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溯历史、总结当下、展望未来
——“新中国电影70年:影像·工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11-15刘效廷

电影新作 2019年4期

刘效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电影在各个时期不同程度地嵌入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建设历程中,如同一面镜像,映照着这个国家的成长。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在这个历史节点之间,宜对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程做一个回溯、总结与展望。2019年6月15日-6月16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上海-伯克利电影与媒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新中国电影70年:影像·工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以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布朗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韩国外国语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学者参会。

会议论题涉及新中国电影70年以来的历史与美学,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及其跨区域实践,“80年代”:作为历史变革的衔接点,对“乡土”影像的多重关注,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叙事及其哲思,电影技术·动画·纪录片研究等。

一、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与美学

中国电影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同经历了70年的历程,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创作现象,可以探寻出隐藏在种种创作现象背后的社会动机和历史倾向,其中的曲折、经验、发展和探索都与当下的电影生产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在题为《守正创新通变集成—70年中国电影:历史与美学》的发言中,通过对不同时期电影范式的考察,回顾和描述了中国70年的电影历史和美学:“十七年”守正,新时期创新,新世纪通变,而当下的任务是要集成。尤其针对当下电影发展提出要充分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东西,更加深入地总结中国电影发展的经验,研究中国电影跟中国观众复杂的动态关系,并要拥抱高科技,实现融合发展。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陈犀禾教授在《新中国电影70年主旋律电影思想和创作研究》的发言中,以主旋律为关键词,将主旋律电影放置于历史视野中进行研究,探寻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此外从理论资源和创作层面上提出国家理论和国家形象的概念,并结合“中国梦”的论述分析其对当下中国电影研究中国家理论建构和国家形象塑造产生的深远影响。复旦大学周斌教授在《新中国电影剧本创作的几次高潮和现存的若干问题》的发言中,对中国电影剧本几次创作高潮进行梳理和论析,探讨其原因和经验。同时指出当前电影剧本创作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积极面对和正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推动国产电影剧本创作进一步繁荣发展,促使中国更好、更快地完成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换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研究员在《新中国电影70年:中国电影学派的价值建构》发言中,提出新中国电影70年以来的学术建构,过去一直聚焦于时间维度,在空间维度上几乎没有进行明确的空间定位与划带,更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地缘文化的深入研究。中国电影学派的地缘建构在充分认识到中国电影不尽相同的地缘分布之后,在相对合理的、社会的、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电影的意义上来区分中国电影的地缘编辑,为中国电影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确立地缘空间上的审视维度。

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在《走向成熟精神追求的中国电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电影价值分析》中,提出对70年中国电影的认知,应当聚焦在成熟精神的追求。70年来中国电影逐步形成了自主的体制、自控的市场、自立的价值观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多元的审美呈现,这都是70年来中国电影对成熟精神追求的展现。福建师范大学颜纯钧教授在《纠偏的治理模式与翻转的动力逻辑—论70年中国的电影政策》中,从政策发展与电影创作的互动关系角度梳理了电影政策发展脉络,提出70年来,电影政策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一再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造就了不同时期的存在面貌和发展趋势;70年时间过去,电影政策的演变足以构成一部专门史,把70年作为一个时间跨度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中国的电影政策;电影政策的频繁变动体现出自身的动力逻辑,由此也成了认识70年中国电影的一把钥匙。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在《聚合而开放:从英雄叙事到变革叙事——新中国电影工业70年的价值建构》中,提出中国电影发展70年最核心的要旨是一以贯之的时代性的坚守与熔铸,即以新时代的选择为选择,以共和国的使命为使命,努力把握人民电影的大方向,逐步确立现代电影工业的内在质感价值感。西南大学刘帆教授在《训唤退场:英模的式微与英雄的降临》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旨在“教育”“引导”“鼓舞”人民的传统“英模片”式微和变形;“英模片”中真人原型“凡人英模”让位于军事动作片里纯属虚构“国家英雄”,这个过程当中意识形态的有效生产亦从直接训唤更迭为高概念吸附,借此可窥见国家主导意志内涵的变迁。

