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优化

2019-11-14卢明雪

求知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摘 要: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各级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各个学科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上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师则更需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对教材和课程标准做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来阐述如何优化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期为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任务,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践也要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实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以下是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探究和研讨。

一、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是教学中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因此,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材资源,促进小学生对道德素养的感悟,是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基本教学环节和内容[1]。

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内容,通常是以主题活动和游戏贯穿教材始终,这些活动和游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以图画和图片为主的风格科学地呈现了教材内容。这些卡通图画、生活照等真切地满足了孩子的童心和童趣,同时又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基本逻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教材中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图画是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活动的有利资源。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投入活动中来,从而科学有效地规避原有的死板沉闷的教学状况,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进而真正培养了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思路与教材思路相结合,同时着重于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道德水准相结合,做到将教法、教材、学生三者融为一体,从而促进自身对教材内容的开发和运用,使其更加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玩得真开心》一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最后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将教材中的对话和绘本与生活中的素材结合,进一步挖掘教学资源,更好地充实教学内容。

二、科学利用活动资源

在运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同时要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法治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和道德的体悟。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成长过程中的必修道德进行感知、感悟,并践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实践活动看作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中介、教与学的中介,积极有效地组织符合学生童心和童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喜爱和关注,从而培养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活动资源的利用,引发学生道德感悟的认知和共鸣,进而成功地将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并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知识的探究和体验、内化和实践,最终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及学习的主人。

由此可见,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和优化有助于小学生从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情感,加深道德认知,提升道德修养,从而有效完成寓教于乐活动之中的教学任务。

例如,学习《玩得真开心》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围绕安全与健康这一教学目标,从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或游戏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看图说理和讨论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感悟出游戏的趣味性和游戏所蕴含的生活道理,从而促使学生真实感受教材内容。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不仅会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还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情操和素养。

三、注重课堂生成资源

注重课堂生成资源,是课堂教学中比较灵活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借力打力,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道德观念[2]。

当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完成的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育环境。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开发并充实着自己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是小学生不断思想成熟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形态,及时并科学地将课堂形态变成教学资源,然后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促进学生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进而强化自己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讲授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我的環保小搭档》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一句环保标语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发出最真实的心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环节的科学性,注重知识的由浅入深,注重聆听学生的心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从而及时地捕捉到有效的课堂形态,并将其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在学生写好标语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更是要认真聆听学生的汇报,从而不断地捕捉到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重组,进而利用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学生的心灵。

四、巧用课外资源

巧用课外资源,并将其内化为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深化学生所受到的道德熏陶。品德教育,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出发,再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并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所以,教师要注重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能力。

例如,在教学《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课的最后环节时,教师就可以围绕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深化培养。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实践作业: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文明出行,从我做起。让学生在课后的实际生活中,践行课堂的实际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明白文明习惯、高尚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行为。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促使学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认知和体验中加深对自身和社会的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道德品质修养的提高。教师要引领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并不断地用心灵去体验,进而促进他们道德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林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31).

[2]陈小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6):29-30.

作者简介:卢明雪(1973—),女,广西南宁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