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无名者比纪念知名者更困难”
——评蒋殊纪实散文《重回1937》
2019-11-13
蒋殊新著《重回1937》最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好评如潮。我用了几个夜晚读完这本书,内心感到深深的不平静。
这是一本向无名英雄致敬的书。英雄,虽然很难给他们下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精确清晰的定义,但从个人的认识中,在我们心灵深处体验中,英雄首先是完成了一种出色与崇高的人格。他不是简单满足个人私欲,给自己掠取金钱富贵,使自我获得极大荣光,而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人生处境中,通过英勇的行动,巨大的牺牲,无私的奉献,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做出某种意义上不可替代的贡献,因而引起人民发自肺腑的尊重与敬仰。为了自我的私利而牺牲,可能轻如鸿毛;为民族与国家献身,重于泰山。蒋殊的《重回1937》,把我们带回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那是一个需要英雄并且出现英雄的年代。许许多多的英雄中,有些是有名的,如狼牙山五壮士,如张志忠、戴安澜、左权、赵一曼、杨靖宇,他们用鲜血染红我们的记忆,以特别鲜活的方式活在我们记忆最深处,并且无形有形地塑造着民族精神。但是,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同样是为了脚下的土地而牺牲,但却因种种因素消逝在历史无情的黑洞当中。
重回1937,怎么重回?以什么样的方式重回?蒋殊找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切入点,那就是书写红色土地上的民间无名英雄。她明白一点,如果让那么多依然活着的英雄悄悄逝去,就意味着抗战历史的缺失,导致民族记忆的空洞,甚至错误。作家的义务感与责任感,驱使她呕心沥血踏实写作,完成了这本非常有价值的非虚构作品,以她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无名英雄崇高的敬意。老兵作为一个群体,因为社会历史的种种困境,他们在不同的意义上遭到忽略。精神上的创伤,物质上的匮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蒋殊提到一位叫王生怀的老兵,初见他时,“他背朝我们,坐在锅台边,在吃少半个馒头。那是下午四点。看到有人来,他急于想放下,便探过身子要把馒头放在稍远一点的锅盖上。这样一个动作,他颇费了一些力气与时间。”老人之所以颇费了一些时间,是因为身上的伤。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这些活在和平时代的人,内心不能不充满愧疚。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人类的文明史精神史,就是人的记忆力与人的遗忘所进行的殊死斗争。我们不能想象,今天散落在民间的老兵内心深处强大的孤独与落寞感。蒋殊在《 攒一世深情凝望你》中写道:“我接触过的老兵,不管生活条件好坏,唯一的困扰便是孤独。曾记得从曾经八路军野战医院看护长王桃儿家离开时,90岁的老人家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松开,并且努力地一个接一个寻找话题,甚至家中有几口人,孩子几岁,父母在哪里,身体好不好,都要一一问过,都要一一夸过。看着快速落山的夕阳,我几次试图不动声色,把我的手从她的手中抽出,可她总是以胜过我一筹的力量给我强烈暗示:不要走,不要走!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她内心滚落出孤独的声音,就是想让我留下来,聊一聊,再聊一聊。”固然,他们当时的冲锋陷阵与赴汤蹈火前赴后继,都是听从民族大义的呼唤,并不是为了获得后人的赞美与理解。他们首先是为了保卫父母,保卫家乡,保卫自己,保卫民族而放下锄头扛起枪支的。但当这些牺牲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解,他们也会感受到难以言说的酸甜苦辣。蒋殊这本书中,我们不难看见,出现在她笔下的这些老兵们内心深处有一种饱经沧桑后的复杂情感,比如一个老兵听说她采访这些为了“让现在和以后的人们记住”时,“嗨一声笑了:谁记这个!”一声淡淡的“嗨”,包含着老人多少伤痛与无奈?在蒋殊采访过的许多老兵以及有抗战经历的老人中,表现出某种木讷,不愿接受,便是战争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太恶劣了,至今仍带着伤痛,想遗忘,想逃避,不愿再触及。如她在《那个随着牛羊奔跑的孩子》一篇中,问及赵炳旺老人是否记得当年逃难的情形时,老人“刚刚说了两句,就哽咽了,眼里噙着泪:不要说了!不要说了!”然而对一个作家来说,把他们在抗战中真实的遭遇,忠实地记录下来,乃是当之无愧的责任,于是蒋殊一边向老人们致歉,一边记录。因为她知道,“在脑子里保存着这段历史的老人们,一个一个,陆续要离开我们。他们终究要走,但历史不应该被带走。”著名作家本雅明的纪念碑上,铭刻着这样一段话:“纪念无名者比纪念知名者更困难。历史的构建是献给对无名者的记忆。”
