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文化下的丧葬祭礼对本土哀伤辅导的价值
2019-11-14陈邹恺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陈邹恺 闽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福建漳州 363000
引言
凡圣贤愚贫富妍丑寿天皆归一死,每个人都会害怕自己走到生命的尽头,也会害怕亲朋好友的离去。哀伤心理辅导是为了帮助生者告别逝者,通过咨询师的陪伴与帮助,接受空荡的现实感,学会处理自己哀伤的情感体验。国内现有的哀伤心理辅导相关研究很少,因为不同的文化信仰差异,华人哀伤需要不同于西方的哀伤心理辅导来疗愈。
如果没有处理好丧葬祭礼极有可能对哀伤者的后续生活造成心理上的创伤或留下遗憾。所以咨询师以及心理学研究者们也越来越重视丧葬祭礼在哀伤心理辅导中所起的作用。
一、持续性联结
Klass等人首先提出Continuing Bonds,国内关于持续性联结的研究大多数都是来自港台的学者,大陆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中文里Continue有持续和延续的含义,Bonds有联结、连接、连结的含义。在汉语词典中,“持续”解释为连续不断;“延续”解释为和往常一样继续下去,延长下去。但是,逝者与生者的关系是必然发生变化的,所以学者们认为用“持续”更加合适。“联结”也作“连结”,表示,结合(在一起);“连接”也作“联接”,表示(事物)互相衔接。可见,联结与连结相同,连接和联接相同,但是前者更强调心理与情感层面的联结;后者更强调物理实物的连接。因此,将Continuing Bonds译成持续性联结。持续性联结的定义在多篇研究中有过表述,但被明确界定并普遍接受和使用的定义是:生者与逝者持续的、内在的联结。
二、不同文化信仰下与往生者的联结方式
在西方文化中,往生后灵魂交由神来决定,往生者死后过得如何与还活着的人无关,通过回忆与怀念与往生者联结。
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则不一样,他们鼓励生者与逝者保持持续性联结,例如我国的清明祭祖,日本的祖先崇拜。Klass在一项对丧子父母的跟踪研究中发现父母与早逝的子女仍然存在持续性联结,他提出“要想减轻哀伤不在于不去思念逝者,而在于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与逝者重新联结”。我国台湾学者Hsu等人研究发现逝者往生后生者要恢复到家庭和谐的常见方式是获得与逝者的某种重新联结,保留逝者的象征性想象,维持家庭成员的整体性。儒释道文化下辅导悲伤最普遍的方式是与逝者重新联结,而丧葬祭礼是实现与逝者重新联结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不同宗教文化的丧葬祭礼
(一)西方葬礼
受基督教的影响,死亡对于西方人而言意味着回归天堂,回归天堂后跟上帝在一起并且与逝去的亲朋好友重逢,同享喜乐与永生。受此生死观的影响,丧亲者无论是在言行上还是在意识上,都能比较平静地接受死亡,无论是亲属还是客人,在葬礼上都比较控制情绪,表现得与往常无异,甚至,在葬礼上的发言要让来宾发出笑声才算是成功。
(二)佛教葬礼
我国丧葬祭礼的重要核心是“不把死去的亲人当亡人,而是将其视作依然存在的活人”。虽然殡葬礼俗中含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其对哀伤辅导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七七”原本是佛教的法会之一,后来衍化成佛教信徒的葬礼。佛教认为,人死后会转生,并依据众生生前善恶表现分别进入六道。在投生的过程中有七次机会,每七天一次,四十九天为期限,在这四十九天内一定会被业力牵引而投生。是否被超度关系到亡者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因此,人死后每隔七天要祭祀一次,斋僧诵经超度逝者,逝者便会由于善业功德的感应而投生到善道,子孙后代通过丧葬祭礼帮助逝者投生善道是孝的延续,以达到心灵上的慰藉。
(三)道教葬礼
道教是本土性的宗教,完全融入于传统礼俗之中来面对与处理死亡事件,依据民众的需要发展出与丧葬有关的斋醮法事,丧家为逝者建斋设醮的目的就在于“荐拔亡人魂魄”上,期求能“拔赎幽关”与“暗通道路”,使亡灵能得法水滋润助其归生善处。此种仪式虽然是为亡者解罪修福,却带有安抚生者的信仰作用,在仪式中协助亡者获得种种功德得以升天受报的同时,其在世家属也能获得福佑,在神明的慈悲救度下来护持一生,完成救祖与救己,从而缓解哀伤达到哀伤辅导的目的。
四、本土文化下丧葬礼仪的心理辅导意义
(一)哭丧使丧亲者的哀伤得以缓解
宣泄是心理疏导的经典方法之一,主要方式为哭、诉、唱等。面对亲人的往生,哀伤是正常的情感反应,而哭诉则是疏导哀伤情绪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哭丧使失去亲人的生者得以宣泄哀伤痛苦的情绪,帮助丧亲者尽快重新回到现实生活,避免深陷悲伤中。
(二)通过丧礼对逝者进行悼念发挥了哀伤心理辅导的作用
丧礼将与逝者关系密切的人聚集在一起,一同对死者进行悼念。因丧礼聚集起来的人能互相安慰、互相开导,使哀伤带来的情绪得以缓解。亲朋好友的共情陪伴起到了哀伤心理辅导的作用。参加丧礼的来宾通过遗体告别仪式致哀,同丧亲者一起哀伤,是一种潜在的共情。
(三)通过祭礼与逝者重新联结
祭礼是生者与逝者之间形成新关系的纽带。虽然逝者已经离开我们的世界,但通过祭礼,生者与逝者在精神世界里共存,也就是说通过祭礼使生者与逝者重新联结。
清明节或忌日,祭奠逝者。通过各种仪式化的祭祀活动,使丧亲者觉得逝去的先人还在身边,以此维系生者与逝者的持续性联结。由于儒释道文化下普遍认为存在“亡者世界”和灵魂的信仰,这种信仰给丧亲者留下了逝者依旧存在的念想。这种“逝者仍在的念想能帮助丧亲者与往生者重新获得持续性联结”,一方面为丧亲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另一方面还能帮助丧亲者以积极的心态回到现实生活。
(四)丧葬祭礼在本土哀伤疗愈理论中的重要性
在丧葬祭礼过程中,通过尽角色义务以达到逝者关系的和谐 通过祭礼,与往生者持续连结,减轻丧亲者的自责与愧疚,并协助丧亲者完成哀伤反应,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心与和谐。因此心理咨询师在对当事人进行哀伤辅导时,很有必要了解当事人所处环境的文化信仰及丧葬祭礼,以帮助当事人达到与往生者的关系和谐。
四、结语
持续性联结在不同宗教思想和文化中也有其不同的联结方式和内涵。在我国的儒释道文化下,丧葬祭礼为丧亲者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将丧亲者表达哀伤的方法仪式化,以此来帮助丧亲者走出先人逝去的悲伤。在丧礼中,通过哭丧达到心理宣泄、共情、接受逝者离去的现实、从心理上完成与逝者的告别、重新与逝者获得联结、减少丧亲者的内疚自责,这些都是丧葬祭礼的心理辅导价值,还有研究发现丧亲者的情绪状态与丧葬祭礼是否成功之间的关系存在正相关 ,丧葬祭礼越成功,则丧亲者的情绪状态越好,由此可见丧葬祭礼活动在本土哀伤疗愈中的重要性。我国丧葬祭礼文化以其独特的观念和技术在哀伤辅导的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哀伤辅导实践中,咨询师要努力挖掘丧葬祭礼中的积极因素,将其与心理咨询技术相结合,实现哀伤辅导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