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直丝弓矫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疼痛规律的比较研究

2019-11-13赵蔚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矫治器隐形程度

赵蔚萍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正畸矫治器,由于它的美观、舒适、高效、卫生等特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是任何一种矫治器都是通过对牙齿施加作用力来达到移动牙齿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疼痛,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也不例外。疼痛是正畸术后最常见的反应,它带来的不适感会影响患者的正畸体验和生活、工作等方面,也会降低患者依从性,由此可见正畸疼痛的研究对于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疼痛程度及疼痛的规律,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为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及矫治过程中如何预防和减轻正畸疼痛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正畸患者中选择安氏1类非拔牙病例102例,纳入标准:①未见明显牙体牙髓疾病,牙周健康,所有牙齿牙周探诊深度(PD)≤3 mm;②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以及相关疾病;③拥挤度1度;④正畸治疗过程中口内不使用腭托、腭杆、舌弓、种植支抗;⑤具有清楚判断疼痛强度能力者。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心身疾病;②近一周内服用任何抗炎药物和止疼药物。采用随机信封法将纳入对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1例,男22例,女29例,年龄19~30岁。B组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18~3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A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海正雅),B组患者佩戴的直丝弓矫治器(杭州新亚),上下颌第一磨牙粘颊管,上牙弓和下牙弓均使用0.012 英寸超弹镍钛弓丝排齐,并用0.2 mm不锈钢结扎丝进行结扎。所有操作由同一名正畸医师完成。矫治器佩戴后,向患者交代正畸治疗中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在矫治器安装完成后,把视觉模拟量评分表和睡眠等级评分表发给患者,详细告知患者记录时间和正确的记录方法,1周后收回评分表。①视觉模拟量评分量表,是一条标有从0~10的数字的标尺,长10 cm,用数字大小表示疼痛强度,数字越大,表示越痛。0表示无痛,1表示轻微疼痛,10表示严重疼痛[1]。使用时,由患者在佩戴矫治后6 h及1、2、3、4 、5 、6、7 d在能够代表自己疼痛强度的地方做上标记点,评分表收回后由同一名正畸医师测量顶端至标记点的距离,就是患者疼痛量化后的数值。②睡眠等级评分表的标准:正畸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按照评分标准分为:0 分为未受影响,1 分为受轻度影响,2 分为受重度影响[2]。③初始疼痛发生率:佩戴矫治器后6 h内出现疼痛的患者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25,Q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发生率的比较佩戴矫治器后6 h内出现疼痛的患者A组有27例,初始疼痛发生率为52.9%,而B组有46例,初始疼痛发生率为90.2%,A组矫治器佩戴后初始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0.05)。A组佩戴矫治器后6 h至7 d出现疼痛患者共有49例(96%),B组51例(100%),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疼痛规律及疼痛强度的比较A组和B组在佩戴矫治器后疼痛均为逐渐加重,A组2 d疼痛达到高峰,之后疼痛逐渐减弱,5 d基本消失。B组3d疼痛达到高峰,之后痛感逐渐减弱,7d基本消失。见图1。A组疼痛程度在6 h及1、2、3、4 、5、6 d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矫治器佩戴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比较 (分)

2.3 两组睡眠等级评分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在佩戴矫治器后1、2、3、4、5、6、7 d的睡眠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矫治器佩戴后对睡眠影响的比较 (例)

