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 意蕴深沉
----论《天堂蒜薹之歌》的两次修改
2019-11-12贺仲明马思钰
贺仲明 马思钰
1988年,莫言在《收获》杂志第1期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随即作家出版社于当年4月出版了同题单行本。作品的创作源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起农民与地方政府冲突的真实事件——“因为当地官员的腐败无能和思想的保守以及他们工作当中的官僚主义”,特别是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失误等原因,引发了农民冲击政府机关的群体性事件。事件最终的处理结果是部分农民被逮捕判刑,一些政府官员也受到行政处理。苍山距离莫言老家高密不远,莫言耳闻到这件事情后,心情激动而充满义愤,于是创作了这部作品。正如莫言对自己写作过程的描述:“我原先不相信一边写小说一边热泪涌出的事,但写这部小说时我鼻子很酸过几次。因为小说中的人物的遭际能让我想到我的亲人。”作品具有相当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就是对事件中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表示了深切同情,对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作为表达了明确的批判。
对于当时的莫言创作来说,这部作品的出现似乎有些突兀。就在不久前,他因创作了著名的“红高粱”系列作品而广受关注,人们对他创作的认知还停留在奇崛、豪放的家族小说上。因此,《天堂蒜薹之歌》这部面貌迥异作品的问世,并没有引起文学界的太多关注。不过,莫言本人对这部作品却很看重。在作品首发5年之后的1993年,他对作品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修改,并予以再版。到2004年,莫言又对作品进行了一次修改。
在莫言的创作历史中,对一部作品这么大幅度的多次修改现象很为少见。剖析这些修改,体察修改背后的原因,对于深入了解莫言在1988年至2004年间的创作思想以及艺术上的状态,颇有价值和意义。
一
1993年的修改本是莫言对作品的第一次修改。
这次修改的发生,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莫言对作品的自我完善愿望是最主要因素。当初他创作《天堂蒜薹之歌》的心情颇为激动,写作的时间也非常短,只花了35天。如此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时间下,自然难有充分的打磨和细致的推敲,作品存在某些粗糙和不圆满处也就难免。莫言希望能够通过修改,处理作品的一些仓促之处,更好地进行完善,应该是修改的最主要原因。
客观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作品发表后,因为明确的故事背景和充分的价值立场,引起了事件发生地苍山县政府人士的不满。“因为写了这本书,某县的一些人托人带话给我,说我只要敢踏上他们的地盘,他们就要……”莫言的表述虽然轻松,但实际上,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考虑到莫言不但生长于山东,而且家人都还生活在山东乡下,他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这当然不是说莫言对作品的修改是迫于外在压力,但是,这种外在因素对他修改作品的愿望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或者可以说,外在的压力成为了他进一步完善作品、在作品中更充分地表达自我的动力。
莫言这次对作品的修改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一些情节和细节上的补充和完善,以及一些语言表达上的修正和增删。这些修改主要属于技术层面,使人物身份更加准确,叙事更加周密,语言表达也更规范。
作品最主要的修改,是在初版本基础上扩展了大约6万字的篇幅,包括加写了两个章节的内容,增添了一些人物形象和不少风景描写,还补充完善了大量细节。这些修改非常宽泛,也不仅仅只是局部上的影响,而是关联着整部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表达。所以,我们不想在这里进行细致的罗列和对照,而是结合这些修改对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影响来进行展示和分析。
