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中的主流文化表达

2019-11-15马晓虎

电影新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国家

马晓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族政策内化深入、重大时代命题提出与现代体育文化发展,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开始出现。它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使原本带有一定异质属性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国家社会的时代变迁之中,从国家对外形象展现到民间情感调动,都显现出在民族文化凝聚力方面的天然优势。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国家时代精神的表达,民族文化融合与社会共同理想实践的重要电影文化样式,顺利承接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社会功用的历史传统。

经过梳理,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在“十七年”(1949-1966)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典叙事的基础之上,顺应时代要求,发展出新的叙事样式,丰富了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内容体系上更加完整。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第三女神》《一个女教练的自述》《现代角斗士》《世纪之战》《花腰新娘》《买买提的2008》《鸟巢》《哈布库的羔羊》《箭乡少女》《五彩神箭》《阿米·走步》《巴图快跑》《八万里》《喜马拉雅天梯》等。

这些作品涉及登山、曲棍球、摔跤、柔道、舞龙、足球、射箭、公路自行车、赛马、竞走等诸多体育项目,并充分发掘体育文化的形式与内涵,而其精神内核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在宏大的叙事框架中,它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质,以及精神风貌有效地融入国家、社会的时代变迁之中,强调整体上的相互呼吁关系;另一方面,在尊重社会“个体”之上,它着力于微观文化的内里,并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范畴内结构宏大与微小,集体与个体之间的转化与协调关系。在历史承接下的家国同构,现实关照与时代精神表达,个体关怀与传统文化传承,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实现等层面多向度的发展,积极表达出国家主流文化,以此展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精神向心力。

一、历史承接下的家国同构

取得过辉煌成就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十七年”期间的叙事上大多强调家国叙述,体现家与国的同构属性,并在民族政策宣传,国家边疆政权巩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政治文化建设作用。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语境中,少数民族题材中的体育电影对于家国同构的表述方式依然具有现实价值。结合体育电影的题材属性和文化形式,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其模式化、直接政宣式的叙述样式得到改变,内容组成与形式表达实现了结构性转换,同时也得到了有效的延续与发展。

具体而言,这一承接关系主要表现在叙事形式与新时期故事内涵的衔接上。例如,作为较早出现的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第三女神》的家国同构的结构内涵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影片在叙事结构上以“十七年”电影《景颇姑娘》为基础进行对接延伸,强调对国家重大事件参与性的“以国为家”的角色塑造方法。影片中,卓玛在得到国家登山队的解救后,主动加入其中,成为完成登顶珠峰国家使命的当地向导,实现了“以国为家”的身份融入以及个人命运的改变。此外,影片在叙事上还将登山探险运动的惊险性与生活日常性进行了融合,将肩负国家使命的历史壮举进行了通俗情节化处理,卓玛与同为国家登山队员的石冰,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从信任到恋爱,再到跨族婚姻关系确立的情节设置,都突出了由家到国的融合一体性。

除了对“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对接、延伸外,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还将家国同构的内涵融入同时期“伤痕电影”的叙事样式之中。例如,同时期的《一个女教练的自述》尽管有“伤痕电影”的底色,但是影片在“伤痕”叙述的同时又超越了“伤痕”,并将叙事重点落在了“后伤痕”时代。它从达斡尔族的个体家庭生活切入,将达斡尔族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曲棍球的发展兴衰与国家历史性变化,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表达出家国同构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热爱曲棍球运动的达斡尔族普通家庭女性阿尔塔琳,在同辈的男性无法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曲棍球运动时,她毅然地冲破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承担起教练的重任,最终为国家赢得荣誉。可以说,《一个女教练的自述》辩证地表述了从家庭到国家之间的得失关系,既强调了民族个体理想与国家事业统一协调,又表现了与生活相抵牾的一面,增强了叙事主旨所传达的家庭幸福与国家荣誉契合的现实性与说服力。

此外,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还注重家国文化历史的深度挖掘,将家庭的国家荣誉感与少数民族为国效力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如电影《现代角斗士》等。在电影《现代角斗士》中,导演重点描写了年轻的锡伯族摔跤选手锡林经过努力拼搏最终为国家获得荣誉的故事。片中,作为山区革命前辈的父亲发林保,坚持“为国争光”的家庭教育,把锡伯族在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64年)因为国家需要以及从东北到新疆万里西迁的历史壮举,与现代中国的时代使命相结合,以此激励儿子锡林为国效力。并且,在锡林获得成功后,导演又将对锡林获得荣誉的庆祝活动与锡伯族的“西迁节”相联结,使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得到了当下性的注解。如此,在故事的结构与阐释中,以家庭为单位,为国效力的使命感,成了融入锡林乃至锡伯族儿女们血脉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二、现实关照与时代精神表达