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的发言《论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电影发展史也是电影观念变革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受到不同阶段文化、美学、社会发展进程、技术革命等多方面影响,中国电影观念在美学、艺术、文化及产业等多个维度不断演进,影响着电影行业整体的创作思维、批评视野、产业维度、工业系统。中央戏剧学院武亚军教授在《北京城市景观在新中国电影中的聚合式变迁》中提出70年来,北京城市景观成为中国电影叙事中独特的地域性视觉符号。以北京城市景观符号为基础,形成了系统的、迭代清晰的、以表达“北京故事”为核心的“北京景象”。根据电影创作不同的历史语境,可以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北京城市代表性景观变化的迭代表征。同时由于时空间聚合关系,使这些城市景观再造成为多义的、具有再现性的空间符号。

韩国外国语大学林大根教授在《中国电影中的“跨身份认同”形象》中提出中国电影的70年历史可以分成四个时期:1949-1982年,政治化时期;1982年,第五代导演出现,国际化时期;第六代出现后为艺术化时期;21世纪,工业化时期。其中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是最完美的“三角形”。“张艺谋模式”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电影叙事,他的电影里有很多“跨身份认同”形象和故事,伦理议题、文化议题,性别话语、民族话语都包括在里面。中国人民大学陈阳教授的《新中国电影:镌刻时代精神和美的记忆》则从观众受众的角度探寻中国电影的气氛。观影记忆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情感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也应该从受众情感接受的维度拓展研究意义。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金丹元教授《七十年来,新中国电影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探索与变迁》的发言,认为现实主义创作、现实主义美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电影创作的主线。梳理、审思和总结70年来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实践、理论争鸣,对重写电影史,坚持并重构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内涵,是十分有益而又极为必要的。

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对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认识首先要基于历史的回溯和探寻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电影创作者们的探索价值,而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历史变迁语境,特定历史时段内的经济形势、政治波动、文化思潮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的螺旋式构建,经由这些外部系统深入引导了中国电影的美学观念、创作手法乃至商业模式的沿革。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Anne Kerlan的教授《迈向新中国电影之开端》,从历史的角度回顾和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陆洁、蔡楚生、吴永刚、郑君里、史东山等电影先驱如何筹备一种即将来临的民族电影。战前上海私营电影公司的从业经验以及漫长的战争年代使他们确信,在内容和制作方法上改革电影势在必行。在1947年至1949年之间,他们几次实验性的尝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的开端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何其亮教授的《<长空比翼>:一部抗美援朝电影的英雄主义与情爱》是以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反映中国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时期战争和生活的影片《长空比翼》为切入点,探寻“十七年”电影期间的英雄主义叙事与爱情描写。《长空比翼》虽然是一部政治宣传片,但有着一定的娱乐性和市场意识,可以为“十七年”电影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在《60年代反修防修背景下的电影创作》的发言中,结合具体历史情境和作品,细致分析了历史背景、政策、运动与中国电影创作的关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从工业、都市与新女性角度切入,聚焦70年代特殊时期在激烈“反现代性”潮流中上海电影中的现代性呈现。中国传媒大学张一玮副教授通过对《烟花女儿翻身记》和《姊姊妹妹站起来》两部50年代电影中的女性表演及其文化解读,揭示电影作为媒介和文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治理与文化创造两方面的作用,并揭示电影中刻印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身份与现代性的多重印记。辽宁师范大学庄君副教授以东北电影制片厂从人民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拍摄的大量影片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电影符号的视角出发,结合性别的维度,探索东影“战斗片”中革命话语与民族话语的建构。中国电影资料管李镇副研究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中央电影局政策研究》则以丰富翔实的史料梳理了1949-1952年之间,中央电影局的政策变迁,这一时期的政策机制建构无疑为后来中国的电影政策奠定了方向性的基础。华南师范大学郭燕平副研究员从国家政策宣传和农民自我认知的角度论述中国早期农村观众对电影的接收。《山东艺术学院学报》编辑叶凯以“谍战电影”为切入点,完成中国电影通史观念与“断代”分期视野下的互文对比。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伟以1949年《人民日报》上的电影话语为研究对象,总结报刊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并对之进行反思。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刘丽莎从时间维度上通过对左翼电影、国防电影和抗战电影的论述,梳理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流变。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钊认为,在“十七年”中国戏曲电影中,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女性,其身体呈现大致经历了启蒙化、多元化、政治化等三个阶段的美学流变。浙江传媒学院龚艳副教授以《廉吏于成龙》为例,探讨了中国戏曲电影样式与传播。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胡红草梳理了海派导演桑弧在戏曲电影上的贡献。

