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电影的审美创作与价值探赜
2019-11-15任家杉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任家杉 (广西师范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国电影近百年发展史,青春电影从未缺席,以青年人为主人公,以青年审美文化为鲜明特点,青春电影记录的是某一个体从少年到成年这一特殊人生阶段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这一生命体验对未来的影响。作为艺术审美客体,青春电影独到的表意系统和价值系统依托有效的创作表达与欣赏方式,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条稳固的审美关系。作为审美主体,影片的创作者把对现实生活和时代青春的理解寄情于光影中,试图通过艺术手段着力打造一个能够直击观众内心的规律世界。作为另一审美主体,观众通过欣赏影片以满足视听精神需求快感,并对创作者的青春解读进行二次解构,进而形成具有独到见解的主观审美体验。光影对青春的表达以及观众对青春的鉴赏凝聚和物化了双方对青春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不管是崇高的美、滑稽的美还是丑恶的美,均被一并纳入到光影系列的审美范畴。
一、百年青春影像:审美嬗变中的不变
青春影像审美创作倾向代表着青春涵义的审美嬗变,从早期履行对政治青春的表达诉求到对青春审美的精英意识解读,每一部影片的主题立意既是历史文化的延展,又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但在创作理想的审美嬗变中,青春电影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元素始终是各个时代审美创作的核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思潮涌动和左翼电影运动下的青春电影起步创作,大多融入了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大路》《桃李劫》《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影片普遍将时代下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彰显着青年人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顽强与命运抗争的不灭理想和远大抱负。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影片集中展现了一代人拼搏向上的英雄主义情结和爱国爱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其“总的美学特点表现为浓郁强烈的政治意识、昂扬乐观的精神气质”[1]。七八十年代,青春电影的创作伴随着艺术文化的复苏开始有了自己的本体理念、独立价值和美学纪实,《庐山恋》《青春祭》《红衣少女》等影片回归了艺术本位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移植,青春意识逐渐冲破旧时代的封建枷锁和思想禁锢,已经具备了独特的审美情趣。20世纪90年代到新千年以降,青春电影的创作灵感大多源自第六代导演的“自传式探索”,即:他们个人对青春涵义的碎片化感悟以及对艺术造化的独特理解,这是一种全新的表达倾向和审美定位。《冬春的日子》里画家情侣挣脱现实生活失败后的无奈;《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大院里马小军对于成长和理想的迷茫和困惑;《小武》里重友情信然诺的小偷梁小武接连失去友情、爱情、亲情甚至自由和自尊后的窘迫;《十三棵泡桐》里“问题少年”懵懂叛逆下简单粗暴的人际关系和复杂暧昧的情感纠葛……这些影像均真实地记录着当时年代社会的模样以及社会里普通人和边缘人的命运。
近百年青春影像,教育引导和社会元素一直作为创作者审美理想的潜意识而存在,使得20世纪的青春电影保持着高度的社会价值,即使在某一阶段其过分强调了政治功能和色彩,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一类型影片的整体质量。
二、青春主题创作的审美移位
经历了新世纪前10年的探索和实践,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为分水岭,青春电影的创作数量呈明显上升之势,“其主题整体多元化纷繁错综、碰撞交融,呈现出了有史以来最丰富性的一面”[2],而“怀旧、成长、情感”是当下时代青春电影多元化表达下普遍具备的主题。与此同时,青春电影的审美认知也随着崭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文化的变迁逐步发生了移位。
(一)怀旧情结的审美效果
当下青春电影喜欢用现在的视角返魅过去青春的记忆,执着于用幻想的心境追溯过往的青春美好,个人理想主义的怀旧情结是影像审美创作的代表主题,怀旧艺术所具有的挽歌式美感和抒情品质被大多创作者赋予了一层象征性隐喻。一方面,青春怀旧象征着一种伤感:有个人面对现实处境无能为力后的逃脱幻想,如《夏洛特烦恼》里的夏洛;有尝试突破自我时一脚踏空的举手无措,如《同桌的你》里的林一;有多次尝试改变却徒劳无获后的强烈怨念,如《港囧》里的徐来……另一方面,青春怀旧是对现实时空精神世界的探究,许多影片在伤感的整体基调中又嵌入了诸多细小的“甜蜜”元素,即“脑海里留存的过去的美好”,这种审美认知表面上是对不同时空过往情愫的向往,实则“是一次短暂回瞻伊甸园之后的重返现实,一次精神故园的再度重塑”[3]。
当《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夏洛特烦恼》《万物生长》等影片的怀旧风潮掀起时,青春电影在“青春之丧”和“青春之伤”的伤感怀旧基调中,是否完成了对现实“青春觉悟”的解读?还是仅是影片通过僭越纯粹的事实性本身以略显夸张的方式将怀旧的伤感置于批判的美学中,以此用来加深影片“刻骨铭心”的审美效果?当下青春电影能否通过怀旧情结带领观众走出现实不如意的阴影和废墟,以正反揭示的方式为观众带去冲出困惑的魄力和迎接未来的勇气,这是“怀旧”主题审美效果的真正内涵。
(二)成长主题的价值归一