首先,也是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作品继续保持并强化了现实批判的主题。莫言在多年之后回顾《天堂蒜薹之歌》时,这样说到自己的感情倾向:“因为我是农民出身的作家,有一颗农民的良心,而这个良心是不安的。不管农民采取了什么方式,但我的观点是跟农民一致的。我绝对站在农民的一边。”毫无疑问,强烈的批判性和倾向性是作品的显著特色之一。这一特点,在修改本中没有丝毫的改变,而是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最外在的表现是作品的标题。作品原题为《天堂蒜薹之歌》,现在却改为《愤怒的蒜薹》。莫言没有谈过他这一修改的原因,但从其字面看,应该蕴含着作者更明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指向。如果说《天堂蒜薹之歌》借“天堂”与“歌”表现对农民未来的美好幻想与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借梦想以否定、超越现实的想望”,那么《愤怒的蒜薹》传达出的“愤怒”就是撕裂式的,也更清晰地凸显了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通过这个标题,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莫言将“蒜薹”作为了一种象征,一根根卖不出去最终腐烂变质的蒜薹如同被漠视的挣扎在温饱线下的农民,他们无法抵抗草芥般的命运,内心充满“愤怒”。当然,“蒜薹”之怒是无力的,也是无足轻重的,因此,它所传达出的情感是无奈与愤怒的交织。
标题之外,作品在内容上的处理也体现出这样的特征。最典型的是对第二十章的补充。初版本一共十九章,但第十九章篇幅很短,主要只是转述一个《群众日报》记者所写的通讯报道,内容是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价值立场不是很明确。但是,修改本在保留该报道的基础上,又以转述《群众日报》的方式增添了两部分内容:一是“述评:天堂‘蒜薹事件’的反思”,二是“社论:应当吸取的教训”。在这两部分内容中,作品对事件进行了更详细和更具理性高度的分析,它一方面指出了事件中少数不法分子在事件中所起的破坏作用,但更将重点放在对政府管理者的批评上,从政治理念、工作方法和思想意识等角度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认为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第274页)比较起初版本的客观性报道,修改本对事件更多了反思和批判意识。陈思和曾经提出《天堂蒜薹之歌》中包含三层叙述话语,“公文报告的庙堂话语、辩护者的知识分子话语和农民自己陈述的民间话语。”毫无疑问,这主要体现在这一修改本中。它借助了“公文报告的庙堂话语”形式,传达的却是为民代言的“知识分子话语”,是站在弱者(农民)立场上对强者(政府机构)的揭露和批判。
修改本所增加的几个次要人物形象,也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现实批判主题。如第二章,叙述高马在政府大院里被殴打时,增加了看守大门的“穿花格子衬衫的小青年”李铁的形象。高马遭到金菊家人殴打后,到乡政府投诉,却被拒之门外。悲愤之下,高马把身上的血抹到了政府招牌上。李铁制止无用,又殴打了高马,只是在遭到官员呵斥后才停止。之后,李铁又用水和抹布消除高马留下的血迹。作品在叙述李铁上述行为的同时,还进一步细化了高马痛苦挣扎的场景。对比之下,李铁形象很明确被寄寓了暴力帮凶的内涵,也是作品现实批判的拓展。与之相似的,还有第十六章新增的死囚犯形象。这个死囚犯与高羊同居一个囚室。死囚犯对社会充满仇视,性格也非常凶残。他用铁链殴打高羊,想致他于死地。而高羊之所以被与死囚犯关在一起,纯粹是警察的故意为之。二者共同制造了对高羊的伤害,其批判性意图是很清晰的。
作品更强的批判意识还通过故事悲剧性的增强体现出来。批判往往与悲剧性相关联,因为弱者的悲剧往往源自于强权,对他们命运的悲惨和无奈的强化能够更增添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权的否定。相比于初版本,作品修改版通过细节补充等方式,令人物生活的苦难表现更为深重,命运也更为悲惨,故事的氛围也更为凄惨和低沉。
最典型如第三章,叙述高羊被抓时,对他瞎眼女儿杏花的描写。从小女孩最初摸索着、哭叫着寻找父亲,到高羊怀着愧疚回忆她被自己踢打的场景,以及以歌唱儿童美好生活的儿歌与杏花寻找父亲的细节相映衬,都深深地强化了弱小者的凄苦和无助。此外,在这一章,作品还增加了高羊、四婶,以及“马脸青年”被警察虐待的细节。考虑到这些细节之后就是“马脸青年”的被虐待致死,它们既是对情节的合理补充,也进一步揭示了弱者命运的卑微和无辜。