三、“80年代”:作为历史变革的衔接点

80年代,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中国电影,都是一个充满奋进与变革的时代。作为历史变革衔接点的80年代,从电影的创新中可以窥探整个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美国布朗大学王玲珍教授在《中国女性电影:张暖忻与20世纪80年代社会实验电影》中将张暖忻的女性电影与80年代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如整个女性主义作为一个话语在80年代的转变是体制型的,是大众参与型的;在电影的实验性方面张暖忻对新浪潮的继承更多契合的是对“左翼”新浪潮的继承,而提倡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即是张暖忻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觉醒。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周学麟教授以《琼瑶与80年代中国电影》为题,从琼瑶电影的文本分析出发,探讨电影艺术家们对中国台湾地区的跨界想象和改编如何诠释8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涵。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在《时代之骄子:回眸第五代电影在现代文明演进上镌刻下的历史足迹》中通过分析80年代的时代特征与第五代导演的电影美学的意蕴,提出“第五代”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是一个历史的产儿,是一个时代的产儿,代表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崛起。

西南大学刘宇清教授的《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看80年代中国电影的两种倾向》,通过回溯80年代八一厂和北影厂争相拍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造成中国电影史上令人瞩目的“撞车案”事件,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话语争论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中国电影发展的可能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助理教授张泠在《声音旅行与“启蒙话语”:80年代中国电影与实验音乐》的发言中,以“第四代”导演张暖忻电影《青春祭》为例,探讨80年代中国电影与实验音乐、“启蒙话语”及“电影语言现代化”之间的关联。海南大学张硕果教授结合政策、经济、文化等相关史实,介绍80年代中国内地农村集镇的电影院建设状况。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赵远副研究员的《王好为:永远在跋涉中》则对第四代女性导演王好为的创作历程做了一个梳理和总结。青岛文学馆臧杰馆长的《<翰海潮>与1985中国电影生态之一斑》,以影片《翰海潮》为例,展现80年代中期电影创作中产生的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对话。

四、华语电影及其跨区域实践

如今“华语电影”的概念已然给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生态带来巨大影响,而华语电影的跨区域实践也为华语电影研究提供了丰富且坚实的例证。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在《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中,提出香港电影作为一种主要的大众文化形式和港人重要的娱乐生活方式,是探询香港人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的重要指标。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以儒家伦理文化为精神内核,常讲述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小人物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并将之延伸至“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伦理层面。四川师范大学谢建华教授《两岸影像新世代:历史基质与现实可能性》中,提出新一代电影创作者在叙事和美学上所表现出的诸多共性,将会化约为大陆和台湾地区影像的现实可能性。上海财经大学徐巍教授的《新世纪香港电影的日常历史叙事》,从历史叙事方式、有关日常化历史、复调叙事以及日常化叙事当前所面对的困境四个角度,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香港地区电影中的日常历史叙事。

