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边的卡夫卡》解析村上文学的精神内涵
2019-11-15车金善哈尔滨师范大学
■车金善/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前言
村上春树1949年出生于京都,在兵库县西宫市和芦屋市长大,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1979年,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文学奖,村上的文学创作已走过了40年历程,这期间他出版了《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1Q84》、《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刺杀骑士团长》等14部长篇和13部优秀短篇集,除了小说以外,村上还活跃在其他许多创作领域中,包括纪行文、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绘本、写真集、翻译等,村上春树把大量美国文学带到了日本,在日本被誉为当代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本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描述的是一位受到精神创伤的15岁少年在了解了生活中的善和恶,找到了人间温情之后,以成熟心态勇敢返回现实社会的故事。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涉及的主题很多,可以说这是一部包含文学、政治、医学等诸多领域的探讨人生哲理、人性冷暖的综合性小说。但仅从疗癒元素入手进行分析的话,这也是作家寻找并突破心理盲区,不断进行修复和自我救赎的过程,小说让15岁少年得到精神疗癒的同时,通过卡夫卡少年重获新生的结局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二、对卡夫卡少年的心理分析
《海边的卡夫卡》如同以往的作品,小说中有两条线索,奇数章基本上以写实的手法描述卡夫卡的经历,偶数章利用虚幻的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作者在虚实相映中讲述了15岁少年的成长经历。小说中的卡夫卡少年是一个性格孤僻而又独立的男孩,他的性格缺陷多半来自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主人公卡夫卡在四岁时被母亲遗弃,又宿命般的背负了父亲的“杀父玷母”的诅咒,母爱和父爱的缺失,使他的性格变得孤僻、内向。卡夫卡在母亲离开家之前,也许有过一段被母亲关爱过的幸福时光,但后来随着母亲的离开,这份伤痛就永远定格在了年幼的卡夫卡心里,在小说中,当卡夫卡“踏入森林的核心”时,内心生成了“为什么她不爱我呢?”“难道我连被母亲爱的资格都没有吗?”的“疑问”,这个疑问不仅反映了卡夫卡少年对母亲的不解,还折射出他对亲情和爱的不信任感,可以说他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再加上父亲的语言暴力使卡夫卡的内心完全陷入黑暗,在恐惧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中体验着“宿命式”的孤独。但卡夫卡又是独立的,他有着和同龄人相比,更加稳健和成熟的头脑,背负着俄狄浦斯式诅咒的卡夫卡,“顺应命运的安排,在梦中主动(虚幻状态)实现了父亲的诅咒”。他的这一行为,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15岁少年,不畏惧艰难困苦,铤而走险,敢于触碰人性中最邪恶的因子,寻求灵魂救赎的信念和意志。《海边的卡夫卡》借用了古希腊著名的神话故事,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再现了村上文学中的主人公走出迷惘,坚持不懈寻找自我的永恒主题。
在谈到为什么想写十五岁少年时,村上说“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为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正因为他们是处在青春期里的“可变”的存在,在他们身上才会发生无限的可能性。卡夫卡少年自幼在畸形的家庭环境中独孤长大,他幼年时期的生活体验使他的内心充满自卑和恐惧,甚至失去了爱他人的能力,他的灵魂中只剩下虚无缥缈的空壳。丢失了心灵寄托的他便迷恋图书馆,开始对读书产生憧憬,在图书馆里他可以暂时逃离父亲冷漠的视线,放松自己,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而女管理员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了他来自女性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对母爱的精神焦渴。卡夫卡把图书馆当做自己失落的避风港,在那里他感受到了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在后来的故事情节中,卡夫卡为了寻找丢失的母爱,一路上与自己的意识为伴,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远在四国的“甲村图书馆”,在那里与佐伯相遇,并和她交合。
一个性格扭曲了的人,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他不能和别人友善相处,心中充满怀疑和对社会的不满,他只能在自我封闭世界中勉强过活,而这是十分痛苦的,更悲惨的是这种自闭生活和过度强调自我存在的思想意识,反而会让人陷入一团迷雾,最终导致丧失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虚幻的人。在小说中,母亲“无视自己”和“背过去的脸”,是卡夫卡少年心中苦涩的记忆,遭受母亲抛弃的不幸体验给少年带来了精神创伤的同时,使他的内心生成了对人生的虚幻感,他就这样“彻底成了空壳”,成了一个“空幻的人”。卡夫卡童年时期的不幸体验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在小说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村上对卡夫卡少年的关怀,他在小说中一路帮助少年走出心理阴影,使他重拾自信和找到拥有完善人格的自我,这也启迪人们在各自人生旅途中,勇敢走出逆境,迎接更加美好的自己。
三、少年卡夫卡在善恶不分的世界中的“境界体验”
