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CT及MRI对骨肉瘤临床征象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11-14龚海荣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骨膜征象皮质

龚海荣 李 杭 董 攀

骨肉瘤是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因其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1]。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肉瘤的主要检查方法,常用方法包括DR、CT及MRI,本文分析了CR、CT及MRI对骨肉瘤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价值,以便更好的辅助临床医师对骨肉瘤进行诊断、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3例骨肉瘤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DR、CT或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均为出现临床症状后的首诊患者;排除化疗或放疗后病例者,排除术后复发病例者,排除继发型骨肉瘤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4例,年龄4~71岁,平均年龄为(20.7±4.3)岁,出现临床症状在至首诊时的病程范围为1周~1年,平均病程为(3.1±0.7)个月。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疼痛症状,其中23例患者为持续性钝痛或伴有活动后加重、不伴有夜间痛,21例为轻度疼痛、呈间断疼痛且不伴有夜间痛,39例为持续性剧痛伴夜间痛;功能障碍者病理类型中功能性障碍者22例,软组织肿块者21例,肿胀者25例,跛行者24例,病理性骨折者15例。83例患者中,66例患者行DR检查,47例行CT检查,38例行MRI检查,分为A组;20例行3种方法联合检查,为B组。

1.2 检查方法及对骨肿瘤征象的判断方法

DR检查:使用SIEMENS DR Aristos VX,除盆骨平片拍摄标准的正位片,其余部位拍摄标准的正侧位片;CT检查:使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对全病变区及邻近关节进行扫描,扫描条件为:150 mA,120 KV,矩阵为512×512,层厚为1.25 mm或0.6 mm,扫描后自动重建窗骨(窗位为700 HU,窗宽为3200 HU)及2 mm的软窗组织(窗位为40~50HU,窗宽为350~400HU)。将原始的薄层图像导入CT图像处理工作站,进行矢状位及冠状位的多平面重组;MRI检查方法:使用GE Discovery MR 750 3.0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范围为全病变区、邻近关节,并选用相应部位的专用线圈,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层厚为5~7 mm,间隔为2~5 mm,扫描序列为快速自旋回波T2WI(TE 80~120 ms,TR 2300~4000 ms),自旋回波T1WI(TE 13~17 ms,TR 600~660 ms),T2WI-FS(TE 80~100 ms,TR 3000~3600 ms)。所有病例均有2名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分析影像学资料。

骨肿瘤征象判断方法。①肿瘤骨:DR、CT上松质骨区、骨质破坏区、软组织内有不同形态钙质样高密度影,CT值超过100Hu,MRI中病灶内斑片状、结节状、针状长T1短T2信号区,但需对软骨、陈旧性出血、纤维组织密集区等类似信号进行排除;②骨质破坏:CT、DR骨小梁、上骨皮质缺失,表现为骨皮质边缘毛糙或虫蚀状、筛孔状、片状密度减低区;③骨膜三角、骨膜反应:MRI可分为有骨膜新生骨骨膜反应或无骨膜新生骨骨膜反应,有骨膜新生骨骨膜反应为骨皮质表面与骨皮质线性、层状低信号,软组织骨皮质表面或软组织延续的线性低信号,层状或线性骨膜反应中断,断端有抬起,形成了骨膜三角;无骨膜新生骨的骨膜反应表现为无成骨的低信号,且骨皮表面低信号的骨膜信号增高;DR、CT上沿骨皮质表面平行的条带状、连续线样或垂直于骨皮质的针状钙质样高密度影,骨皮质表面延续或软组织肿块表面线样钙质样高密度影;④软组织肿块:MRI上呈长T1长T2肿块信号,DR、CT上病变骨外团快状组织密度影。

1.3 观察指标

①83例骨肉瘤患者病变的发病部位;②观察A、B两组对骨肉瘤各影像学诊断征象的检出率;③观察B组三种检查方法对同一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用n或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3例患者病变的发病部位