另外,修改本还大量地丰富和细化了风景描写,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性氛围。作品第一章就加入了这样的描写,“一群蓝色的乌鸦疲惫地从院子上空掠过,地上闪过灰淡的阴影”,“弥漫着腐烂蒜薹的臭气”。(第1页)三个精短的句子,解读空间却异常广阔。莫言将气味和色彩混用,黑色的乌鸦羽毛被染成更具画面感的“蓝色”,与“混沌的尘埃”形成颜色上的对照,传递忧郁的情绪,“疲惫”与“灰淡的阴影”相呼应,构成了低迷颓废的氛围。再加上空气中“弥漫着腐烂蒜薹的臭气”,从嗅觉带来生理上的刺激,压抑逼仄的环境无形中给予了读者“逃离”的心理暗示。也就是说,作品暗示需要“逃离”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是含蓄地指向更为混沌的社会环境。作品发端即以忧郁的基调介入,与故事悲剧性地发展、落幕遥相呼应。
其次,作品还深化了其他主题,艺术表现方式上则更趋向含蓄深沉。正如前面谈到作品最后一部分引用的“社论”和“报道”,除了批评政府,也批评了某些农民,即作品的批判主题并不只是唯一指向政府,它也揭示和批判了农民的某些弱点,特别是农民的懦弱和怯弱。这一点,在修改本中表现更为充分。
比如前面谈到的修改本新增的高羊被同牢房死囚犯虐待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高羊没有丝毫的反抗精神,而是尽显懦弱。而之后,由于生病,高羊接受了监狱女医生的治疗,他也是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显示出谄媚式的幸福。由此可见,修改本在对高羊遭遇表示同情的同时,也深刻地批判了其精神和性格上的弱点。
而且,作品还将对农民的批判与现实社会批判结合起来,更深入地思考农民弱点形成的原因。如作品对高羊喝尿故事的叙述。初版本写到高羊两次喝尿,第一次是在第七章,高羊在狱中被中年犯人欺负,被迫喝尿;第二次是在第十二章,因为高羊偷偷埋葬了身为地主的母亲,被治保主任逼迫喝尿。修改版中,作品以回溯方式增加了高羊小学时喝尿的情节。当时,高羊被同学王泰欺骗和栽赃,恐惧之下,高羊被迫喝下自己的尿。在这一叙述中,两人的身份成为最醒目的中心:“高羊与王泰是一个生产队。王泰的爹是生产队长,高羊的爹是受贫下中农管制劳动的地主分子。”(第96页)可以说,作品的三次喝尿情节都表现出底层农民的卑微和无奈,而修改本增添的这一次则对其背后的现实政治原因做出了某些解释,深化了作品的批判内涵。同时,以高羊童年经历来观照其性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使高羊的行为更为合理,性格展现也更为充分。
修改本还增加了高羊对自己被迫喝尿事件的评论。确实,高羊是依靠忍辱才逃脱治保主任等权力者的为难,才能够苟活下来。所以他的人生经验是“忍着吧,忍过来是个人,忍不过来就是个鬼”,(第184页)并自我安慰“人就得知足,就得能自己糟践自己”。(第184页)作品对高羊的遭遇当然是同情的,但更揭示了其自我麻痹、内在软弱的精神实质。修改本增加的这段议论,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以及鲁迅作品所蕴含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态度。
与此同时,作品修改本还通过对一些情节的处理,删去了那些情绪表现比较直白的地方,使作品的思想情感更为含蓄深沉。最直观的,是作者删去了关于国家政治的言论,对政府机关、国家领导人等政治话题采取避而不谈的策略。
此外,作品还更广泛地借助一些景物、动作、外貌描摹等细节描写来表现思想倾向,达到“无声批判”的效果。
例如,修改版第三章中,在高羊和马脸青年入狱之后,增加了一段对女警察外貌的观察:“女警察横眉竖目的样把高羊吓得够呛,他可从来没想到女人会这样厉害。她穿着一双棕红色皮鞋,鞋头尖尖的,跟儿高高的,腰里也扎着一根皮带,皮带上也挂着一把手枪。”(第39—40页)
在这里,莫言对女警察外貌及其穿着的刻画都带有情感色彩,或者说,将感情色彩蕴藏于细致描写当中。“尖尖的”鞋头暗示女警察尖厉刻薄的态度,“高高的”跟儿说明了在面对农民时,女警察从身份上的俯视,表现以农民为代表的受支配者与警察代表的权力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种不平等使“高羊”们在披着“权力”外衣的女人面前也“吓得够呛”,暴露农民群体自卑、懦弱的心理。在另一个层面上,莫言将“女警察”本质的女性特征表现出权力特征,她全身除了一双皮鞋能够显示女性身份之外,其他的地方,如“腰带”“手枪”和“横眉竖目的样”已经消弭了性别特征,在“权力”与“身份”面前,女性被化身为权力样式,程式化地为权力系统服务,具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除了以上思想主题上对初版本的继承和深化,修改本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创作趋向,它蕴含的是莫言创作风格上的时代性特征。换言之,在初版本的1988年,莫言的创作还处在创作风格比较恣肆奔放的时代,《红高粱》是典型体现。但是,几年之后,莫言的创作风格更趋向沉静质朴,传统民间故事色彩比较突出。修改本完成于1993年,其中自觉不自觉地传达出这种新风格的气息。