每一个写作者,都离不开自己的精神之根。这种根首先深深扎根于故乡的沃土。故乡塑造了我们最早的记忆,最早的梦想,最早的爱恨情仇,并且以一种巨大的笼罩让我们终生纠缠在这种波澜壮阔之中。蒋殊的故乡武乡还有一种特殊意义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它是八路军最重要的根据地,是将军的摇篮,当年,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杨尚昆、左权、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薄一波、罗瑞卿、滕代远、杨立三、傅钟、陆定一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华北抗日游击战争与根据地建设。这是一片红色热土,许多将帅为了民族的生存都在这片土地上与敌人厮杀过,拼搏过。面对日寇铁蹄的践踏,他们高高扬起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而当蒋殊把自己的写作之根越来越扎根于武乡时,她就不可避免地与这种最强悍最坚韧也最博大的民族精神相遇。如果说她的处女作《阳光下的蜀葵》同样是以故乡的人与事为背景,但更多捕捉的是故乡的人情美,风景美,温暖的亲情与友情,那么几年之后,当蒋殊带着她走过的山山水水看过的诸多风物印痕再次回归,故乡在她的眼中呈现出更深刻,更悲哀,更广博的存在。她摆脱了对故乡那种轻盈而愉悦的描绘,重新发现了蕴含在故乡土地深处最庄严最伟大永不妥协敢于牺牲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一个作家,如果不满足于固步自封,就要不断重新思考重新反省。 这,要求一种能力,一种不断更新自我的能力。这时候,于蒋殊而言,武乡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故乡,它曾为人民子弟兵高高矗立,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史博物馆,蒋殊眼里的武乡成为另外一个武乡。正如她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一堂沉甸甸的课程。每一次倾听之后,都有一种感觉,土地不是我熟悉的土地,村庄也不是我熟悉的村庄。”这个武乡,包纳着更多的风雨沧桑,血与火,埋藏着更珍贵的精神财富。几年前,我想蒋殊写不了这本厚实的书,只有当她拥有丰富写作经历与丰厚人生阅历的今天,这本书才水到渠成。蒋殊的写作也由对个人小天地的迷恋走向历史与现实互相交融的广阔大地。她的视野在扩张,审美的境界也由相对狭小变为辽远开阔。这不就是一个作家不断的进步吗?这种进步也意味着,蒋殊在写作中保持了原有感性丰富的同时,理性因素也在不断加重,因为她“越了解,越忐忑。我怕我不能完整表述出这片土地,以及消失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这本书中,蒋殊是老兵群体的见证者,是战争残酷与丑陋的见证者,也是我们民族不屈的精神状态的书写者。客观上,也是对抗战的某种偏见的反驳与否定者。中国近代史上,抗战至为关键,它以惨痛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百年来耻辱的历史,所以蒋殊说她要“含泪为胜利鼓掌。”从辩证法角度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入侵犯下惨无人道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日本侵略者的杀戮,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实现了精神上的大变化,大超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凤凰涅槃的伟大历程。抗战中,国民党共产党都做出伟大贡献。以前,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对国民党抗战有所忽视,现在已经纠正了这个态度。但在这样越来越趋于客观化过程中,另一种偏见又冒了出来,那就是否定共产党抗战,怀疑共产党抗战,对共产党抗战采取亵渎与贬低的态度,我认为,这种态度是错误的。