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智能升级及发展规划实施细节

2019-11-14张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050000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智能化生产智能

张晨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050000

1.智能制造概念解读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等。也可以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应用于产品配方,生产调度等,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

工信部在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主要是直接切入制造活动的关键环节,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注重试点示范项目的成长性,通过点上突破,形成有效的经验与模式,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加以推广与应用。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议上表示,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而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这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为此,"要用好试点示范这个重要抓手。"

2.智能制造、智能化升级改造发展前景

未来,我国智能制造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27.23%,年复合增长率24.58%。到2016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2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到2021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4300亿元。

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传统制造业的产业组织体系正在瓦解,面向智能制造,以共享经济为核心的新的市场需求、新的制造模式、新的创新机制、新的竞争方式、新的人才需求等加速崛起。人和机器的结合,有可能才是智能制造真正的未来。人工智能是风口,是资本青睐的对象。人工智能和传统制造结合,才能让中国制造业奠定全球巨无霸的地位。目前是智能制造和硬科技领域全方位铺开的产业发展期,硬科技是真正介于高科技和黑科技领域之间的。在电影里面看到的前沿技术,短时间内不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基础。硬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光子制造、先进医疗、核心芯片、下一代的基因技术,都是硬科技领域值得关注的方向。

3.加强各种形式的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培训

由于企业特点状,企业对智能化的意思淡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识落后。政府需要经过各种培训来引导企业、培养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以及采用智能化的手段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只靠手工作坊迟早是会被淘汰,不跟随国家战略的发展企业最终死路一条。所有要让企业紧跟智能制造的步伐,树立智能化的意思任重而道远,政府需要做大量的引导及培训工作,才会让企业具备认知的意识。

4.响应国家战略,加快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落实步伐

1)工信部、各省市工信部门对国家支持的十大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都有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资金补贴,沧县政府应积极争取工信部对沧县的药包材行业在智能化升级改造方面的资金支持。

2)对于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应组成联合体(主体企业、研究院所、软件公司、系统集成商)申报,争取获得国家资金支持。资金支持范围大约在2000万-5000万之间,基本能解决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之路。从而也会影响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树立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意识。

5.加快龙头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步伐,引领行业发展

1打造打造龙头企业的智能工厂典型,经过调研摸清龙头企业目前智能化的现状,引导企业的智能化工厂的发展方向。

2打造智能工厂离不开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深入融合,一定要清楚这几个龙头企业目前的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通过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的深入融合,充分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工艺、管理、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整个全生命周期中。比如:CAD、CAPP、PDM/PLM、ERP、MES、CRM以及自动化生产线及工业机器人的各个环节。缺哪个环节补哪个环节,最终打通各个系统在工厂中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在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打造透明化工厂。

3建立龙头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打造智能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包含智能机器人)是基础、MES是大脑、CAD是源头、PDM是中枢,这些系统同等重要。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的企业已经上了部分系统,只是在独立运行,没有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打造智能工厂,解决信息孤岛是关键。据调查,MES系统及自动化生产线是大多数工厂还没有完成的系统。以MES为核心平台,打造智能制造下的智能工厂平台尤为重要,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龙头目前的必经之路。树立沧县的药包材产业智能工厂龙头典型至关重要。

4智能工厂的目标。通过智能化改造,实施以下智能化目标:

■打造透明化工厂及透明化生产: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及时了解车间的生产情况以及质量状况,将生产计划的执行及时反馈给系统,打开生产过程中的“黑箱”

■敏捷性生产:掌控所有的生产资源,包括设备、人员、物料信息等,能快速应对生产现场紧急状况,对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调整并合理调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生产可追溯:建立完整的生产数据档案,形成全面的正反方向追溯体系,界定责任、减少召回损失

■生产质量改善: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关注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从而持续改善产品质量

■及时预警:自定义各项生产指标,实时监控指标执行情况,以邮件、短信、看板等多种方式实时主动知会生产中的异常状况,提前发现、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绩效分析:对生产绩效、人员绩效、设备绩效进行分析,为车间、工厂乃至公司的绩效改善提供依据。

6.建设药包材产业云平台

设备落后、智能化思想意思淡薄、人才匮乏、作坊式生产等等,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对这些小企业进行政策干预,这些企业很难发展,最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对于这些企业,政府可以搭建药包材产业云平台,让这些企业都上云,每年适当缴纳几千元服务费,就可以享受到云端的各种智能化系统的服务,同样可以为这类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扩大销售市场、提供各种资源、解决人才不足问题等等。

药包材产业云平台可以实现系统共享,设备上网、网上销售、远程监控、远程维护、远程预警,设备租赁等,打造以SaaS为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7.打造药包材产业智能小镇

针对药包材产业的实际现状,建设以智能制造为一体的示范园区(智能小镇),切实把园区建成全国药包材产业智能化产业园示范区。以技术培养和人才输送”建立现代化科技展示窗口,凸显城市发展速度,以高效的科技模式带动当地大批量人才培养及创业。以产业园区作为基础点,科技技术作为发展点,人才枢纽作为输出点。三点结合快速建立真正大型的生产链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特色,加强科技技术,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显著辐射推广能力的产业孵化和科技转化的现代科技服务系统,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智能化药包材产业,带动高科技产业、工业制造、教育培训、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政府软实力及形象的提升打造成为一个全国首个药包材产业智能化产业园区,并可带动参观旅游。

在这个智能小镇园区,集合了沧县大多数药包材企业。政府要结合资本的力量提供标准自动化厂房及办公场所,既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又提升了政府的软实力,提高了政府对这些企业的统一管理。企业发展了,税收提高了,政府政绩、形象也提升了。在整个园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以高标准、自动化、智能化,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战略,结合智能工厂的实际要求建设。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化提升的孵化基地。企业只需支付一定的租金和税收就可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智能化平台服务。

8.加快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稀缺的战略资源。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现在,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未来一个时期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

作为当地政府,更应该把吸收人才和培养人才放在首位。中小城市,人才匮乏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通病。城市小,平台小,高端人才不愿意在小城市发展,是因为小城市的社会关系复杂,没有更大的舞台让高端人才施展才华。所以导致高端人才都集中在大城市。针对这种情况,中小城市的地方政府花费高额资金去招揽人才,其实效果并不佳。有的博士、教授、硕士为了拿到当地政府人才补贴,关系是挂在了当地,但是是否真正能在当地安家落户,还是不现实的。

因此,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以吸收外来人才为辅,才真正是地方政府人才战略的可行之路。特别是信息技术、AI、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这些热门人才,在中小城市更没有这些人才的用武之地。因此,培养当地的智能制造优秀人才队伍势在必行。当地政府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报告、讲座等多种形式,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开展人才培养机制,快速培育当地的优秀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智能化生产智能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阿宽的生产小组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