典型如第十七章,这一章几乎是重新创作,其叙述风格也与其他章节有较大差异。本章的基本情节是高马在法庭受审,但作品却将笔力集中在回溯高马在浇蒜薹的月夜与白胡子老头王长礼的闲谈,绝大多数的篇幅是王长礼在讲故事。他所讲的两个故事与高马被审的情节完全没有关系,风格也截然不同。虽然我们也许可以从后一个故事中读出某些隐喻意味——张家湾的蛤蟆受到皇封之后“至今还是不叫”,“你不服不行”,(第230页)暗示了普通百姓在权力面前的无奈和卑微——但显然,它更多体现的还是戏谑和自嘲色彩,是一种民间精神的体现。从叙事角度说,作品在这里设计出不同时间、空间的两个情节齐头并进,采用故事嵌套故事的叙述模式,使叙述层次更为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叙事节奏更为缓和——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莫言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创作的作品如《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木匠和狗》等。所以,严格说,王长礼所讲的故事放在这个地方是否合适也许可以讨论,但从莫言创作变化来看则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二
在距离作品的第一次修改多年之后,莫言再次对《天堂蒜薹之歌》进行了修改。
这一版的修改与《天堂蒜薹之歌》的海外传播密切相关。葛浩文是莫言作品的主要英译者,他在1988年下半年即决定翻译此书。但在给美国出版社提交翻译稿件后,编辑对作品的结尾提出了异议。编辑认为《天堂蒜薹之歌》是个书写农民与现实冲突、表达农民愤怒的故事,但是故事的结尾发展不充分彻底,不合美国人的阅读趣味。葛浩文将此意见转达给莫言,于是,按照英文编辑的意思,为了更适应美国读者的审美倾向,莫言为作品新写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如葛浩文所言:“十天后,他发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结尾,我花了两天的时间翻译出来,发给编辑,结果皆大欢喜。”于是,在美国1995年出版的英译本中,小说结尾与中文版有较大差异。中文原版的第二十章中所转述的《群众日报》有关报道和社论等内容被删除,而给蒜薹事件的几个重要人物增加了悲剧性的结局。
这一修改本在中国大陆出版,已经是在2004年1月,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作为“莫言文集”之一的《天堂蒜薹之歌》。之前的1993年至2004年间,作品还有过2001年4月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版本,这一版中,作品的书名已经从《愤怒的蒜薹》改回到《天堂蒜薹之歌》,莫言还为该版本撰写了新的“自序”(“自序”的写作时间是2000年12月,内容还是阐释写作缘起,只是表达上与1993年版的“自序”略有不同),但作品正文仍是对1993年版原封不动的复制。2004年的当代世界出版社版虽然没有明确标注这是“全新修订版”(如后来一些版本所做的那样),但在正文上,它已经借用了英译本的结局——不过也不是完全沿用英译本,而是穿插了其结局。具体说,就是将原版本的第二十章《群众日报》的报道和述评、社论都保留了下来,但在这一章之前新增加了一章,整部作品由此变为二十一章。增加的这一章就是英译本中对人物命运的补充。
“此后再发行的中文版都改用了这个新的结尾”,确实,根据英文版修订的、由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首次出版的这一版本成为迄今为止的定本。之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所有《天堂蒜薹之歌》,都是采用这一版本,包括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作家出版社于当年11月出版的《莫言文集》20卷本,也是如此。
这一版本增加的字数并不多,只有七千多字,内容也比较简单,只是简洁地安排了方四婶、高马和张扣的结局。因为作品的前两个版本都是叙述到参与蒜薹事件的农民被判刑处理为止,书中的主要人物,除已经死亡的金菊、方四叔之外,命运没有再做交代。而在这里,叙述的时间已经在蒜薹事件结束的几个月后(作品最后叙述的高马死亡时间是1988年元月,也就是事件大半年之后),人物都有了完整的悲剧结局:方四婶保外就医,因为其女儿金菊死后还被人逼迫着与人结了阴亲,她抑制不住悲愤而上吊自杀,高马知道金菊的情况后伺机逃出监狱,却被击毙。与此同时,一直作为画外音而存在的张扣也迎来了死亡。