香港浸会大学卓伯棠教授聚焦当下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在以《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产业如何启动》为题的发言中,从政策、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人才教育等方面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产业在未来应该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发展。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王艳云副教授的《ECFA语境下大陆与台湾合拍片中的国族想象及其文化表达》,认为在ECFA语境之下,大陆与台湾合拍片对国族文化身份的想象意味着随着崭新的政治、产业、文化等语境的到来,台湾电影人已经从旧的文化经验和心理状态中脱身而出,努力塑造一种新的文化经验。

福建师范大学吴青青副教授在《武侠电影的美学嬗变》中从时间维度上梳理了《火烧红莲寺》开始至今近百年时间里武侠电影美学的发展演变。成都大学讲师李婷则从胡金铨到侯孝贤入手,寻找中国武侠电影的诗意美学流变。上海交通大学王宇平副教授通过对影片《曼波女郎》的再读解,结合创作者的其他作品,考察了它们在“冷战”语境中的生成网络,探讨其构成背后复杂的阶级、性别与地缘政治。集美大学讲师黄诗娴截取2010-2019的合拍片现状,论述“后乡愁”时代两岸合拍电影重述乡愁记忆、进行历史创伤修复,同时在两岸电影产业转型中艰难进行市场探索。常州工学院讲师欧阳一菲以香港电影中的经典“港味”与“唐楼”建筑相结合,探究香港底层市民文化的表现形式、背后深意与“香港精神”的勾连。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叶绵耀分析粤剧在香港电影中的呈现。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徐文明副教授在《“十七年”时期上海戏曲电影创作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中,认为“十七年”时期,上海戏曲电影迎来创作与发展的黄金时代。

西安外国语大学徐雅宁副教授着眼于全球化的背景,探索近几年中美合拍电影的东方主义倾向。南京理工大学韩琦珺副教授则从好莱坞制作的华人形象与跨国华语电影中塑造的华人影像群进行比较,探寻西方电影语境下的华人形象与华语电影研究模式。

五、对“乡土”影像的多重关注

近几年,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影像屡屡出现在电影之中,呈现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景观,成为我们了解、感受不同地区地域特色的有效方式,而对“乡土影像”的关注是本次会议中一个特别的话题。西南交通大学安燕教授在《“贵州电影”的三副地域面孔》中,提出“贵州电影”对贵州地域文化的表述。中国农业大学李焕征教授在《源与流:新中国乡土电影中的乡土文学传统辨析》中,梳理70年来中国乡土电影与乡土文学传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溯其审美源流正当其时。云南师范大学李淼副教授聚焦少数民族电影的研究,细致梳理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历程,并对云南少数民族电影沉寂多年做出叩问与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周珉佳副教授介绍西南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当中“猎奇”窠臼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焦虑感。

上海市社科院刘春副研究员从视觉认同的角度出发,回到全球化之前的“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将50年代的民族识别、民族平等、民族自治等政策理解为社会主义平权运动的一部分,在平权的视野中展开理解民族认同和阶级认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贾学妮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空间的三种重要的呈现形态及其衍变历程,进而探究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美学形态与社会意义。

六、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叙事及其哲思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技术更新、类型制作、叙事方式乃至对外传播等问题都需要重新且认真地思考。北京电影学院刘军教授在《智慧影像与中国电影创新发展的时代和机遇》中,从技术角度探讨了未来中国电影在影像技术创新领域的机遇。影像技术的发展阶段大致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电子与量子;从人际到大众,再到全球化甚至星际交往;从观看到互动,再到沉浸和共生。新的影像技术变革正在成为文化中心迁移的另外一次机会窗口,新科技将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推动电影工业全体系的变革,进而建立产业新方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所长刘汉文研究员在《当前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中,聚焦当下产业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所需应对的新情况: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明显下降;缺乏优质内容供给;5G牌照正式发放,有望对电影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电影发展的新局面。他还提出两点启示:观众的研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要重视用户体验,质量的提升;更加重视影院之外的发行放映渠道,积极发展多平台发行和多终端播映,重视高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期刊编辑部副主任、《电影艺术》执行主编谭政研究员在《中国电影的域外叙事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提出早期中国电影的域外叙事主要围绕国家的主要事件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及国民境外生活的日益多彩,电影创作中的域外叙事也日益丰富,并进而对中国的软实力和形象塑造发生深刻作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程波教授在《中国电影“走出去”语境下的国产电影的文化母体与表达多样性问题》中,认为文化母体具有辐射性,可以从内容辐射到形式。对于中国当代电影来说应把中国文化母体里真正优秀的东西挖掘出来加以现代化和当代化,结合中国当代语境在保护创作者自由表达多样性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带有策略性融入市场和主流价值观,并在这个平衡当中找寻一种多样性表达的发展道路。

