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溯源与价值分析
2019-11-12胡迟
胡迟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徽剧形成过程的梳理,理清徽戏、微调、徽班和徽剧的关系,分析徽剧的构成与核心价值,并针对徽剧目前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对策。笔者认为徽班留下的艺术遗产正在徽剧的传承与发展中延续,徽剧是徽班艺术的总结,也是徽班艺术的新生。
【关键词】徽剧 徽班 价值分析 传承保护
说到徽剧,“徽剧是京剧鼻祖”的说法近年来遭人诟病,说到徽班进京,徽班的归属又让徽州人和安庆人争执不休。各种概念的混淆让徽剧的历史扑朔迷离。而徽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有专家直言:如果继续混淆概念,很可能会由于在不必要的细节上纠缠而错失徽剧核心的艺术价值。
所以我们先尝试在溯源的过程中理清徽戏、微调、徽班和徽剧的关系,然后再分析一下徽剧的构成与核心价值,以此来探索我们的传承与保护方向,或许路径会更加明晰一点。
一、徽戏和徽调
古徽州是吴、越、楚文化交汇之地,汉唐以来,中原文化的融入,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之后,南戏北上,北戏南来,使徽州成为诸腔并陈、百戏竞艳的地区之一。各种戏曲样式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热闹。明清两代,由于徽商崛起与戏曲大繁荣的时代背景,“徽俗最喜搭台唱戏”,很多文献记载了徽州人每逢重要活动都要搭台唱戏的场景。演出的戏班,除了民间的乡土戏班,还有士大夫和徽商蓄养的家班以及外出聘请的职业戏班,演出的都是当时流行的声腔剧种。据清代休宁《孚潭志》记载,当地二月间挑选日期演戏,惯例是上演昆腔三台、弋阳腔四台。可见当时普遍的徽戏演出,仍是以昆腔和弋阳腔为主。因此,徽戏这个概念,在徽州很长一段时间里,更多是指代一个地域戏曲文化集群,而非是一个自成系统的戏曲品种。而微调形成以后,徽戏则是指“由外地和本地艺人、戏班演出的以微调为主要声腔并在徽州长期得到保留的戏曲,是流行于徽州的声腔剧种的总称。”(朱万曙《徽州戏曲》)。
徽调萌芽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北杂剧渐趋衰落,南戏时代拉开帷幕,江西弋阳腔、浙江余姚腔、海盐腔和江苏昆山腔形成南戏四大声腔。其中,由于江西弋阳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每到一地,就能迅速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腔调相结合,因此其流布各地时,流变成许多新的地方声腔,这些新的声腔合称为“弋阳诸腔”。其情形如王骥德《曲律》中所述:“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与角什之二三。”弋阳腔传入微州,当地藝人学唱时,“错(杂)用乡语”,与徽州的土语音调相结合,“改调歌之”,形成徽州腔,这个徽州腔是后来形成微调的元素之一。
与此同时,弋阳腔传到池州、青阳一带,与当地流行的余姚腔和民间小调相结合,形成池州腔(青阳腔)。两种腔调都经历了由一人唱、无帮腔到“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的发展过程,在演唱实践中,为了更加通俗易懂,艺人们在唱词中加入许多带解释性的通俗词句,称“滚唱”或“滚白”。“徽池雅调”遂风行一时,流布甚广。
这是微调形成的第一阶段,是由徽州和池州共同完成的。
