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三题
2019-11-15李亦中
李亦中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超过欧洲人口总量),占全球网民总数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8.6%,规模为8.17亿;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达6.12亿,占手机网民的73.9%。公众通过移动互联网接触微电影,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信息传播/娱乐传播形式。微电影崛起的势头亟待关注,微电影创作与传播方面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多多。
一、微电影不是“短片”
2010年,凯迪拉克豪华车品牌率先推出由影星吴彦祖主演的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该片仅短短90秒钟,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具备了电影叙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微电影”(英译Micro-film)这一新名词随即在国内流行开来,逐渐替代之前常用的DV短片称谓。由此,2010年亦被称为“中国微电影元年”。
在海外,“维基百科”等信息网站都将《一触即发》视为微电影开山之作,认同中国是第一个提出“微电影”概念的国家。与此同时,百度百科关于微电影的定义得到广泛引用,即“微电影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的微时放映(8-15分钟)、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微规模投资(数千-数万元)的视频短片。微电影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内容包括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推出”。
这里需要指出,“微电影”与“短片”这两个概念是存在区别的。短片(Short film)是欧美电影业特有的一个片种,通常将作品长度设定为30-40分钟,主要用于欧美高等院校影视专业学生拍摄毕业作品,以及相关的短片电影节赛事征集。至今包括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和多个国际电影节,均将短片(short film)列为评奖项目。例如,法国诗电影《红气球》(1956),片长34分钟,曾摘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金棕榈奖。此外,还有一种形态是将多部短片串联成一部长片,如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斯基的代表作《暴雨将至》(1994),全片由《Words》《Faces》《Pictures》三个循环故事构成,表达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哲理思考。再如,黑泽明晚年拍摄的《梦》,向世人演绎自己8个梦境,每一个梦境叙事10分钟左右,也可视作8部微电影的合成。
微电影区别于“短片”的特征,主要是叙事篇幅进一步缩短,这并非仅指时间长度,而是涉及受众的接受状态和收视环境,以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王小帅导演认为,“做微电影跟做大电影是一样的,剧本、台词、场景等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用对待电影的态度来对待它,只是它需要的时间更短而已。”目前对于微电影的时长规制并未取得统一,基本上分成,1-5分钟、10-15分钟、20-30分钟、30-45分钟等几档。根据中国移动上海视频基地营运统计,手机用户点看微电影的时长,以5分钟左右最为常见。这一结论得到调研样本的验证——在使用行为方面,66.66%的用户每次使用时长在15分钟以内,其中5分钟使用的占28.62%。再来看全球互联网流行的“慕课”学习,也要求教师按照每5分钟讲授1个微单元(知识点)来切分45分钟一堂课。
微电影必须适应间歇性碎片化观影状态,在第一时间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因而新颖的创意与叙事张力显得十分重要。微电影并不等于常规电影压缩版,100分钟叙事架构不可能削足适履至短短几分钟。微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具有短平快的特征,具备“秒级”叙事的可能。创作者切入视角要小一些,取材方面要关注“微生活”与“微情感”,将有限的叙事篇幅用于关键的情节点,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拨动观众的情绪。编导要敢于“留白”,大幅度省略情节冗余部分,给观众留下审美空间。例如,泰国微电影《Giving》,讲述一个穷孩子为了给母亲治病偷药被抓,遇到街坊小吃摊老板热心解围;这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位名医,机缘巧合救治突发心脏病的恩人,并慷慨解囊将天价医疗账单一笔付清。那位老板当初小小的善举改变了穷孩子一生,他心中永远铭记感恩之情。这部长度不足4分钟的微电影叙事跨度大开大合,“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精准传播知恩图报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微电影之“微”,是网络时代传播规律所造就的。现代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惜时如金”,自觉地掌控浏览信息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投入,有论者归结为“时间碎片化,受众需求快餐化”。手机的社交化应用,不断激活短视频用户需求。2013年下半年,腾讯“微视”、 新浪“秒拍”、美图“美拍”三个短视频分享工具同时出现,短视频用户激增。2016年更呈现井喷式发展,“梨视频”“头条视频”“抖音”“快手”等专业化生产短视频的平台也应运而生。业界人士预测,“到5G时代,流量不值钱了,看视频的人一定很多。特别是移动端,在碎片时间里获取碎片资讯。”越是精短有趣的作品,越容易被人们随手转发分享,这就倒逼微电影的长度适应受众的习惯。对微电影创作者而言,实际上5分钟容量弹性颇大,只要匠心独运,足以容纳各种微言大义,传达的信息量也足够饱满。
