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倦怠、人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
2019-11-13邹建平
邹建平
摘要:学习倦怠原本多与学业压力负担重的中学生关联,但近年来亦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常态。欲要克服大学生学习倦怠,首先要搞清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以人格特质为中介变量,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与大学生学习倦怠在部分维度上存在相关性,且呈现显著相关。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人格特质 大学生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38—03
学习倦怠这一现象原本多出现于学习负担重、学习期望值高的中小学阶段,但不少研究者发现大学阶段亦存在学习倦怠这一现象,大学生学习倦怠这一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1]在论述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论述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以往研究者往往关注大学生的教育模式、激烈竞争、专业兴趣与学习目标的缺乏等一系列原因,而较少地关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即便少部分学者关注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也集中于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关注,而较少关注家庭内部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2]
基于此,笔者从家庭内部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出发,试图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但由于大学生作为成年个体,父母教养方式不再以显性方式呈现,而更多地内隐于人格特质这一稳定因素之中。故而在本次研究中,引入人格特质这一稳定要素作为中介变量,以便更好地论述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选择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学院与南昌工程学院三所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16份。其中,男生212人,女生214人;大一78人,大二148人,大三138人,大四62人。
(二)研究工具
学习倦怠问卷:研究量表选取连榕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连榕将大学生学习倦怠表现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成就感低三个方面,并基于该三方面形成35个项目,以五等计分法进行测评。该量表被广泛引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3]
人格特质量表:人格特质量表选取大五人格简化量表(NEO—FFI),其将人格特质分为五个维度(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与神经质)。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简化量表与标准版量表有着一致的信度。[4]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国际上通行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是1980年C.Perris所编制的测量量表。[5]我国学者岳冬梅等人(1993)将其引入国内并略做修改。[6]但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当前社会在生育观念上已然转变,更多中国家庭为独生子女,并有意识地控制生育,这使得EMBU量表中的“偏爱被试”维度在当前失去现实意义。蒋奖等人简化标准版EMBU的题型,将原有的六个维度缩减为拒绝、情感温暖与过度保护三个维度,同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测,具有足够的信度与效度。[7]
二、研究结果
(一)研究结果的描述统计分析
由表1可知,父母教养方式上,大学生获得更高的情感温暖,获得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而拒绝因子得分较低,则反映中国家庭教养中父母更少给予孩子批评,与前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在标准差上,过度保护这一维度明显低于拒绝与情感温暖维度,这也反映出中国家庭中的过度保护具有趋同性;而拒绝这一因子则在不同家庭间存在较大差异。从父亲与母亲教养方式对比这一点出发,母亲在情感温暖层面要高于父亲,而在拒绝否认维度与过度保护上亦高于父亲,与中国传统抚育观念相契合。
从表2可知,在单题得分均分上,大学生外倾性要远高于3分的参照值,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有外倾倾向,具有更高的人际关系水平与活力;同時责任心得分也高于参照值,足以证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外倾性上的标准差最大,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性格外向方面迥异;而在开放性上的标准差最小,则证明大学生群体在认知风格上差异不大,呈现趋同状态。
如表3所示,大学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分依次为3.30、3.02与2.23。本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采用3分为参照值。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情绪低落上要显著高于参照值,在行为不当上略高于参照值,说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依据李永鑫对职业倦怠的标准,可移用于学习倦怠描述。按照在3个因子上高于参照值的量将其类型分为轻度倦怠、中度倦怠与高度倦怠。[8]大学生学习倦怠测量结果上有两个因子高于参照值,可归类为中度倦怠。成就感低这一因子很明显地说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中学生学习倦怠在成因上的显著不同,大学生学习倦怠并非因为学习负担,而更多是不能很好地处理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因素而引发的倦怠情绪。
(二)研究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从上表可看出,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上,开放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因子不呈现相关性,故在研究中,将该因子忽略。而在神经质上,父母教养方式的拒绝、情感温暖与过度保护因子都与神经质呈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显著大于其他因子,说明父母教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神经质这一特质。情感温暖与神经质呈现负向相关,则表明大学生所获得的情感温暖越多,则更少情绪化,更能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由于拒绝因子与过度保护因子都属于消极教养方式,故将二者以消极教养方式总述。在神经质上,家庭消极教养方式与神经质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父母消极教养方式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倾向与情绪的不稳定性。在外倾性上,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外倾性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与大众认知有所不同,父母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内向,反而易形成外向性格,但这外向性格亦可能由于在消极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获得关注。在宜人性上,消极教养方式与宜人性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消极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自己的利益放置于他人利益之上,更表现出自私与怀疑这类特点。在责任心上,消极教养方式与责任心呈现正相关,大学生受到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影响,更容易呈现谨慎小心的特点,易于避免麻烦与克制,亦具有一点完美主义的特征。