*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A组有1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B组有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疼痛已经成为第五生命体征,可见疼痛对于临床的重要性[3]。在正畸的治疗过程中90% ~95%的正畸患者出现过正畸疼痛或不适[4]。Horst 等研究发现牙科焦虑症与正畸治疗中过度的疼痛有关,因此有可能造成治疗无法进行[4]。有文献报道8%的患者会因为矫治初期的疼痛而终止治疗[5,6]。由此可见临床中减轻正畸疼痛不仅可以增加治疗的舒适度,还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治疗的顺利完成。通常认为,正畸疼痛是当牙齿受到作用力时,受压侧的牙周膜被压缩,牙周血管血流量改变,产生一个缺血缺氧的区域,此区域发生玻璃样变性、坏死,并引发炎症递质的释放,从而使牙周组织发生炎症,牙齿及牙槽骨产生疼痛感[7,8]。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疼痛程度来判断矫治力大小是否合适,牙及牙周组织反应是否正常,所以寻找正畸疼痛的时间及规律,探讨如何有效地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选择一种简单、易行的疼痛评估工具是正确评估疼痛的前提。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疼痛评估量表有很多种类,包括VAS、麦-吉疼痛问卷、情绪评分等主观评估指标和痛阈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等客观评估指标[9]。视觉模拟评分法,也称直观类比标度法,是最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10]。本研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虽然这是一种主观测定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能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本研究中A组佩戴矫治器后初始疼痛发生率为52.9%,而B组为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的疼痛发生率为96%,而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说明两种矫治器均会引起疼痛,然而在佩戴矫治器的初始阶段,直丝弓矫治器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更容易引起疼痛,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舒适度更高。A组疼痛程度在6 h及1、2、3、4、5、6 d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中发现,两种矫治器引起的疼痛程度是不同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引起的疼痛程度比直丝弓矫治器低。研究结果中A、B两组在佩戴矫治器后疼痛均为逐渐加重,A组2 d疼痛达到高峰,之后疼痛逐渐减弱,5 d基本消失。B组在矫治器佩戴3d疼痛达到高峰,之后痛感逐渐减弱,7d基本消失。从疼痛的发生规律来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相比,疼痛持续时间更短。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后,疼痛会持续3~4天,而佩戴直丝弓矫治器后,疼痛持续5~6天。本研究的结果中两组睡眠等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矫治器引起的正畸疼痛都不会影响患者的睡眠。A组溃疡发生1例,由于患者在佩戴矫治器是不小心损伤颊黏膜产生的,B组溃疡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直丝弓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引起口腔溃疡的概率明显较低。通过研究结果发现两种矫治器佩戴后疼痛发生的原因存在不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引起的疼痛主要是因为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牵引与压迫作用,产生的疼痛,而固定直丝弓矫治器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就是矫治器本身的形态结构对口腔黏膜有一定的机械刺激,从而引起疼痛。由此推断正畸疼痛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牙齿移动引起牙周组织的改建,另一方面是矫治器本身的结构对口腔黏膜的机械刺激。正是由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没有固定直丝弓矫治器的托槽、颊面管等装置,减少了对唇颊侧黏膜的刺激,从而降低了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也减轻了正畸疼痛的程度。

正畸疼痛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临床上有一些方法可以减轻疼痛。Jones等认为正畸治疗后的疼痛及不适不仅与正畸加力大小相关,还与患者的心理、情绪、认知等多因素相关[11]。因此,在矫治前首先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解释,让患者充分了解正畸疼痛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降低患者的畏惧心理,争取患者的配合。其次医生在临床操作中应注意使用轻力,有研究表明,轻力的施加能够让牙齿发生有效的移动,而且减轻对牙周韧带的牵拉,降低疼痛程度[12]。对于固定直丝弓矫治器,可以使用正畸保护蜡缓冲托槽颊面管对唇颊黏膜的刺激,同时矫治器生产商需要不断改进矫治器,降低矫治器对黏膜的刺激,增加矫治器在口腔内的舒适度,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对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矫治器步数或者减小每步牙齿移动的距离来减轻治疗中的疼痛。

综上所述,与直丝弓矫治器相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佩戴初始阶段的疼痛发生率更低,佩戴后产生的疼痛程度更轻,疼痛持续时间短,并且不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因此正畸医生在临床中应充分认识不同的矫治器引起疼痛的规律及特点,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矫治器,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还应告知患者有关正畸疼痛的知识,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调动患者积极性,在治疗中尽可能减轻疼痛程度,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矫治器隐形程度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隐形人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0感无暇” 隐形妆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