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识别及防范对策

2019-11-12王酉丹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风险临床护理

王酉丹

【摘 要】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识别及防范对策,培养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应变能力,提高急诊急救的水平和质量。分析:结合我院收治急诊急救患者的实际情况,识别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急诊急救过程中患者护理工作存在着很多风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后,平均抢救时间为43.56min,抢救成功率100%,均未出现恶化、死亡病例等。结论:急诊急救的护理风险因素的有效,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对策,可提升急诊急救的护理质量,能够更好的维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能够提高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 急诊急救,护理风险,临床护理,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36-01  急诊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随着高血压、心脑血管、冠心病等疾病的增多和及交通事故的频发,急诊急救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急诊急救不同于普通诊治科室,急诊急救的护理工作非常关键,能否及时准确的提供护理服务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急诊护理工作繁琐复杂,存在较大的风险,医疗纠纷发生率相对比别的普通科室更高一些,作为急诊急救的护理部门,如果降低护理风险,自我保护的同时更好的提供护理服务是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新方向,为此,本人结合我院实际收治的200例患者的工作实际对急诊急救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对策进行阐述。

1 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

首先医院方面:医院作为对急诊急救科室的直接管理者,肩负着对急诊急救科室的的监督和指挥的职责,但因医院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同,对急诊急救部门的监管存在不同的问题,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急诊急救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急诊急救中对护理抢救的规定、护理安全制度不完善,导致护理工作存在漏洞,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另外急诊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尚不健全,导致急诊急救的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低,失误率增多,导致患者满意度随之降低。

其次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关键,也是护理风险产生的直接因素,针对护理人员的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风险。第一护理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多数护理人员没有法律意识,对护理工作缺乏热情,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对急诊急救的疾病缺乏预见性,因护理文书书写不仔细,对于关键的护理护理过程和措施没有书写,发生纠纷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在发生风险时不能保护自己,增加了护理风险。第二护理人员未全面及时掌护理方法和设备操作流程,这为护理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护理过程中存在护理人员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护理,以及护理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护理习惯,提供的护理服务没有满足急诊急救的患者需求,增加了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第三护理人员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态度存在问题,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风险。由于时间有限,护理人员的沟通有误致使治疗进度被延误,加剧了护理工作的风险。第四护理文书书写的书写方面,存在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的情况,护理工作繁忙,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没有养成及时写书的习惯,甚至对书写不重视,护理文书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记录不全面、这些增加了护理风险。第五患者院前和院内转运直接影响了急救的成功与否,尤其夜间转运增加了意外发生率,转运过程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再次患者自身方面:进入急诊急救的患者及家属存在对患者病情表述不清楚,对护理措施有疑问等方面的问题,他们对护理中的用药、饮食等方面缺乏依从性,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进行,护理成效不显著,甚至影响了急救的工作开展,另外患者家属心情焦急容易对护理人员语言和行为容易不得当,这不利于护理的开展,也增加了护理的风险。

2 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降低风险的应对措施

首先医院需完善急诊急救可是关于护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并对急诊急救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急诊急救科室的护理人员降低护理风险提供帮助和支持。医院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加强急诊人员的专业化和规范化,选拔优秀的护理人员入急诊科工作,保证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充足。加强对急救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转变护理观念,扩大护理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急诊护理水平,使他们更好的参与急诊急救工作。

其次急诊急救从事护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强急诊急救护理人员的道德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有效的增加对自身的保护。急诊护理需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尊重患者隐私及意愿,护理人员需强化责任心意识,充分认识护理工作与患者生命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从事护理工作,防止责任事故发生。护理工作和法律密不可分,特别是在文书书写中,要特别注意其专业化和规范化,做好病历记录、护理记录和医疗文件的书写,做到真实、准确、客观、及时、完整,准确记录患者患者情况及抢救过程,及时告知家属,确保抢救过程及时签字,保证病历完整,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二加强急诊科室对抢救仪器的管理。做好各种抢救器械的交接与管理,班班清点,专人负责,及时维修,保证仪器和设备定点放置、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同时加强对医嘱的核对。由于急诊多数是口头医嘱,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多次核对,核对无误再执行。抢救结束督促医生补开医嘱。第三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急诊患者病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在抢救过程中沟通非常重要。护理纠纷与护患沟通有直接关系。护患沟通不足,沟通交流不顺畅,忽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告知,不顾及患者及家属的感受,使患者和家属缺少信任感,引起不良纠纷发生。因此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信任感、安全感,解除心理压力,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获得最佳抢救效果。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稍一疏忽或违反规程,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带来患者和家属不满及投诉,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认识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提高防范意识,将错误降到最低,在护理中做到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 李爱霞;;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识别及防范对策[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年S3期

[2] 张幼聪;姚瑞林;;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其应对策略[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年03期

[3] 范希超;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流行病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4] 郭旭;包干制模式在批量伤员急诊救治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猜你喜欢

急诊急救护理风险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分析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