明万历十年前后,昆曲风行天下,当时的官宦和士大夫都爱好昆曲,昆曲也成了徽商的公关艺术手段,徽商纷纷蓄养昆曲家班。有的徽商本人就是昆曲行家,比如微商汪季玄就亲自遴选艺伶,调教昆曲家班。昆山腔由此传入徽州。艺人们学习昆山腔的同时,对当时流行的微池雅调进行再创造,取消靠锣鼓和人声帮腔,改用笛子或唢呐伴奏,并对其唱腔节奏和旋律基调做了装饰和伸展,形成了“其调少平”的四平腔。而后,又演化成更加系统的昆弋腔,变得更加优美、细腻和华丽。徽州艺人称之为“微昆”,微昆不仅有较严格的工尺、板眼,而且多用笛或唢呐吹奏小过门。
昆弋腔(徽昆)由徽州传入安庆枞阳、石牌一带。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传入安徽,受当地诸调影响,逐渐演变形成“拨子”,又与脱胎于南曲系统的“吹腔”,在安庆地区融合成“吹拨”。
这是微调形成的第二阶段,是由徽州、安庆共同完成的。
而徽调最终成型,是在安庆。清乾隆元年(1736年)左右,由于石牌优秀艺人层出不穷,在安庆地区融合而成的“吹拨”(亦被称为“枞阳腔”“石牌调”或“安庆梆子”),在戏班和艺人频繁的实践与交流中,后衍生出“二黄腔”,唢呐伴奏改为徽胡伴奏。清中叶,二黄腔盛行,并出现皮黄合奏的安庆弹腔。
二黄的成熟,标志微调声腔的正式确立。
二、徽班与京剧
徽班这个名称,最初是指徽州的戏班,更确切一点,是徽商蓄养的家班。家班里的艺伶,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明万历年间,徽州与皖上(安庆)戏曲活动非常活跃,微州班社的活动,在徽州戏曲大家笔下留下一些记载。如歙县人潘之恒在《亘史》《鸾啸小品》等著作广泛记述当时徽班的活动,他记述了万历二十八年,在徽州府邑城东郊举行的迎春赛会上,搭了36座戏台,不仅本地戏班上演,还有来自吴越的优伶,结果本邑1 5岁的张姓姑娘、艺名为武媚娘的人夺魁,潘之恒为之作《武媚娘传》。可见当时微州本土也有非常出色的戏曲演员。但当时的徽班,唱的不是我们后来说的“徽调”,而是微调形成过程中的“徽昆”。
清康熙六年,安徽建省,此时,徽班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省外,徽班除了指徽商蓄养的家班,一些安徽人组建的职业化班社也被称为“微班”。许多班社在本地各有其名,如“长春”“同乐”等,到省外则统称“微班”。至乾隆年间,在安庆最终成型的“微调”风行苏浙皖,微调既成,徽班也随之名闻遐迩。石牌艺人在各种徽班中大放异彩,有“无徽不成镇,无石不成班”之说,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徽班,就有后来陆续进京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三庆班是乾隆年间组建于安徽怀宁石牌镇的一支徽班,成名于扬州。艺人前期以安庆人高朗亭为代表,后期以安庆人程长庚为代表,其他主要演员多为扬州籍。三庆班以微调合京、秦两腔,在京师名噪一时。
四喜班也是乾隆年间组建于安徽的一支徽班,成名于扬州。艺人也是以安庆人和扬州人为主,如杨天福(安庆人)、葛玉林(扬州人)等。四喜班花雅兼擅,昆曲、皮黄、吹腔(石牌腔)、秦腔……诸腔杂奏。但和其他徽班相比较,四喜班更侧重昆曲。
春台班则是两淮盐商总领、徽州歙县人江鹤亭为承应乾隆南巡扬州创建的一支徽班。征聘四方名旦,艺人以安庆人郝天秀和苏州杨八官为代表,以徽调合京、秦两腔。
和春班始建于何地,至今尚无定论;何人所建,也存在争议。艺人以扬州人为主。
微班进京,正是中国戏曲领域“花雅之争”展开之际。微班以其二黄为特色的多声腔优势,日益显露出它在“花部”中的主将风采。从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等四大徽班进京,到1890年前后程长庚等人完成的微调皮黄嬗变为京二黄因而“京剧”名出,再到京剧崛起,徽班淡出的这百年之间,进京的徽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孵化孕育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
