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SV-2、HPV、BV、CT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2019-11-14张晓芳牛晓艳高梅梅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殖道危型感染率

张晓芳 牛晓艳 高梅梅

宫颈癌的临床发病率高居所有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的首位。已有研究证明HPV在宫颈癌发生中的因果作用[1]。但是,大部分的HPV 感染均比较短暂,仅有少数的持续性 HPV 感染患者会最终发展成宫颈癌,表明除了HPV 之外,还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共同的作用,如多产、早婚、过早性生活、经济情况较差、性生活紊乱、吸烟以及口服避孕药等[2]。有研究发现,其他的生殖道感染也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3]。为了解宫颈癌与生殖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92例宫颈癌患者和92例健康女性的生殖道HSV-2、HPV、BV、CT感染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经宫颈活组织检测确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2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宫颈均正常。排除1个月内采取过抗菌药物治疗者,妊娠期以及月经期女性,有免疫系统疾病者,入组前3 d内曾经有过阴道用药、性生活史、盆浴和阴道冲洗者。观察组92例,年龄28~60岁,平均(39.41±14.32)岁。对照组92例,年龄26~59岁,平均(37.29±11.73)岁。

1.2 方法

取两组研究对象宫颈的脱落细胞,检测两组生殖道HSV-2、HPV、BV、CT等指标。①HSV-2和CT检测方法: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生殖道中的衣原体以及支原体,所采用的试剂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使用无菌棉签于两组研究对象的宫颈中轻轻旋转几圈,然后停留大约10 s,将棉签取出,放进特质的瓶中给予送检;②HPV 检测方法:采取基因导流杂交技术对HPV病毒进行定性检测,所采用的试剂购自徐州摩尔医药试剂有限公司,使用特制的毛刷把试剂深入至宫颈管中,旋转几圈后,将毛刷取出,放在HPV 检测专用的保存液中进行送检;③BV 检测方法:采取窥阴器,利用无菌棉签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送检。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HSV-2、HPV、BV、CT感染率;比较两组HPV高危型和低危型的感染率;并比较两组HPV合并HSV-2、BV、CT的感染率;采取spearman相关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HSV-2、BV、CT感染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两组间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SV-2、HPV、BV、CT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的HSV-2、HPV、BV、CT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HSV-2、HPV、BV、CT感染率比较(例,%)

2.2 两组不同HPV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的6例HPV感染者中无高危型;观察组90例HPV感染患者中,高危型86例,占95.55%;观察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HPV合并HSV-2、BV、CT的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HPV合并HSV-2、BV、CT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不同HPV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例,%)

表3 两组HPV合并HSV-2、BV、CT的感染率比较(例,%)

2.4 高危型HPV感染与HSV-2、BV、CT感染的相关性

高危型HPV感染与HSV-2、BV、CT感染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高危型HPV感染与HSV-2、BV、CT感染的相关性

3 讨论

宫颈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妇科检查时出血或者性生活后发生出血;其次为阴道排液,排液主要呈血性或者浆液、米汤水样,患者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米汤样或脓性的恶臭白带;第3种症状表现为癌组织侵犯至宫颈周围的组织时引发的继发症状[4]。大量的临床研究均指出,宫颈癌的防治关键为对癌前病变的发展以及转归进行有效的控制,阻断其进一步发展恶化成为宫颈癌,因而,明确宫颈癌可能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5-6]。虽然宫颈癌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未被完全阐明,但有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与衣原体、病毒以及细菌等生殖道感染紧密相关,特别是生殖道 HPV与宫颈癌之间具有极为明显的相关性[7]。

生殖道感染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1种生殖系统疾病,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和阴道毛滴虫等[8]。BV感染与临床上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Pallesen等[9]的研究认为,BV潜伏在正常的宫颈组织内,一旦受到外界中致癌因素的刺激,就会参与到宫颈上皮细胞的基因重组过程中,从而引发宫颈癌。CT可以对宿主细胞的 DNA进行干扰,导致宿主的染色体出现变化,从而引发肿瘤。HSV-2 作为临床上最早被发现的1种可以对宫颈癌发挥作用的病毒,能诱导正常的宫颈细胞转化变成肿瘤细胞[10]。国外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均表明,90% 以上的宫颈癌患者合并有HPV 感染,其中尤其以高危型 HPV 感染最为常见[11]。本研究发现,宫颈癌患者的HSV-2、HPV、BV、CT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者,宫颈癌患者HPV合并HSV-2、BV、CT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且高危型HPV感染与HSV-2、BV、CT感染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由此可见,宫颈癌与HSV-2、HPV、BV、CT生殖道感染间有紧密的相关性。由于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多的种类,而且临床症状往往并不显著,极易被患者和临床医师忽视而延误最佳的诊治时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每年全球生殖道感染的新发患者例数大约有3.33亿[12]。虽然目前仍然未完全阐明生殖道感染诱导宫颈癌发生的具体作用机制,但是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本项研究的结果也再次充分证明了上述的观点。因而,要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必须对生殖道感染给予高度的重视。

综上所述,宫颈癌与生殖道感染间有紧密的相关性,HPV是最主要的1种生殖道感染病毒,其他如HSV-2、CT以及BV 等也较为常见,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生殖道危型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