由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开放性上不呈现相关关系,故在论述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相关性时将开放性这一因子移除,以便更好地观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从表5可知,人格特质的四个因子与学习倦怠的三个因子都呈现显著相关且p<0.001,这说明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显著相关。在神经质上,高神经质的大学生在学习上更易于产生沮丧与缺乏兴趣之类的情绪特征,也更易于表现出迟到、旷课与早退这类抗拒学习的行为,但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学习成就感。在外倾性上,外倾性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因子呈现正向相关,但在相关系数上低于神经质;与成就感低呈现负向相关,且负向相关系数大于神经质。在宜人性上,宜人性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因子呈现负向相关,与成就感低呈现正向相关,这说明宜人性高的大学生更不容易出现对抗学习的情绪特征与行为特征,其往往更乐于亲近他人、帮助他人及乐观向上,但其学习倦怠源自低成就感,易于对自己的学习成就产生怀疑。责任心在学习倦怠的相关性上与神经质、外倾性具有相似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责任心与成就感低呈现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在所有因子中最高,故可知高责任心的大学生更易于感知学习过程中的高成就感。
(三)研究结果的典型相关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通过中介变量人格特质,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确实能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故可直接论述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习倦怠间的相关性。为更好反映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其结果如下:
上述数据说明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p<0.001),且相关系数达到0.646,呈现强相关关系。
从上表可知,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习倦怠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46。当父母采用拒绝的教养方式时,大学生则更易产生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成就感低的学习倦怠,且当父亲拒绝时,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更大。当父亲采用情感温暖与母亲采用过度保护时,也易产生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成就感低,但相较而言,父亲的情感温暖影响略小,母亲的过度保护影响较大。当母亲采用情感温暖与父亲采用过度保护时,能很好地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
三、研究结论梳理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人格特质的形成呈现显著相关性
统计结果表明,父母消极教养方式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倾向与情绪的不稳定性,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更多地对大学生积极情绪与情绪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人格特质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相关关系
其中神经质、外倾性与责任心三个因子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成就感低呈现负相关关系,则意味着高神经质、高外倾性与高责任心的大学生更易产生情绪低落与行为不当,也更易产生学习的高成就感。
3.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成就感低呈现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高宜人性的大学生在情绪与行为上具有更好的把控力,但易陷入低成就感。
4.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倦怠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拒绝的教养方式易致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父亲的过度保护都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缓解学习倦怠,而母亲的过度保护却会导致学习倦怠现象的产生。
(二)相关建议
第一,在教养方式的选择上,父母应更多地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避免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
第二,教师在教学时,理应注意到人格特质对学习倦怠的影响。面对具有高神经质、高外倾性与高责任心的学生应注意调整其情绪状态,调节其冲动行为,利用其学习中的高成就感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第三,面对宜人性较高的学生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最近发展区的特点,不断引领其获得成就感,从而避免产生学习倦怠现象。
第四,父亲在教养方式上,理应充分体现责任意识,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避免孩子的患得患失;母亲在教养方式上,理应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母亲的爱,从而在根源上避免学习倦怠。
参考文献:
[1]任玲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9):113—115.
[2]赵威.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J].才智,2018(33):138—139.
[3]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54—58.
[4]姚若松,梁乐瑶.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57—459.
[5]Naney D,Laurenee S.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J].PsyehologiealBulletin,1993,113(3):487—496.
[6]岳冬梅,李鳴杲,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97—101+143.
[7]蒋奖,鲁峥嵘,蒋苾菁,等.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1):94—99.
[8]李永鑫,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8):730—732.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Personality Traits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Zou Jianping
(School of Litera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Abstract:Learning burnout was originally used b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heavy academic stress,bu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norm in college campuse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earning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we must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by taking personality traits as mediator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parental rearing style,personality traits and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are related in some dimensions,and the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Keywords: parenting style;personality traits;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