大的徽班进京,而在徽州和安庆,以微调为主要唱腔的“徽班”仍然十分活跃。当时,微州就有号称“京外四大徽班”的同庆、阳春、庆升和采庆,因此,虽然京城里京剧崛起,微班淡出,而在民间,微班微戏仍在继续,并获得发展,逐渐形成大阵容和以武戏取胜的表演特征。辛亥革命后,由于时局动荡,很多徽班变成鬼火班,农闲组班,农忙散班。徽班逐渐式微,但仍然零星存在。而徽剧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掘和命名,就得益于民间徽班徽戏这一脉尚存。
三、徽剧的构成及其价值
戏曲构成的基本内容是剧目、唱腔和表演形式。1956年成立的安徽省徽剧团,正是从这三方面对徽班的艺术遗产进行了细致的发掘和整理,徽班艺术以徽剧为名获得了新生。
在剧目方面,截止到1962年底的统计,通过充分挖掘、整理、鉴别与整合,积累了徽班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声腔、不同流派的传统剧目,有历代流传下来的《借靴》《审乌盆》《三挡》《水淹七军》《龙虎斗》《快活林》《九件衣》《太白醉酒》《斩貂蝉》等,还有作为实验性的、经过腔戏嫁接和较大加工的青阳腔(岳西高腔)剧目<思凡》《回书》《磨房》《看女》《贵妃醉酒》等,这些剧目,编印了内部资料《徽剧传统剧目汇编·皮黃卷》五辑。
在唱腔方面,1 957年搜集的徽班唱腔,大部分是皮黄,演唱效果接近于京剧,类似汉剧、桂剧的“土京戏”。研究者认为,这种形态正是京剧形成前夕微调晚期的概貌。但由于晚清以来徽州也是京剧的流行区域,因此京剧倒流的双向传播也是构成晚清以来微州地区徽班形成“土京戏”声腔的原因之一。为了将徽剧与京剧从声腔上进行区分,安徽省在搜集的基础上进行再挖掘,邀请省内外徽班流行区古老剧种的老艺人“吐戏”“吐腔”,力图整理出当年盛行的早、中期微调,重现徽班诸腔杂陈、合为一致的声腔特色。
在舞美与表演方面,通过对徽班的广泛调查,总结出微班舞美上强调场景环境的设置,用各种精美道具营造情节气氛,相比京剧舞美的高度概括与写意,微剧的舞美有点偏实景营造,色彩艳丽华美。而在表演方面,则以大阵仗和武戏出色取胜。所谓“苏州的曲子安徽的打”,《三挡》《七擒》《八阵》等武班戏,都是徽班特有的经典武戏。徽班将昆曲优美典雅的舞蹈动作、梆子粗犷奔放的形象造型、弋阳彪轻精悍的武打技巧、柳子炽热火暴的表演风格以及目连戏、民间杂技、武术中惊险逼真的“绝招~绝活”都容纳吸收,创造出一套能适应各个层次观众审美要求的表演体系。
至此,徽班艺术经过梳理、挖掘和整合,重点以腔戏嫁接的方式完成了徽班艺术形成徽剧的重要阶段,也决定了徽剧的基本构成和价值所在。
回溯历史,客观真实还原徽剧的形成、构成,明了它的艺术核心元素,徽剧保护与传承的侧重点也就随之凸显出来了。
首先,通过挖掘复排,保留其经典剧目。这些经典剧目,要包括早期的徽班遗产,如全本的《荆钗记》《白兔记》《水云亭》《劝善记》等;要包括其他剧种没有的特色剧目,如《拿虎》《齐王点马》《打百弹》《反八卦》等;还要包括经过腔戏嫁接,比较成熟的剧目,如《水淹七军》《九锡宫》等;当然也包括新时期创编的经典剧目,如《吕布与貂蝉》《百花赠剑》等。
其次,在唱腔上,建议以进京之前的早、中期徽调为基础唱腔,以古朴醇厚为审美基准,以苍劲悲凉为主要艺术特色,吸纳不同时期的徽班主要唱腔,使唱腔的辨识度更清晰。
再次,在脸谱和表演风格上,保留特色脸谱,如关羽的白粉勾丹凤眼、周仓的两颊勾鱼鳞、庞德的前额绘螃蟹等;复原一些徽班传统演出习俗,如开场闹台、接帽子戏、再接武行戏(功夫表演),然后是正戏、接找戏(丑角和彩旦的临场发挥),最后收场是福禄寿三星拜天拜地拜观众等。
另外,20世纪50年代后期,徽剧团“边演出、边挖掘、边教学”的发展路径也对今天徽剧的保护传承有启迪和示范作用。
在中国戏曲史上,徽班艺术承载的信息非常丰富且重要,花雅之争的始末、皮黄声腔的演变、京剧剧种的形成。徽班留下的艺术遗产正在徽剧的传承与发展中延续,从这个意义讲,徽剧是徽班艺术的总结,也是微班艺术的新生。
(责任编辑:史青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