青春期15岁是充满困惑的时期,又是一个担负着艰巨挑战的关键转折,来自生理上的急速变化迫切需要人的意识形态也趋向成熟,希望为自己忐忑、迷茫而容易受伤的心灵找到一个温暖的栖息地,是处于这一时期少男少女们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作为卡夫卡少年的心灵导师,村上春树在作品中植入了一名叫做“乌鸦”的少年形象,卡夫卡在捷克语里有“乌鸦”之意,也可以说“乌鸦”是卡夫卡的分身,在作品中卡夫卡和另一个自己建立起了牢固的信赖关系,鼓励自己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15岁少年”,通过将另一个自己对象化,为自己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最后实现自我疗愈提供了可能。作为卡夫卡成人之前的心理准备,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性与暴力的对黑暗面的涉入,比如少年卡夫卡在完全不知晓的状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在佐伯年轻时住过的房间里,与似在梦游的佐伯交合,又以梦境的方式,与他自己心中认定的姐姐樱花沉入情欲,他把父亲加在自己身上的“杀父玷母”的诅咒履行了一遍。缺失母爱和父爱的15岁少年在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过渡期里,通过“遍历生与死的各种境遇,受善与恶,伦理与道德等方面,人类极限的体验”,一步步迈向成熟。
暴力是存在的,有肉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暴力,人类在曲折面前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小说中,同性恋者大岛通过宣扬男女平等主义为自己赢得了做人的尊严;佐伯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既没有被击垮,也没有进行搏斗,她只是默默承受,对她来说保持沉默或者逃避也许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中田对星野来说是暴力的存在,因为,中田经常不容分说地带着星野做各种事情,但星野对此并没有产生任何质疑,都欣然接受,通过和中田打交道,星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世界充满暴力,但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为了减轻不安、痛苦、苦恼而存在,而是应该正面面对那些不安、痛苦和苦恼,然后努力创造新的价值。生活在光明中的人,往往见不到黑暗,但在黑暗中的人,能够看见光明。黑暗和光明也是持续相连的,明暗之间有一个微暗的地带,随着光线的增加,那里会逐渐变亮,因此,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让卡夫卡少年接受人类极限的“境界体验”,在黑暗中磨炼坚强的意志,等待光明的到来。
四、在绝望的世界里找到温情
小说讲述的是15岁少年卡夫卡的一段出走经历,故事情节围绕卡夫卡少年展开,包括中田的奇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卡夫卡少年重返现实做的铺垫。中田帮助少年消除了邪恶因子,完成了少年的宿愿,后来,邪恶因子进入中田体内,想要通过中田找到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当中田找到通往“极乐世界”的入口石,想要撬开时,它便从中田的尸体中爬出来,极力想要就此逃亡,但被星野堵死在外,邪恶因子从此销声匿迹,死去中田的灵魂也得到了安宁。中田是位智障老人,他似乎从小受到某种强大力量的制约和控制,他无法写字,只能靠政府补贴和帮助他人寻找丢失的猫得来的一点报酬勉强过活,但似乎他身上又背负着一种使命,首先他不得不亲手杀死邪恶无比的琼尼沃克,制止他的残酷行为,其次,他用结束生命的方式引出体内的寄生虫,彻底消灭了邪恶因子。在中田的行为中,我们似乎已经看到牺牲自己,维护世界安宁的正义的力量,对这一人物的塑造为一位具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创作赋予了价值。
如果说正义的力量为我们筑起了坚不可摧的一道防线,那么,爱的力量则会滋润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卡夫卡在森林深处,遇见了佐伯,其实那个时候佐伯早已死去,卡夫卡少年遇见的是佐伯的幽灵,当卡夫卡决意留在森林深处的时候,佐伯对他说:“希望你记住我,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这句话表明卡夫卡少年在佐伯心目中的地位,她本能的希望卡夫卡少年记住自己,让他明白自己比任何时候都爱他。卡夫卡少年在这种爱的指引下,带着死者灵魂的祈福返回到了现实世界,他能做的只有努力的活下去,尽管世界充满暴力,人的生存环境多么残酷,但卡夫卡少年可以克服种种磨难。卡夫卡少年虽然有非常不幸的童年,但他最后在绝望的世界里找到了真情,奇迹般的获得了新生。只要心中充满爱,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人和事,我们就能获得一个和谐圆满的生存环境,在那里贪婪、自私和不幸将不复存在,更多的是信任、理解和快乐,在那里我们不再孤独,我们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解放。
青春期15岁正是一个人开始心理发育,走向人生的成熟的起步阶段,青春期所体现的人格特点决定人今后的发展。生活本身是善恶不分的,暴力慢步于整个社会,在作品中,少年卡夫卡了解各种暴力的存在方式,明白生活是由善恶组成,有时自己也会被玷污,或逃离不了宿命的恶,但世界上仍有纯洁的美丽归宿,在那里人们可以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在爱的滋润下得到生的希望。村上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深刻剖析恶,对人性的弱点进行全面揭露,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同时通过对母性空间的描述,为孤独的孩子寻求到了爱的出口,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在这个物质富足而精神匮乏的时代,村上春树的小说着力把笔触伸到人的灵魂深处,通过对灵魂的剖析来透视社会,使精神迷茫的人们获得心灵的自由,通过文学满足了自我疗愈的精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