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胡氏定喘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2019-11-14黄煜扉傅伟李维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穴位小儿

黄煜扉, 傅伟, 李维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101)

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组以咳嗽、气促、喘息为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多发于1~3岁小儿,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有低到中度发热(个别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喘息,并常常伴随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等症状[1]。若不及时治疗,部分病例易迁延不愈,远期发展成哮喘。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平喘等药物对症治疗,能暂时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容易造成疾病反复发作,且患儿大多处于学龄期或学龄前期,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不仅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亦使患儿家长倍感焦虑,因此,如何提高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胡氏定喘汤是名老中医胡启胜教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经验方。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清肺贴穴位贴敷联合胡氏定喘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本研究全部病例均来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本研究伦理审查遵照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2],研究方案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4]中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②年龄为1~14岁;③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喉间痰鸣,且监护人治疗依从性较高;④监护人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

1.2.3 排除标准 ①伴有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的患儿;②有艾灸、穴位贴敷治疗史的患儿;③过敏体质患儿;④贴敷部位出现感染、创伤以及溃疡的患儿;⑤瘢痕体质患儿;⑥近期接受其他试验的患儿。

1.3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1)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澳大利亚AstraZeneca Pty Ltd药厂生产,批准文号:H20140475;规格:1 mg×5支×6包装)1 mg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3 mL,高压泵雾化吸入,每日2次。(2)若病毒感染者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阿昔洛韦片(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927;规格:0.1 g×24片)口服,2岁以上儿童,每次20 mg/kg,每日4次;体质量为40 kg以上儿童,每次0.8 mg,每日4次,共治疗5 d。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63;规格:15 mg×10袋)口服,1岁以上儿童体质量≤15 kg,每次30 mg,每日2次;15 kg<体质量≤23 kg,每次45 mg,每日2次;23 kg<体质量≤40 kg,每次60 mg,每日2次;体质量>40 kg,每次75 mg,每日2次;13岁以上儿童,每次75 mg,每日2次,共治疗5 d。(3)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23538;规格:0.125 g×6袋)口服,每次20 mg/kg,每日2~3次,连服3 d,停服2 d。(4)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包括物理降温、机械辅助排痰、止咳化痰等。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肺贴穴位贴敷联合胡氏定喘汤内服治疗。(1)穴位贴敷。药物组成:清肺贴由麻黄、杏仁、黄芩、生姜、冰片、牛黄、甘草等中药组成。药物制备及准备: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药物制备,并将准备好的药粉备用。贴敷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包括肺俞(双侧)、天突、膻中穴(腧穴定位依据国际《经穴部位》选定)。体位选择:以患儿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操作方法: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消毒贴敷部位。将带有药膏的自粘性消毒敷料贴敷于相应的穴位,每次贴2~4 h,每天1次,连续治疗5 d。②中药内服。胡氏定喘汤的药物组成:炙麻黄6 g、细辛10 g、紫苏子10 g、杏仁6 g、五味子5 g、鹅管石15 g、毛冬青15 g、灵芝6 g、白芍10 g、补骨脂10 g、法半夏10 g、炙甘草5 g。每日1剂,常规煎取药液200 mL。1~3岁服1/3量,4~7岁服2/3量,8~14岁服全量,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1.4观察指标

1.4.1 疗效性指标 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疗效;同时,记录2组患儿治疗后咯痰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

1.4.2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记录患儿治疗期间发生腹泻、食欲下降、局部皮肤发泡及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5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拟定。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肺部湿啰音消失,呼吸顺畅,疗效指数≥90%。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湿啰音减轻,呼吸顺畅,疗效指数≥70%;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湿啰音有所减轻,疗效指数≥30%;④无效: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或者加重,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的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6统计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治疗组50例患儿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4.30±2.76)岁;病程1~20 d,平均病程(4.84±4.04)d。对照组50例患儿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4.28±1.94)岁;病程2~20 d,平均病程(7.21±3.58)d。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n(p/%)

2.3 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咯痰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ime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symptoms and signs in the two groups,t/d)

表2 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ime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symptoms and signs in the two groups,t/d)

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肺部啰音4.46±1.05①6.78±1.54 N 50 50咳嗽3.38±1.05①5.84±1.59咯痰2.62±1.11①3.64±1.51

2.4安全性评价观察过程中,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3.1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及危害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又称哮喘性支气管炎,泛指一组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哮病”、“喘证”范畴,《景岳全书》中记载:“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中医认为其临床表现为内外合邪,病因为患儿素体肺、脾、肾虚,又复感外感六淫,导致咳、痰、喘病情反复,迁延难愈[6]。《医宗金鉴·儿科心法要诀》指出:“肺病咳嗽有痰声,有声无痰咳之名,有痰无声谓之嗽,为病寒热食与风”[7]。《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8]。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儿童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感染,可由多种病毒、细菌及支原体引起,较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等,部分病例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5岁以下儿童居多。临床表现除有支气管炎的发热、咳嗽、咯痰等表现外,还伴有喘息的症状[9]。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基础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渗漏、黏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分泌物增多滞留所致的气道可逆性阻塞。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都比较狭小,其周围弹力纤维未发育完善,故其黏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窄,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从而产生喘鸣音。喘息伴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夜间为重,可有刺激性咳嗽[10]。由于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患者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部分病例因反复喘息导致呼吸功能和肺部啰音较长时间无法改善,可远期发展为支气管哮喘[11]。

3.2清肺贴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理论依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灵枢·逆顺肥瘦》云:“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尤其是肺脏娇嫩,肌表薄弱,腠理不实,主气功能不足,呼吸较成人浅快,卫外功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脏,且小儿为纯阳之体,一旦患病,病邪易从热化[12]。

小儿患病以肺系疾病为多,临床常表现为咳嗽、咯痰、咽红、咽痛、发热、流涕、舌红、苔黄、脉数等,故治疗上应遵循疏风清热、宣肃肺气的治疗原则。清肺贴的药物组成中,麻黄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杏仁有苦泄降气、止咳平喘之功,广泛用于多种咳喘证;生姜有温肺除痰止咳之效,符合《金匮要略》中“治痰饮当以温药和之”的思想;黄芩主清上焦肺热;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开窍之功;甘草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之功;冰片辛散芳香透达,与方中诸药配伍可增强其功效。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中药贴敷法参照清代张璐所著《张氏医通》,将上述中药按一定比例用姜汁调和成膏,并以麝香芳香走窜之力携药透肤入里,贴在选定的穴位上,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现代研究指出,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药物经皮吸收及经络穴位效应的双重治疗特点,尤其是针对儿童在不打针、不吃药的情况下就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深受广大患儿和家长欢迎。

胡氏定喘方依据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气血同调为法则而组方,方中炙麻黄、细辛宣肺散寒,为君药;紫苏子、杏仁、鹅管石、法半夏降气平喘化痰,为臣药。君臣相伍治其标。补骨脂、五味子补肾纳气;毛冬青味苦,性甘凉,化瘀通络;当归、白芍养血润肺;炙甘草调和诸药,兼活血化瘀,为使药。方中麻黄、法半夏所含麻黄碱等,又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反应性;五味子、补骨脂等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3]。

3.3结论及展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4.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过程中,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表明清肺贴穴位贴敷联合胡氏定喘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疗程缩短,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被小儿接受。

本研究因时间限制,观察范围较局限,缺乏大数据大样本支持,导致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倚。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可拓展清肺贴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对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横向对比研究,开展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等证据等级较高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清肺贴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穴位小儿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夏季穴位养心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