这里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张扣的死亡。张扣是作品叙述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唱词被作为每一章的导言,完整地叙述了蒜薹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些唱词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爱憎态度,明确体现了在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农民立场。在初版和1993年版中,张扣一直没有正面出现在作品中,只是如影子一般的存在。但是到新版本中,张扣终于正面出场,作品叙述了瞎子张扣从县拘留所被释放后的生活,描述了他的形象面貌,特别展示了他因为敢于说真话而受到社会底层百姓们的拥戴和关心,也因此,他受到了神秘人物的严重警告,并最终在一场秋雨过后惨死在泥泞中。显然,作品对社会政治进行批判的意旨非常明确,正是因为敢于说真话触怒了有关利益集团,使他们感觉到有威胁,他们就会不择手段要封住说话的嘴。可以说,张扣的死亡叙述更强化了现实的严酷,也更深化了作品的现实批判主题。
从叙述层面说,张扣的死亡结局暗合1993年修改本对最后一次歌谣演唱者的修改。如前所述,这一版本已经把最后一章的歌谣演唱者由张扣改为他的徒弟,现在赋予张扣以出狱后很快就死亡的结局,使这一安排更为合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作品中的张扣徒弟不同于张扣,他缺少张扣的勇敢和反抗精神,而是显得精明和世故。敢于说话的人死了,只留下了说着“先让俺抽您一支高级烟”、“抽了香烟俺也不开口,送一张《群众日报》您自己看”的明哲保身的徒弟。换言之,神秘人在张扣死前对他发出的“祸从口出,古来如此”的警告在他的徒弟身上已经奏效,现实环境更加惨淡和悲哀了。
三
作家对作品进行修改是正常情况。就《天堂蒜薹之歌》的修改来说,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莫言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具体而言,我们以为,作者对1993年版本的修改是非常认真,也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说,虽然这部作品最终还是以“天堂蒜薹之歌”而名世,但它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都主要是依靠“愤怒的蒜薹”这个版本的修改。这一版不只是大幅度地拓展了作品篇幅,情节更为清晰完整,细节和词句更真切准确,人物形象和主题的表达也更充分。
至于2004年版的修改,则需要更客观的分析。一方面,在作品走向世界问题上,莫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意义。英文版本对结局的修改,既可以看作是莫言向美国市场的妥协,也可以说是海外市场的需求给予莫言一个真实表达和完全释放的契机。毕竟,我们应该鼓励作品走向世界,作家对作品进行适当调整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行为。而且,如前面所述,在主题表现上,这一版本的修改也有其效果。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认为这一版本的修改有值得商榷之处。从艺术上说,将故事时间延伸到蒜薹事件大半年后,是否会影响叙述的聚焦?特别是从美学效果看,非常明确地展示所有人物的结局,也许并不是好的方式,反而丧失了艺术回味的余韵和让人咀嚼的空间,悲剧的过于彻底,也似乎存在有人为和刻意的痕迹——换言之,这一修改也许更切合那个“愤怒的蒜薹”的标题,而事实上,作者最终选择“天堂蒜薹之歌”作为标题,显示出作者在主题表现和艺术旨趣上对含蓄轻灵风格的认可,但这一结局修改的效果与之并不完全一致。
总而言之,正如莫言自己所说:“我并不认为《愤怒的蒜薹》是我最好的一本小说,但毫无疑问是我的最沉重的一本小说。”《天堂蒜薹之歌》这部小说在莫言创作历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它在莫言小说被西方接受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典型而充分地体现了莫言与中国乡村、中国农民之间挚切的现实和情感关系,也体现了莫言的现实主义勇气和精神。同时,作品也深刻体现了莫言对乡村情感上的复杂性。他深爱农民、关心农民,但却能够清醒地看到农民群体的弱点,并给予批判。这是莫言对鲁迅传统的继承,也是他思想高度和宽广视域的体现。在莫言创作史上,像《天堂蒜薹之歌》这样直面现实的作品并不多见,它是莫言精神世界某一方面的真实折射,而他对作品进行了两次修改,也包含着作家自我的某些坚持和变化,以及时代文化的某些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