北京电影学院赵宁宇教授在《新时代的战争片创作》中,结合自身参与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经历,从类型、剧作、产业、意识形态、学术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勾勒出新时代战争题材电影的网格画面,并指出今后的战争片创作需要找到新的切入角度,寻找到尚未发现的新的史料,寻找新的演绎的方式等。广州大学盖琪副教授以《流浪地球》为例,论述后全球化时代的新大国叙事。陕西师范大学牛鸿英教授聚焦近期以青少年群体为表现内容和主要受众的青春类型电影。在青春题材电影类型转变的同时,青年主体和青年亚文化也开始进入到更多类型电影的生产与创意中,成为值得关注的电影文化现象。华中师范大学讲师林吉安以电影社会学的视角对华语电影中农民工的心态进行研究。北京电影学院赵斌副教授在《<塔洛>的现代性焦虑与电影批评阐释的某种可能性路径》中,以影片《塔洛》中主人公返回乡村的段落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停滞”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把这种停滞推向更广义的领域,思考如何理解“边界”及其机制的问题。

上海戏剧学院沙扬副教授以近几年改编、复制或翻拍等中韩电影合作方式为例,探讨中韩文化互鉴视野中的华语类型片改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解建峰副教授以好父亲,不在场的母亲和无法沟通的代际关系的视角来论述当下电影中的一类家庭图景。上海师范大学讲师张隽隽认为当下电影需要以现实为底色增强冲击力,以类型为手段来增强面向市场的可能性。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马一川认为中国工业题材电影的视觉空间形态发生了系列转型。

七、电影技术·动画·纪录片研究

在“电影技术·动画·纪录片研究”分论坛单元,上海师范大学杨世真教授提出“计量电影学”的概念,认为计量电影学的兴起,既源于对欧美某些电影理论宏大叙事的不满,同时也受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驱动。中国特色计量电影学话语场域的建构,为中国70年电影的形式基因图谱测序,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库,从新的视角进入全球电影研究话语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燕菊教授从技术角度,结合艺术审美旨趣,梳理中国电影摄影的国画传统与影像实践的踪迹与脉络。

扬州大学张书端讲师结合当下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民族性,探讨产业化时代中国动画电影民族性的表达困境与进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董荪从技术层面介绍了对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数字修复研究。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腾飞则聚焦于大数据研究。

关于纪录片研究的相关议题,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萌以刘呐鸥、邓南光以及30年代台湾人私纪录片为例,探寻这些私纪录片中显示出对现代主义的迷恋等问题。上海音像资料馆余娟博士以70年代的彩色纪录片《人民的上海》为例,探讨中国城市形象的视听建构。另一位来自上海音像资料馆的李东鹏博士通过对伊文思纪录片《愚公移山》上海部分的再研究,展现了历史影像学视野下的影像功用:历史性,社会性,艺术性,历史影像是一个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历史进行表达和再现的媒介档案。

会议闭幕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陈犀禾教授做学术总结。陈犀禾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的感谢,进而谈到中国电影研究的海内外联动发展的看法,以及对于现下中青年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