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9-11-13郑敏
郑 敏
(1.甘肃政法大学图书馆 甘肃兰州 730070)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明确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智库也由此迅速被大众所熟知。 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为智库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支撑。 从追踪历史的角度来看,古代以“谋士”和“幕僚”、现代以“咨政参谋”和“外脑”为主要功能的智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的谋士与智囊等形式。发展至今日,智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和服务决策能力不断增强, 智库在全球公共决策领域内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被称为仅次于“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的“第五部门”。 建国以后,我国在参照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大量的政策决策及研究机构,发展至今日已构建了一套富有时代特色,以高校智库、 社会智库和官方智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智库体系,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和智慧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承担着辅助教学、科研支撑等多项工作,在文献资源、人才队伍、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绝对或一定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资源,通过开展面向智库的情报服务、 发展自己成为重要的智库等方式参与到我国智库体系的发展与建设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基本逻辑
1.1 高校图书馆与智库体系建设
智库特别是高校智库与高校图书馆都是高校所设机构中区别于教学研究院系的独立机构。 二者尽管在人员构成、工作内容、职称序列、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但也都以知识生产与成果转化为共性目的, 双方在资源配给与智慧输出上存在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一方面,在国家发出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面向智库开展知识组织、资源推荐等情报服务。不但有利于夯实智库人员决策研究的论据掌握基础, 也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增强其知识服务与创新能力, 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向智库开始转型,成为高校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企业、政府、组织提供舆情分析、政策评估、科学决策等智库服务。 2014 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明确提出:“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建设形式多样、 结构合理的高校智库组织形式”。 当高校图书馆向政府等组织提供智库时, 高校图书馆也就成了高校智库的一种组织形式, 并且在信息资源拥有、协同研究、服务经验、知识推荐等方面较一般智库更具有优势, 也因此可以在我国智库体系建设中发挥广泛作用。
1.2 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
全球著名智库的发展前期都是图书馆, 如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 德国的维滕贝格高等教育研究所(HOF)等,这说明图书馆与智库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也说明图书馆特别是在智力结构、知识组织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参与到智库的发展与建设之中。随着《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正式出台,开启了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研究与发展的新征程。从现有实践及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主要就是参与我国智库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智库的建设、 研究和发展,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立足点来看, 高校图书馆参与开展智库服务也契合了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的发展指引;同时,高校图书馆向新型智库转型, 也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跨越转型、机构变革的主要方向。上述诸多智库早期均发展于图书馆就是很好的例证, 而高校图书馆向知识型、决策型、支撑型机构转型,也是高校图书馆在智识时代的发展目标。
1.3 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优势保障
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特别是高校智库体系建设, 从自身发展或智库发展两个维度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保障。首先,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机构内信息资源最为丰富的知识服务机构, 可以为智库体系建设提供知识服务支撑。 智库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是通过理论创新和科学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参考、理论依据与参考咨询,但不管是在传统的研究范式环境下还是在第四科研范式即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环境下,智库的理论创新和决策咨询活动都要建立在面向大量信息的收集和情报分析基础之上,高校图书馆无疑在资源的集成方面拥有最大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多源异构科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对传统丰富的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和馆际互借资源的共建共享,都直接为智库建设如参考咨询提供了必须所依赖的信息资源保障;其次,高校图书馆专业的馆员队伍,可以为智库体系建设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在国家重视教育、 大幅提升教育经费的环境下教育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高校图书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经过学科馆员、真人图书馆等多年的服务或团队建设,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经验和水平,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都有显著提升。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布的《2018 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提交了有效数据的1065 所高校图书馆在编工作人员36993 人, 其中博士1135人、硕士10817 人,由此可看出高校图书馆员庞大的馆员队伍及高层次教育背景馆员的占比情况。 将这样的一支队伍整合到智库体系建设之中, 不但可以为智库的理论研究、参考咨询、业务建设等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还可以为智库的相关服务、成果产出等提供所必须的信息服务、知识共享等支撑内容。
2 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
2.1 智库体系建设是智库研究的重要领域