著名作家莫言曾出任国际微型小说创作大赛终评委,他在演讲中发挥说:“微型小说是微言大义,是见微知著,是拈花微笑;是言尽而意未尽,是欲言又止,是一言九鼎;是柳暗花明,是空山鸟语,是当头棒喝;是滴水可听海消息,是一叶知秋,是一粒米压死骆驼。”他对微型小说的这番诗意概括,完全适用于微电影创作。
二、微电影讲究“微感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著名导演卢卡斯就对数字技术诱人的前景发表过乐观预言,“最终会导致出现一个更为民主的制片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制作电影。要不了多久人们就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干电影这一行了。”在国内网络媒体中,土豆网最先提出“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一口号,很快成为网友上传自制视频的集结号。中国移动也及时跟进,推出“G客G拍”赛事凝聚起人气。微电影较低的(甚至是极低的)准入门槛,满足了草根阶层生气勃勃的创作欲。2008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一款新品EOS 5D markII数码相机,拍摄画质逼近电影技术要求,价格较亲民,被不少草根创作团队纳为标配。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拥有的智能手机不仅作为通讯工具,也是网络视频接收终端、视频内容生产工具和发布平台,具有交互性强、时空自由、低成本传播等特点。尤其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用户群,可谓网络世界“原住民”,对微电影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微电影使得以往“只能远观不可近玩”的电影,一夜之间成为有心者皆可参与的“草根秀”。网友们自制的微电影,动机比较单纯,有的纯属自娱自乐,有的用来分享身边有趣的人和事,有的为报名参加微电影赛事“以文会友”,这就大大扩充了微电影的片源。微电影不同于影院大电影,无须负荷票房压力,但说到底,电影的命运在于被观看,创作微电影主观上也是想吸引他人关注的。因而,微电影必须讲究艺术品质和审美价值。因为人们点击观看微电影,仍会用欣赏电影的经验来衡量,包括视听语言、结构技巧、悬念、综合艺术感染力等。一部合格的微电影,同样需要创作者在情节表意与影像表意两方面双管齐下。微电影篇幅有限,越短越难,更要树立“创意为王”的意识。生活中美的事物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光,要挖掘那些默默无闻的美、被忽略的美、熟视无睹的美,将镜头聚焦美的人物、美的行为、美的场景、美的细节,用微电影传播人格之美、情感之美、智慧之美、创造之美、和谐之美、境界之美。
微电影讲究“微感动”,先知先觉者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比如方兴未艾的企业品牌微电影,本质上是企业为自家品牌度身定制的,为了取得深入人心的效果,需要将品牌形象和电影语言高度融合,在“动之以情”的前提下传播品牌形象和理念。例如,国内知名的家居装饰企业红星美凯龙,在2013年“爱家日”推出中韩合拍的微电影《“狠”爱你》,邀来韩国年度票房冠军导演朴光铉执导,由中韩两国影星主演,透过“爱家”主题讲述亲情故事,上线三天点击量就超过八百万次。2015年春节,苹果公司制作贺岁广告《老唱片》,也是一部温馨的微电影佳作。在中国人过春节的团圆氛围中,讲述孙女过年回家,为奶奶打扫房间发现一张年久损坏的黑胶老唱片,她为奶奶精心翻录并加入自己弹唱,将音频录入iPad给奶奶欣赏。浓浓的年味伴随浓浓的祖孙情,短短一分钟唤起观众的共鸣,也让iPad这个产品变得温暖起来。再如,可口可乐公司近年制作的企业形象微电影《快乐电话亭》,也是一部展现人文关怀的佳作。该片聚焦在迪拜务工的南亚民工,靠每天6美元的微薄收入根本不够支付每分钟0.91美元的长途电话费,所以很少与家人联系。对他们来说,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了。于是,可口可乐公司制作了一个专门的电话亭,放置在民工生活区,只要投入一个可乐瓶盖,即可获得免费通话3分钟的机会。这一活动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所谓幸福,就是有人为你着想”,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一举塑造了可口可乐公司关爱弱势群体的企业形象,提升了社会美誉度。由此可见,企业品牌微电影与传统广告最大的差别,在于淡化产品宣传,着力塑造品牌形象,而情感体验以及正能量传播,正是企业获得社会美誉度的成功之道。
三、微电影承载公益职能
公益即公共利益,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基础之上共同利益的集合。公益活动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目标,大力传播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理想信念,通过公众参与来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在我国,“公益”这个概念在“五四”运动后才出现。据学者考证,最早见于鲁迅杂文《准风月谈·外国也有》:“只有外国人说我们不问公益,只知自利,爱金钱,却还是没法辩解。”公益活动是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公民参与精神的表征。微电影完全可以承载公益职能,反映社会性与时代性议题,积极引导公众的行为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百度视频上以“公益微电影”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优酷、爱奇艺、PPS、搜狐、腾讯、迅雷看看、乐视等19个主流视频网站几乎达到全网覆盖。
