与改编自同名小说、戏剧的影片,形成了鲜明的区分性、差异性,更能对观众产生充分的吸引力;最后,围绕流行音乐电影而产生的文化圈与产业圈,也会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跨界合作,释放更为强劲的文化、经济驱动力。随着以流行音乐为电影创制蓝本的发展模式得到不断完善与优化,音乐与电影能够持续加强彼此之间的融合性,催生出更能凸显中国文化特质与时代风貌,更具前瞻性与创新性的艺术作品,由此也能更为充分地激发电影从业者的创造潜能,促进本土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在文化消费语义不断扩大、全球化文明语境持续强势的当下,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的集群化发展,无疑也能传达相应的社会文化能指,从一定程度上,去尝试扩展本土电影的话语空间。
二、流行音乐电影化改编的演进、流变与未来可能性
艺术文本的电影化呈现,往往具备清晰的美学逻辑、文化指向,如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普遍都遵循着明确、严格的创作方法。电影的改编,也必须确保影片中的人物关系与剧情设定能够经得起逻辑上的推敲,凸显具有现实折射性、反思性的主题内涵,才能呈现出鲜明、突出的艺术特色,具备独特的文化魅力。而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中的人物、剧情设定,多以注重情感抒发的歌词为参照对象,缺少更为具体、严谨的人物原型与故事架构,更多的是在挖掘、扩大歌词意涵的基础上,去制造新的角色、编排新的剧情,因此也就很难避免人物刻画的单薄感、叙事的无力乃至主题模糊等缺陷在影片中的出现。近年来,所涌现出的该类电影,如《同桌的妳》(2014)、《老男孩之猛龙过江》(2014)、《栀子花开》(2015)、《后来的我们》(2018)等,都存在整体立意相似度高、人物形象不够鲜活与突出、叙事能力不足等问题,过于依赖通过原曲去影响、引导观众的情绪,忽略了音乐与电影之间的艺术对接与融合呈现,弱化了影片应有的文化表现力。这就容易导致电影沦为商业利益的生产工具,而非社会记忆的影像化表达。
与其他电影类型相比,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的文本建构过于单一、符号意象也缺乏更为深层次的文化能指,很难从思想性上寻求突破。例如《同桌的妳》(2014)虽然有着相对完整的叙事结构,故事线索却显得比较分散、稀碎,关键情节之间的结合缺乏紧凑性与张力感。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影片也将表现角色追忆往昔情爱、痛悔因稚嫩失去爱人、最终力求挽回与珍视感情的自省与蜕变作为了重点,与时代背景、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脱离感,给人以相对粗糙、不真实,甚至浮华的不佳观感。影片借助几首具有怀旧情怀意义的歌曲作为点缀与修饰,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在人物刻画、故事设计上的单一与羸弱,起到了烘托角色性格、渲染氛围的作用,却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其艺术质感。而在其后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2014)、《栀子花开》(2015)以及《后来的我们》(2018)中,该类影片虽然也对人物、叙事结构的优化进行了加强,在继续保持该类影片舒缓、轻盈而又不失韧性的基调上,合理借助背景音乐的导入,表现了诸如对聚焦社会底层人物奋斗历程、审视北漂群体生存现状、关注空巢老人等现实问题的思考,使人物、剧情不再局限于对过往青春和爱情的无限怀念,而是落脚于再现生活实际、解析不同群体的成长体悟。这就在艺术表达力增强、思想内涵升华上均有了较大提升,它不再囿于对青春记忆与想象的一味怀恋,而是通过个人经验、价值的真实表达与追寻,完成了主体意识的询唤、个体与集体身份的重塑。
就当前国内流行音乐电影化改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而言,主创团队倾向于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上完成均衡呈现。然而,受制于“歌词主导创作”这一理念的影响,加之受到电影市场竞争升级的冲击,当前国内的流行音乐电影,仍需要继续处理音乐表达与电影创作之间的转化关系,充分彰显艺术特质、反映时代生活、聚焦成长体悟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因此,在流行音乐电影化改编的构思与制作过程之中,继续探索艺术、文化、生活的融合表达,实现影片在艺术性、商业性、社会性上的均衡呈现,也成为当下电影行业的新课题。
三、流行音乐电影化改编的社会文化意义
产业经济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巨变、分众消费的形成与强化,进一步加快了电影倾向于迎合、输出大众文化消费价值的速度。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的大行其道,可以视作是对“青春”“怀旧”“情怀”等文化要素的二次与多次消费。这就让文化消费成了当前电影行业挖掘与整合市场资源,加快变革与转型的一大突破口。在情怀、表达热情以及资本参与等多种因素的联合推动下,改编自流行音乐的电影通过追忆、回想、展望等多种形式的精神剖解,通过使同名歌曲贯穿全片,力求将理想主义细分为渴望真挚美好的爱情、珍视同窗和朋友情谊、激励个人与群体奋斗、坚守与维护人生信仰等具体内容,在观众中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与思维共振,以精神共鸣去重燃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欲望,最终使艺术表达与商业获利完成充分转化。
纵观近年来异军突起的该类型电影,其在获取巨大的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因为自身相对羸弱的艺术表现力、倾向于宣扬拜金主义乃至脱离现实的“小圈子体悟”,而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与批评。例如,在《同桌的妳》(2014)、《栀子花开》(2015)中,所谓的“青春”“爱情”“理想”“奋斗”则被定义为穿戴各种名牌服饰、尽情享受大都会生活、时刻让甜蜜的二人生活保持新鲜度、驾驶各类豪车出入娱乐场所等。而其同名歌曲也完全沦为了装饰、点缀这种纯粹的浪漫主义表演与个人主义臆想的听觉工具,并未充分发挥对人物性格、剧情演进的衬托与推动的作用。这种将文化进行资本化、物化表达的呈现方式,与实际的大学生活、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差别,严重削弱了电影应有的、对生活的还原度和现实批判力。其中,《后来的我们》(2018)的创作团队则开始将写实主义作为影片的表现基调,其力求通过在还原、聚焦北漂青年生存现状的基础上,导入由青春、爱情以及理想彼此融汇的奋斗精神,
[][]使影片的主题能够落脚到体验生存、感恩磨炼以及展望未来等现实层面上来,而同名歌曲《后来》也在关键节点适时吟响,起到了应有的增色效果。不过,也需要指出,该片对于生活细节的捕捉、呈现相对简略,在处理情感冲撞上也缺少力度,尽管也通过男主角的蜕变、跻身上流基层,体现了“青春应拿来奋斗”“人生需要历练”等契合主流价值观念的思考。然而,在对于反思青春、感悟成长、明确人生导向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平衡呈现,影片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影片能够使受众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却很难产生强烈的、持久的精神共鸣。
从工具学、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影能够记录和传输信息,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折射社会生活与文明的变迁,因此,天然具备了传播文化的功能,也应发挥正向的社会作用。在“文化消费”“消费文化”引领国内电影市场潮流的当下,流行音乐的电影化改编应摈弃“赚快钱”“捞热钱”的短视观念,重新着眼于务实的长远发展,持续提升影片对艺术性、商业性以及思想性的融合表达,使影片能够真正地刻画青春、表达情感、还原生活、引发思考,传播正向的价值观,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充分满足时下受众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从而成为撬动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内生力的关键支点。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