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引导
——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1-14刘海燕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刘海燕/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引导与培育一直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面对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价值观思潮,除了要求大学生党员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结合其他基础文化知识,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应该注重思想意识形态的培育。
一、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形态现状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形态引导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党委书记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党组织进行党建工作调研,我们对各党总支展开不记名网络问卷调查和访谈,共收到有效问卷140份。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到每位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并未完全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从主体内部来看,思想上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相比于非党员同学,88.57%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更要求进步,也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0.71%调查者认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方面,大学生党员应该比普通同学更加深刻。但是在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中,从大学生党员自身看,党员主体意识普遍不强,对党员主体地位认识不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二)从个人认同与内化原因来看,大学生党员认知方面存在片面性
调查问卷显示,当面对不文明现象,部分学生党员仍然不能做到上前制止;37名学生党员表示只有“当发生某些特殊事件的时候”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怀;15名学生党员表示有待遇更佳、环境更优越的工作,但现有的工作岗位很需要您,您是否会更换工作,73名学生党员选择“看情况”。现今社会道德领域的失范和断裂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各种思潮引起理想信念弥散困扰下,大学生党员必须有人站出来或者呼唤出一种精神来遏制及矫正不正之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才能在社会大发展大进步中更好的更充分的发挥党员主体地位的作用。
(三)从客体外在环境来看,相应引导与培育机制需继续完善
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28.47%是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2.92%为社区宣传教育,40.15%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4.09%为党组织生活会,2.19%为家庭教育。由此可见,思政课是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观的最有效途径,但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还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差异性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新动向、新浪潮涌现,给当下大学校园文化丰富性起来很好的催化作用。随着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当前我国价值观认识的差异性影响都导致了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的杂乱性。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丰富大学生思想意识引导方式。
(二)教育原因
就调查问卷整体结果来看,主流媒体的价值观教育机制不够健全,尤其是思政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够高,形式不够新颖;校园文化的塑造与宣传对于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引导方向性不够强,教育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作用需要继续提升。这都导致大学生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性认识不清,缺乏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能力,没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知识。
(三)自身原因
从大学生党员发展自身现状来看,大学阶段学生仍然缺乏内化认同主动性、自身发展的不均衡性、知行之间的矛盾性,这些自身认同特点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党员比较熟悉和贴近自己生活实践的价值观内容,而对于与自身联系不紧密的价值观念比较默然,思想意识形态容易受到利己主义影响。
三、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形态引导途径探究
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是我们大学生思政教育一直在努力的目标,为此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并将继续完善和提升引导与培育能力。
(一)社会引导稳定制度保障
调查结果中仅有26.28%的大学生党员对当前中国人的价值观现状满意。这就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严峻的考验。“公共政策与价值观相比,具有更多的直观性与可理解性。对于生活在更鲜活的日常情境中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对公共政策的感受性更直接与敏感,因此政策导向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1]这就更加要求社会引导应该有重点、有方向、抓时事、抓热点进行思想舆论引导,从而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稳定与正确。
(二)校园文化不断丰富促进环境优化
推动校园文化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高度,改善大学生党员的精神风貌。我们应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及时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活动内容,把握大学生党员思想动向,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精神面貌,不断增强在校大学生文化意识,提升自我思想高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依托“读书之星”、“书香宿舍”和“书香班级”系列评比和党员日常培训,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工作与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内化营造良好氛围。
(三)教育者加强素养完成细节推动
1、以辅导员队伍为基础,以思政课堂为平台深化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教师党员在日常工作和教学中做出积极表率,推动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风气的改善。无论是辅导员还是思政老师都责任重大。定期不定期针对具体社会现象,召开针对性强的主题班会;指导大学生党员参加主题比赛活动,不断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党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2、以学生公寓单元为单位建立学生公寓党小组
党小组在党的知识宣传、公寓文化建设、优良学风养成、学习型组织建设、经济困难或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等方面要发挥带头作用,培育学生良好社会主义价值观,并负责设立和管理“有话对党说”公共邮箱,收集学生针对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传递和反馈。此外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小组,党小组在党的理论宣传、学风养成、扶贫助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集中顶岗实习的大型企业中建立实习生党小组,在宣传学院、品牌树立、创先争优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
3、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与内容,增强核心价值观凝聚力
自2013年开始,“红动青职”党建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学院反响强烈。这种新颖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让大家受到了最大化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在此良好基础上,应该继续并鼓励各支部将不断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组织活动,进一步扩大党员队伍的影响力,提高党员活动吸引力。组织广大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培训与院党校党员发展对象的培训,继续完善大学生党员再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客观存在,但其主流还是积极的、进步的,对于大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的把握,我们也应不断研究解决大学生党员思想意识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