但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是用许多相对空洞的历史概括吗?还是用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事?蒋殊用了近两年时间,“从武乡西部的南关,行走到东头的关家垴,足迹涉及了全县14个乡镇中的11个,以及襄垣、太原等30个村庄(市县),文章内容涵盖了整个武乡县。一寸一寸的丈量中,曾经的岁月在我脑中一点点明晰。这些苦难深重的老人,这片英魂遍地的土壤,为我翻拣出一段一段血迹斑斑的历史。”她用实地丈量,纠正了这种偏见,回归历史真实,回归抗战真实,揭穿那些貌似有理其实错误的谣言或谎言。在这个意义上,蒋殊重新肯定,重新挖掘,重新记录,重新歌颂了八路军辉煌的事迹,有着它现实意义上的必要性。在当今全民娱乐至死崇拜明星的畸形消费狂欢中,在拜金主义道德的大滑坡中,对英雄主义的重新提倡,对人的精神力量,人的品格与风骨的重新评价,难道不正具有一种非常急迫的合理性吗?在太行山中匆匆行走的那个柔弱女子的精神中,何尝不也涌动着一种男儿的侠气?作为武乡的女儿,蒋殊对故乡献出的这一份礼物无限深情,无限沉重。同时,她的书写也突破了武乡,因为“这是一本献给武乡的书,也是献给所有被日军侵略过的中国大地的书。这是一本纪念在这片土地上牺牲的有名与无名烈士的书,也是献给所有为了中国抗日而牺牲的人们的书!如此,武乡就不仅仅是哪一个人的家乡,它是抗战岁月中,苦难中国的缩影。”
蒋殊的《重回1937》特殊之处还在于,它是某种文化品格的综合与凝聚。在如此轻盈而忧伤的笔调中,渗透着冷峻与挺拔。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出来,文字就带了一种长驱直入的、深入人心的力量。我们可以说,它们是一些很好的散文。同时又具有特定的史料价值。它对以前众多的抗战书写做了某种补充,提供了不少前人尚未发现的具体故事、人与细节。这是一本以小人物穿越大历史的作品,彰显出老兵这样一个团体在抗战年代苍茫黄昏中的血色背影。教科书中的历史都是梗概式的,整体的,宏大叙事的,很少见到那种个人的,细节的,局部的,微观的方式。那样的书写可以给我们带来对历史的基本了解与认识,但却因它的空洞不能够真正给我们以深刻细微的启示。离开这些小人物的血肉之躯,离开他们承受的苦难,压迫与抗争,历史就有可能变为一个干巴巴的僵死的木乃伊。我们对历史变得越来越陌生,丧失了真正了解它走近它的内在动力。历史被遗忘成为必然,英雄被遗忘成为必然。
固然,蒋殊所进行的这种记录,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因为采访这些老兵时,他们年龄已经太大了,记忆力丧失,健忘,可能会回避许多更真实的存在,这也带来了记忆的某种局限性与不完整性,一个事件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尾,他可能只记得开头而忘记了结尾。这种记忆带来的不完整性与欠缺性既是生命的无奈,也是历史的无奈。但即便如此,把这些带有个人局限性的记忆抢救下来,记录下来,书写下来,被更多人看到,思考,依然弥足珍贵。这就是我们认为这本书具备的史料价值。它与蒋殊娓娓动听的叙述结合,散发出一种朴素而逼真的魅力。或许,这样的史料价值也未必能够改变多少人固有的看法,但是,只要我们还活着,民族的耻辱与悲哀的记忆就不会泯灭,热血就会汹涌,意志与人格就会闪光,这本书就会有它存在的特殊价值。
最后我要说,真正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修行。作家在思想的波动中,体验着自己灵魂的冲突;在对文字精细的锤炼中,体会着自己精神的飞升。这次写作,对于蒋殊更是一种净化,也是一种超越。靠近伟大的人,也会追求伟大,用英雄的品格来提升自己,哺育自己,驱除我们内心深处的自私与狭隘,让我们放弃丑陋,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 看看她笔下的那些老兵吧,“郭贵云,在长乐滩大战现场,接受了我的采访,提起70年前逝去的年轻战友,他几度哽咽,默默落泪;魏太合,今天谈起当年的老班长,还是忍不住问我:孩子,你说他身上的27刀,一刀一刀,日本人是怎么扎下去的?当年野战医院的护士王桃儿,曾眼睁睁看着无数烈士的鲜血,将蟠龙的石门、南郊的土地浸润得一片殷红。她在我面前长长叹息,‘他们都死了,我怎么还活着?’”还有,100岁的老兵李月胜坐在炕头摇晃着身子笑说当初:“怕也是个怕。”“当兵还怕死?怕死不当兵。” 确实,英雄是一面闪光的镜子,照耀出我们的软弱,甚至猥琐。 什么叫英雄?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像人的那些人。倘能做到如此,便可告慰九泉之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