而在80年代体育运动的社会热潮过去之后,北京于90年代开始以“开放的中国盼奥运”为口号申办奥运会,而已历经改革开放十余年的中国,希望借助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得到更为广泛地与国际交流以及展现的机会。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北京终于成功申办奥运会,新一轮的体育热潮再次来临,体育电影也得到了新的发展。2008年前后,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相继涌现,在延续家国同构的叙事内核的同时又侧重现实关照,在现实密切关联的家国叙述中展现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北京奥运精神”。

这首先表现在一批创作主旨指向明确的“奥运献礼片”之中,此类影片往往通过微观层的故事内容,将奥运精神与当地的社会建设与发展进行融合,其中优秀代表作品如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买买提的2008》。影片以新疆具有百年历史的依克萨克足球村为现实基础进行改编,巧妙地通过两条叙事线索,将奥运精神的弘扬与当地社会建设相结合。影片中沙尾村少年足球队“梦想足球队”的组建,以及孩子们为梦想的努力拼搏,成功地唤醒了干枯的阿拉干河边上沙尾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凝聚了本已涣散的人心,他们积极投入村里水利建设,最终打井成功。同时,少年足球队获得区赛冠军,实现了到北京看奥运的梦想。“奥运精神”激励下的沙尾村获得了物质建设与精神发展的双重成功,家与国的协调发展高度契合,在扩大奥运影响力的同时又实现了体育凝聚力的辐射广度与深度。

在官方献礼片之外,奥运精神的表现也存在于具有影像人类学意义的影片之中,并将少数民族的家庭生活与北京奥运的直接联系,侧重与现实生活的对照及互动关系。例如,影片《鸟巢》借助森林中鸟巢搭建与奥运主场馆鸟巢构筑的意象关联,从环保的角度阐释“绿色奥运”,描摹北京奥运会的另一个侧面。生活在贵州黔东南大山深处的苗族少年贾响马从家乡来到北京,脑海中的鸟巢想象与现实相遇,引发了他内心的极大触动。因此,贾响马决心回到家乡后与朋友在林子里“比着鸟巢建一个真正给鸟住的鸟巢”,而这一设想成为“绿色奥运”崇尚自然的理念传播效果,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普通家庭与北京奥运联系互动的象征性表达。

也是以家庭为叙事起点的《命悬800公里》,则以昆明市“迎奥运马拉松比赛”为契机,将云南香格里拉傈僳族青年“野马”一家的家庭命运与奥运会联系起来。“野马”为了给妹妹筹措医疗资金,决定跑步去昆明参加比赛,在看似简单的单线叙事中强调“野马”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并传递出家与国的互动关系——村民、电视台工作人员以及昆明普通大众在马拉松长跑中被“野马”的体育精神感动,进而产生一种与奥运精神更为直接的联动效应。

三、个体关怀与传统文化传承

在新世纪的十年之后,“中国梦”的提出与实践成为国家发展的历史必然与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其核心理念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而在中国梦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实践中,它的核心价值观及主流意识形态嵌套在主旋律的表达之内,并在叙事上往往以“个体民族的文化兴衰以及民族个体中个人生活发展为叙事对象,从微观着力,表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关怀下的个体生命状态及生活理想,充分展现平实朴素的人文关怀”,逐渐形成一种重要的叙事形态,即个体关怀叙事。

随着中国梦文化影响力的深入发展,在个体关怀叙事的关照与联动之下,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开始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丰富了中国体育电影表现形式与内涵的同时,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新的生长点。

对少数民族个体体育文化的关怀叙事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如影片《哈布库的羔羊》与《五彩神箭》都是以宏观上的国家关怀来表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其中,同样是以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为表现主体的《哈布库的羔羊》与《一个女教练的自述》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后者在表现80年代蹒跚起步的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时,由家到国,在家国同构之中强调了宏观层面的文化凝聚力;而前者由国到家,从微观着力,表现曲棍球运动对达斡尔族群及家庭情感的聚合力,强调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传统对民族文化的唤醒作用。不仅如此,影片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确认,对达斡尔族曲棍球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传承进行关照,还借助将当地曲棍球体育比赛项目制度化的管理设定来表达国家关怀。