关于我国智库体系建设的价值意义、当前进展、相关问题与发展对策等研究内容, 学界诸多学者近几年展开了一定的研究探索。如王强和丁锐分析探讨了智库体系建设的理论内涵, 认为加快智库体系建设有利于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战略, 有利于推动各类智库个体的健康快速发展;万劲波与李培楠从优化科技智库体系布局、建设专业化智库人才队伍、 增强智库基础能力及深化科技智库体制机制改革四方面提出了加强国家科技智库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在讨论国家智库体系建设的诸多研究中, 有学者也敏锐的发现了图书馆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关系,如李颖认为图书馆参与国家智库建设与智库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图书馆参与国家智库体系建设有利于打造全面有效的智库体系, 进而发展党和政府的决策科学性和认知效度,同时对于政府公信力有着一定的正面影响,有利于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视角丰富、研究多维的思考与理论创新,让智库体系研究成为近两年智库研究的一个热点。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智库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报纸近两年都组织刊发了一批智库体系建设研究主题的文章。这既印证了在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阶段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涵盖广泛、 内涵丰富的智库体系是我国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反映了当前我国智库体系建设存在着巨大的空缺和机遇, 高校图书馆顺势而为参与智库体系建设将大有可为。
2.2 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实施对策
从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途径表现来看,主要就是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开展智库研究、发挥知识服务优势开展智库服务、 发挥知识机构优势实现智库转型等三大途径,即:高校图书馆拥有教育背景丰富、知识结构齐全的图书馆员,以及学科服务、知识咨询等专家团队, 他们都可协同参与到高校智库乃至整个国家智库体系的学术研究之中; 高校图书馆拥有开展学科咨询、 专利分析等服务的丰富经验, 在面向智库或智库服务对象时可以发挥高校图书馆所积累的经验,进而提升智库的情报分析、耳目尖兵等服务价值与水平; 高校图书馆在新科研范式环境下,寻求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是其发展的驱动方向,从传统的文献机构、信息机构向知识机构、咨询机构转型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途径。基于此,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对策主要有:
(1)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的服务技能,为智库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服务保障。 美国政界军界首席智库兰德公司研究报告兰德公司早在2015 年9 月发布的一份名为《美中军事记分卡:武力、地理和力量平衡的变迁,1997-2017》的研究报告中, 以1996 年、2003 年、2010 年和2017 年的中美军力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比和预测。 其中出现了113个图表,并且有一张长达33 页的参考文集目录。 这反映了在当前重视数据、 信息支撑研究的范式下,智库成果需要以足够的文献和信息为基础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 而对大量文献、数据的处理,是研究报告形成过程中费时费力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收集、挖掘等均是非常耗时繁琐的,如果仅靠智库工作人员,这既并非其所擅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专业服务技能在面向海量文献的信息处理与分析时正可为这些智库人员的相关研究与决策咨询等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保障。
(2)以共建共享为纽带,推动智库成果的知识转化与对外传播。 合理的智库体系是各类智库通过竞争机制形成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进而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大做强, 向市场提供本领域最专业最顶尖的智库咨询服务, 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重复研究和无序竞争,将智库资源组织、运用到极致。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这一资源,既指为智库决策、咨询、研究所依赖的科学数据、信息文献等资源, 也指各类智库所产出的成果、专利、数据库、知识数据集等资源。 唯有实现对这些资源的高度整合与统一, 才能避免不同智库间的恶性竞争与资源重建;其次,就是要实现智库产出及成果的知识转化与传播。众所周知,智库产出的主要产品就是智库报告、决策内参等知识集成型产品,这些产品的最大特征就是高度集中了智库研究人员的智慧与思想。 如果缺乏成果的知识转化机制与对外传播平台,这类成果也基本就失去了重要的产学研价值,即不能更大程度上实现从科学研究到知识产出的转化。高校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实践,以及面向高校师生的开放服务, 则为智库体系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可能与基础, 特别是近年来CALIS 等全国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推进, 都为高校图书馆面向所有智库的信息集成与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撑。
(3)以深层次的平台知识服务,支撑面向整个智库的科研与决策。 知识与数据双驱动的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将发展的目光不再只瞄准为向知识型服务机构转型, 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增长点: ①建立面向整个智库内外部用户的档案管理平台。 目前我国的智库建设各自为点、 个体发展,既缺乏面向用户的数据跟踪机制,也缺乏面向内部智库人员的集成化管理平台。 建立面向整个智库内外部用户的档案管理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智库间的协同发展与共享服务。 这一过程多机构协同、共建共享;②建立智库研究成果数据库。近年来,建设面向学校内部的机构知识库成为各大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大趋势, 越来越多的成果也在校园内实现了绝对共享与深度再开发。然而,目前不但整个智库体系的成果难以做到共享与再开发, 就是高校内部也难以做到。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智库与智库之间,智库与决策主体之间信息不通畅,“烟筒数据”“信息孤岛”等现象普遍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为此高校图书馆可以牵头建设智库研究成果数据库。致力于解决我国智库数据的收集、整理、鉴定、保存、检索和利用问题,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建设的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CTTI)系统为智库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典型案例,因此可以参照CTTI 的思路,在建立相关平台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收录更多的智库成果,对可以公开的全文收录且公开,对不适宜公开的以摘要形式收录。 重要一点就是由于智库成果一般应用性、政策性较强而学术性较弱,其在成果文本的著录等方面难以与格式标准的学术论文等同样规范,因此高校图书馆实现对其的开发如检索等,就需要进行前期的语义标注等处理。
3 结语
目前,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或是未发现智库与高校图书馆间的联系, 或是仅仅开展一些较为简单的智库服务,定位不准,没有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智库建设之中, 更没有意识到参与整个智库体系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大机遇。 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树立主动参与的理念, 发挥自己在文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找准机会完善策略并付诸实施, 推动高校图书馆成为我国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