83例患者中,36例在股骨远端,占43.4%(36/83);17例在胫骨近端,占20.5%(17/83);9例在股骨干,占10.8%(9/83);8例在胫骨下段,占9.6%(8/83);5例在髂骨,占6.0%(5/83);5例在腓骨近端,占6.0%(5/83);3例在桡骨远端,占3.7%(3/83)。

2.2 两组骨肉瘤各影像学诊断征象的检出率比较

DR、CT、MRI单独检测与三者联合检测骨肉瘤患者的各影像学征象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A、B两组骨肉瘤各影像学诊断征象的检出率(例,%)

2.3 B组3种检查方法对同一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的比较

20例行3种检查的骨肉瘤患者中,3种检查方法对骨质破坏、骨膜三角、骨膜反应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肿瘤骨、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对肿瘤骨的检出率显著低于DR及CT,DR对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显著低于CT及MRI,P<0.05,见表2。

表2 B组3种检查方法对同一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骨肉瘤具有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影像学征象包括肿瘤骨、骨质破坏、骨膜三角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2]。本文通过DR、CT及MRI对骨肉瘤的影像学征象进行诊断分析,以为骨肉瘤的诊断提供依据。

本文结果表明,83例骨肉瘤中,股骨远端占比43.4%,胫骨近端占比20.5%,股骨干占比10.8%,胫骨下段占比9.6%,髂骨占比6.0%;腓骨近端占比6.0%,桡骨远端占比3.7%。

一般认为骨肉瘤多发于长骨干骺端,尤其是膝关节的上下骨端,可能与膝关节附近的细胞分化活跃、生长旺盛有关,而其中又以股骨远段最多,本文中股骨下段发病率为43.4%,占比最高,与李莹等研究相似[3]。

DR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检查快捷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可以全面、直观对骨肉瘤的骨质改变、发病部位、肿瘤骨及骨膜反应,是临床上常用的骨骼疾病检查方法,也是骨肉瘤检查的首选方法;CT是断层成像,对病灶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MRI具有较好的对比度及组织分辨力,对骨骼系统应用无人工辐射损害及人工伪影,且可以多方位成像,均可较好的显示骨肉瘤的征象[4]。DR、CT、MRI单独检测与三者联合检测骨肉瘤患者的各影像学征象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同一检查方法对各影像学征象的检出情况与样本量大小无关,说明样本量不同,不会对检查方法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造成影响。66例DR检查者中,其对肿瘤骨、骨质破坏、骨膜三角、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分别为84.8%、89.4%、31.8%、80.3%、18.2%。47例CT检查者中,检出率分别为89.4%、97.9%、31.9%、80.9%、89.4%,38例MRI检查者中,检出率分别为0、97.4%、34.2%、100%及97.4%。B组中3种检查方法对骨质破坏、骨膜三角、骨膜反应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对肿瘤骨、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MRI对肿瘤骨的检出率显著低于DR及CT,DR对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显著低于CT及MRI,表明CT对骨肉瘤的各影像学征象检出能力最好。

本研究只对骨膜反应的检出设置为有或无,3种检查方法对骨膜反应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康晓征等[5]研究发现MRI对骨膜反应的检出率最高,本文结果与之不一致,主要是由于骨肉瘤细胞引起的骨膜反应三个阶段,包括骨膜水肿、纤维增厚及钙质沉着,其沿着远处肿瘤段至近处肿瘤段中心进行依次分布,其可在MRI的T2WI-FS中显示清楚[6];DR不能检出纤维增厚、骨膜水肿,CT可见纤维增厚,而钙质沉着且增厚的骨膜可用DR、CT及MRI检查出。本文检出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骨肉瘤进展快,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突破骨皮质,患者出现了骨膜新生骨,形成可以被CT、DR检查的骨膜反应[7],因此下一步研究中有待扩大DR、CT、MRI的骨膜反应检查范围。

综上所述,DR、CT、MRI对骨肉瘤的影像学征象检查中,CT对骨肉瘤的各影像学征象检出能力最好。

猜你喜欢

骨膜征象皮质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皮质褶皱
迎秋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