此外,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还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融于时代发展之中,如《箭乡少女》《雕花的马鞍》《巴图快跑》等,它们都是通过体育文化故事的代际传承来表现其文化形式与内涵的当代发展问题。《雕花的马鞍》与《巴图快跑》都是以蒙古族传统马术为表现对象,但两者在叙事指向上各有侧重。《雕花的马鞍》通过从英国归来的蒙古族姑娘高娃与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著名骑手阿拉坦对具有蒙古族精神象征意义的“雕花的马鞍”的争夺与得失来结构叙事,不仅表现了蒙古族马术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凸显了它继承与弘扬的中国文化精神。与《雕花的马鞍》不同,《巴图快跑》侧重于对草原赛马运动深层文化基因的再次探寻。在《巴图快跑》中,残缺甚至悲情的结局,打破了观众的心理期待与审美惯性,引发观者对于骑手和赛马关系的重新思考,并借此透过输赢所代表的表层荣誉,同时也展现了其中所蕴含的生命观与价值观,体现出蒙古族赛马文化的深层构成。此外,新世纪拍摄的《箭乡少女》与改革开放前期的《现代角斗士》在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上形成一种呼应与补充,即《箭乡少女》将《现代角斗士》的副线所表现出的锡伯族射箭运动作为了主体。与此同时,《箭乡少女》侧重于锡伯族两百多年的西迁历史与射箭传统运动的深层关联,通过父辈的口述历史,吟唱朱伦(念诵锡伯语长篇小说),以及射箭舞来进行全面阐释,回应父辈“射箭精神就是西迁精神,你们这一代应该继承下去”的文化传承期待。

四、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实现

从“中国梦”命运共同体中对个人命运的提出,到“文化自信”所阐发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的深入践行,在国家层面越来越强调和关照个人发展。深入来看,建构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传承、共和国成长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实践的文化自信,在其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往往具有突出的当下性。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这种文化从主题上也就呈现为一种‘发展的文化’。”而且“当代中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都以文化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诠释出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三大主题”。所以,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同时,个人发展问题成为文化自信建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心理期待及价值观念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个体与国家关系重新思考与文化实践的必然结果,成为国家层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效的显著标志,具有基础结构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同样在新世纪文化实践中积极回应了个人发展的问题,如《花腰新娘》《华锐嘎布》《八万里》《喜马拉雅天梯》等,它们在已有的历史性表达与现实关照的基础上,细腻、准确地考量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文化语境,将当下的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实现联系起来,传达出真正的个人发展是与主流社会价值观念及实践相统一的核心理念,以及将个人发展得失的价值体现与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直接关联,进行深层次的表达与探讨。

回溯历史,少数民族体育题材电影中的个人发展的内容探索与表现在90年代市场大潮初期已经开始,往往从当时社会环境的多向度人生抉择切入,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世纪之战》就是其中的代表。《世纪之战》里的中国蒙古族女子柔道选手高娃,在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女子柔道三连冠后,因伤病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面临去留的重大人生抉择。最终,她于市场化的潮流中做出了逆势选择,放弃了日方高薪聘请为教练的工作机会,留在国家队做一名陪练,这种巨大身份落差下的自我选择,表现了90年代市场经济冲击下运动员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价值的统一,回应了现实。

同样是以女性作为主要人物,新世纪以后拍摄的《花腰新娘》则突出描写了现代化语境下体育运动与彝族女性个人发展的问题。影片中的女子舞龙队及舞龙比赛,成为女性身体解放与自我社会价值体现的重要承载体。在表现策略上,影片通过喜剧夸张的手段塑造了主角凤美的“野蛮”形象,让彝族传统伦理纲常规训,在凤美的身上暂时失效。虽然最终女子舞龙队在新世纪舞龙大赛中夺得金奖,但在传统习俗的规约之下,她们最终“归家”,重新回归庸常的日常生活。看似轻松的喜剧外壳下,实际上表达了现代社会中传边区少数民族女性在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实现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另外,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还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社会语境切入,将个人发展得失内化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承接之中,以显现出主流价值观念及其社会意义。与时代语境联系紧密的电影《华锐嘎布》,表现了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藏族分支华锐藏族在新世纪以来工业文明对草原文明冲击下,个人对未来发展走向的迷茫与困惑。从作为草原最出色的骑手父亲丹增到一心想成为骑手的儿子华秀,但在时代的变迁中,草原上的骏马日渐被摩托车所代替,赛马成为旅游市场上被搬演、编排的民俗文化符号,在新的经济结构与文化环境之下,年轻一代的个人价值如何实现,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影片在末尾通过华锐地区传统赛马比赛的举办,重申了个人发展与传统体育文化精神价值的统一与协调,明确了年轻一代不被潮流所裹挟,在文化传统积淀中坚守生活,谋取发展的价值取向。

结语

从以家国同构为叙事内核的时代精神展现,到“中国梦”实践中个体关怀叙事下的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再到文化自信理念下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实现的表达,少数民族题材体育电影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成功地在多个层面进行了主流文化表达与国家精神表达。而随着国家的稳步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文化诉求,自然也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感召。在当下文化自信不断建构与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若要走向成熟,走向现代,只能通过更深层次的文化交往才能实现”。

【注释】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体育国家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我们的“体育梦”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少数民族舞》等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