2012年5月,中共广东省第11次党代会首次引进5分钟公益性微电影,由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发起征集,结合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将命题范围定为“幸福细节”。最后入选的10部佳作,生动表现了普通人在建设“幸福广东”进程中的点滴感动,在党代会上播放给全体代表观看,产生了很大反响。
公益活动借助微电影传播,有利于扩大公益价值观的影响范围。微电影的内容比常规公益广告更新颖,具有故事性和感染力。在传播形式上,微电影特别适合受众在移动端接受,其传播范围更广,也更便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户外LED屏、公交移动电视等,实现多渠道全方位覆盖。微电影配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以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契机,使公共话题能够持续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而受众的自发传播,可以使相关内容的传播达到最大化。这种传播速度、广度与深度,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将得到持续性增长,有利于培育社会文明新风,提高国民文明素质。
上海市连续多年举办的“市民微电影节”,已成为全市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品牌。2016年度围绕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突出展现爱党爱国情怀和时代创新精神。大赛历时8个月,共征集到参赛作品300余部,分为“逐梦”“传承”“绽放”等专题进行展播,并于2017年2月在大光明影院举办“光荣城市·梦想绽放——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市民微电影节颁奖盛典。共计39部获奖作品,包括以“2016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及提名奖(团队)为主人公的微电影,传播了上海市卫生援疆团队、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等先进事迹。市民微电影节通过新浪微博、新浪网等新媒体发布的话题、专题等相关信息,总体曝光量超过4000万次,产生很大的反响。
目前,公益微电影创作还存在“公益有余,电影不足”的短板,不少作品专注于传达公益主题思想内容,而忽略其作为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国外有一个公益组织制作的微电影《爱的传递》,上传网络获得2170万次点击。该片创意绝佳,片长不到6分钟,编导设置的规定情景充满艺术假定性,运用“一镜到底”长镜头拍摄,流畅地串联起十个看似巧合的场景:影片开头有个玩滑板的男孩在马路中央摔倒,穿橘黄色工作服的修路工立刻上前搀扶;男孩转过身,热心帮助一位老妇人安全穿过马路;老妇看到一少妇打公用电话缺硬币,掏出自己的零钱给她;少妇打完电话捡起遗落在人行道上的一只钱包,追上去交还失主……摄影机就这样伴随一个个过
[]【】往行人,记录下他或她举手之劳、助人为乐的瞬间。
由顾长卫导演的大型公益广告片《知识改变命运》,曾于1999年至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滚动播出一整年。全片由40条公益广告组成,每条长度均为1分钟,采用“微访谈”纪实形式,访谈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包括科学家、教师、工人、农民、学生、运动员、艺术家、企业家等,各自以真挚的情感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共同的主题,向全社会传播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播出后反响热烈,口碑不绝,袁隆平、张艺谋、丘成桐、张海迪等40位人士的励志故事,内容朴实,情真意切,加上电影专业团队出色的制作技巧,几乎每一秒钟画面都负载了有效信息,成为公益微纪录片不可多得的典范。
我们关注到公益微电影形态的创新,给评价标准带来新的考量。如上海举办的市民微电影节,从第一届开始就出现“本色出演类”新品种,其特征介乎剧情片和纪录片之间,由编剧根据真人实事创作剧本,然后邀请原型人物“本色出演”。这类作品多达数十部,其中较优秀的有《第51把钥匙》《阿彪》《滕妈妈》等。如原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医生严正,以本色出演《第51把钥匙》受到好评。他从没学过表演,“影片里的我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我,并没有什么不同。”毋庸讳言,对“本色出演类”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真实的先进典型和凡人善举,一旦超出纪录片纪实性界限,以本人“出演”的方式来呈现,是有可能失却真实感的,甚至招致观众的误解,认为他们的先进事迹是“演”出来的,传播效果难免打折扣。对此如何评价,还有待继续探索。
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有着深厚的海派文化资源和浓郁的创作氛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两年前在全市发起“网络文明能量大放送——海派修身达人秀”活动,以提升上海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修身文化。活动主题定为“修身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征集项目包括微电影(要求片长2-10分钟),要求选送作品具有原创性以及鲜明的中国特色、海派特征和个性风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个活动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将构成申城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