成长是青年人日常生活和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叛逆与蜕变以及经历磨炼后对自我的重新认知,为使影片在不落俗套的基础上具备别样的戏剧张力,“成长”主题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性审美表达。当下青春电影对青年人成长的表达分为两类:一类成长是将青春归为爱情的悲剧、友谊的破裂以及梦想的缥缈,个人在冲动和叛逆中迷失方向,最终在自我抛弃和毁灭的边缘上完成对青春的极端化书写,这类成长叫作“残酷青春”,如《左耳》里海边小镇上几位青少年的成长之痛。另一类成长着重展现了青年人的破茧过程,他们能够在青春岁月的蹉跎和洗礼中把坎坷和阻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能够从命运的不测风云中总结出为人处世的经验和教训,这类成长叫作“励志青春”,如《青春派》里主人公居然从高考落榜、爱情夭折到发愤图强、懂得担当的励志故事。
事实上,无论青春的成长是残酷的还是励志的,无论是用创伤性的体验表达成长的隐痛,还是用励志的故事彰显成长的意义,青春电影的审美意义始终在于能否通过“成长”主题的表达帮助青年观众洞察生活和烛照人生,进而引发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即“人在顺境和逆境中应该怎样生活,如何处理生存与死亡、爱与恨、激情与平淡的关系”[4],如何在生活的考验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完成华丽的转身,如何在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积累中完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升级,此为青春电影“成长”主题价值的最终指归。
(三)情感世界的心灵慰藉
青春影像里的爱情源于青年人对异性的好感而萌发的对纯爱的追求,但爱情大多是不完美的,生长于青春时代的爱情多以“有情人难终成眷属”而夭折,如《同桌的你》中爱情不了了之的青春怅然,《致青春》《匆匆那年》中爱情枯萎的青春残酷。青春时期浪漫的纯爱和结局的凄婉一直是爱情有别于其他情感体验的真实存在,这也是青春电影长期以来审美创作的共性素材。对于青年人另一种情感友情的创作表达,当下青春影像更多地倾向于将友谊与爱情、成长联系在一起,《小时代》《闺蜜》《七月与安生》等影片,是以青年人的友情为故事叙事主线,同时穿插爱情和成长的代表。
青春岁月的情感,不仅关乎过去,更是一种在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可能产生的情绪。伴随着青春时期友情的根深蒂固和爱情的刻骨铭心,青春影像只要稍稍拨动情感之弦,便很容易使观众沉迷于当时的情感心境而无法自拔。而青春电影能否在观众短暂回归情感世界之时及时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和价值观的启发,将是检验影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通俗地讲,在这个男女情感讲究门当户对,朋友情感越来越淡薄的时代,青春电影将面临承担起将青年人导向一种共通性审美认同的责任,即:对于爱情,主流价值爱情观依然是不掺杂任何物质和功利元素的纯真感情;对于友情,朋友之间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能够谈笑风生、鼓励帮助,在世俗人性的考验中依然能够记住彼此当初的样子。
三、青春电影的“美”——影视美育
电影从来并非单纯休闲放松的娱乐产品,电影的娱乐功能与社会属性始终呈现出高度复杂的关系,在复杂关系的纠缠中,电影的社会性尤为重要。基于此,青春电影不仅要完成满足观众视听冲击和娱乐体验的审美需求,更应关注的是青年群体成长过程中关于理想、爱情、友情的呈现状态和精神履历,完成对青春涵义背后的生命价值和时代表征的窥探与挖掘。因此,代表社会教育意义的“影视美育”效果理应成为青春电影最宝贵的“价值”,它既是象征青春生命本真的“青春价值”,又是评判影片传播效果的“社会价值”。“影视美育”作为一把重要的标尺而存在,衡量着一部青春影片质量的高低。通俗地讲,电影有这样一种能力,教会青少年如何勇敢、坚强、友爱,如何去关心和帮助他人,如何增加自身的个人魅力;但电影也自带一种负效应,教会青少年如何吸烟、喝酒、打架、接吻,如何多愁善感、放荡不羁、逃避惩罚。生活在各个年代的青年人,电影能够使其穿越过往,感悟生命本真,昂首阔步,扬帆起航;但也会使其萦绕于过往困惑,强制地将生命的惨淡归为他人伤害,志气丧失,意志消沉。
纵观近百年青春影像审美嬗变之不变,秉承着社会教育的正统文化传统和集体意识基因,20世纪的青春电影从来没有打乱与时代共振的节奏,其通过一代代青年人的生活矛盾和情感理想所表达出的社会启蒙和教育引导,有效保证了影片的整体质量和口碑延续。当下时代,青年人比20世纪有着更加强烈的被教育需求,或者说这个社会迫切需要拓展出一种机制以确保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自觉的和自发的,而不是说服的和说教的。电影媒介腹语式的、无强制的、潜移默化的“影视美育”,与当下普遍实施的板起面孔的灌输式教育相比,似乎更加契合当今时代,它能使观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影片预先设置的隐含价值,无排斥地从“怀旧、成长、爱情、友情”等创作主题中接受正确的指引。基于此,青春电影“美”在影视美育的过程,“美”在社会教育价值的彰显。
四、结语
从影视美育效果和社会教育意义出发去探赜青春电影的价值:一部好的影片应是一种未完待续的审美效果,未完的是对青年人情感和人生的思考,是对当下社会转型和时代面貌的持续精准投射,更是对符合时代主流意识的理想信仰和观念共识的着力构建……好的影片,每每多欣赏一遍,总能品出新的韵味。就像陈年老酒,醇馥幽郁,历久弥香。因此,青春电影社会教育价值的充分彰显还要依赖于审美主体双方的审美默契:一方面,创作者不仅要从审美心理出发通过视听冲击满足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象审美需求,还要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通过光影艺术更好地教育和引导观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观众在鉴赏光影青春作品时,也应充分认知电影艺术的影视美育功能,在超拔世俗的审美需求中自觉接受光影中正能量的指引,以完成潜在的教育需求和人生境界的升华。此为审美主体双方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的最加效果,这也给当下青春电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春影像的审美创作要以优雅的美学表达为外衣,以实现对青年观众积极的教育引导为己任,创新性地培养关于“青春”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认知,形成一种彰显主流价值意识和社会教育意义的创作习惯,并将其扩展到整个电影业,进而促进类型影片在整个电影生态中的优势地位和创作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