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2019-11-12刘凯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刘凯明

【摘 要】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科室,护士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力量。本文综述了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为ICU护士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ICU;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192-01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以及侵入性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多重耐药菌日益增多,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给临床用药和院感防控带来巨大挑战。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科室,成为院感防控的重点科室。笔者查阅最新文献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

1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及主要危害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O)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中国专家共识[1]认为MDRO医院感染的主要危害有:(1)MDRO感染患者病死率比未感染或敏感菌感染患者高;(2)感染后住院时间延长;(3)用于感染诊断、治疗的费用增加;(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5)成为传染源。

2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2.1 ICU患者免疫力低下 ICU患者多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并且住院时间长,常伴有营养不良与抗感染能力差,难以抵御致病菌的侵袭。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感染难以控制,导致抗菌药物使用频繁且应用种类多。有研究证实,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MDRO感染率呈正相关,是MDRO产生的重要因素。并且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也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

2.3 侵入性操作较多 ICU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进行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如有创血压监测,气管插管等,病原菌可粘附在这些导管表面,随着导管进入人体内,则容易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

2.4 无菌操作不规范 无菌技术衔接于各项日常的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它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常存在以下问题:仪表不规范、口罩使用不规范、手卫生不规范、操作时无菌原则执行不严格、无菌操作后终末处理不规范。

2.5 ICU病房环境因素 ICU病房环境密闭、仪器设备较多、患者较多、人口流动大、空气质量差、床单位间距密集可增加患者交叉感染的机会。如果病房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合格,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容易导致MDRO的传播。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最重要、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干预措施。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应在ICU病房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科室应定期培训、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实施手卫生5个时刻。

3.2 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 进行侵入性操作和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避免无菌区域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认真评估ICU患者是否符合插管、拔管指征,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同时避免长时间插管导致的院内感染。

3.3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实施隔离措施是有效控制MDRO传播的重点环节。ICU病房应严格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准实施隔离。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应首选单人单间隔离,或同类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同一病室,并设立隔离标识。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戴帽子,穿隔离衣,戴手套。MDRO感染患者使用的体温计、听诊器等诊疗器械、物品应尽量专人专用。如呼吸机、血滤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及时进行擦拭消毒。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均用两层黄色垃圾袋密封处理,出院后还应进行彻底终末消毒。患者外出检查、转科或转院,应提前通知接收科室,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

3.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ICU病房应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配备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消毒器。遵循先清洁,再消毒原則。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保持空气清新,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为50%~60%。每日用含氯消毒剂对桌面、墙面、玻璃窗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5 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可采用限制式探视结合预约探视的方法。控制探视即控制探视人数,减少探视次数,固定时间段探视,避开治疗的高峰期。预约探视是为了满足患者的病情需求与家属的心理需求,对限制探视缺点的弥补。进行探视前应告知家属MDRO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3.6 加强耐药菌监测 对于新入住ICU患者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MDRO监测,早发现MDRO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和治疗措施,防止感染传播。对于长时间住ICU的患者应定期进行MDRO监测。一旦发现MDRO感染患者,及时通知科室所有人员,并做好交接班,严密追踪监控。此外,加强对空气、物品、医疗器械的细菌学监测力度,了解消毒效果,减少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医院感染。

3.7 组织人员培训 医院及科室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MDRO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控制感染意识,掌握预防、控制MDRO感染的各项措施并熟练运用在临床工作中,保护患者的医疗安全。对保洁员进行院感知识、MDRO感染防控措施的培训。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详细告知患者家属MDRO感染的危害及探视过程中的接触防护措施。

4 小结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永远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力量。ICU病房因收治患者病情重、治疗时间长、抗生素使用多,侵入性诊疗操作多等特点,容易发生MDRO感染。根据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加强耐药菌监测,加强病房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杂志,2015,14(1):1-9.

猜你喜欢

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肺炎危险因素的多中心调查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