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2019-11-11杨光辉

工业设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发展策略新形势

杨光辉

摘要:产业园区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崖要引擎。河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处于承接珠三角城市产业转移第一梯度,产业园区发展质量直接关乎城市经济发展、空间拓展的成功与否。本文以河源产业园区为例,在充分借鉴相关案例基础上,从产业类别选择、功能构成设计、内部空间设计、道路交通设计、景观设计等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为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芳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现状;新形势;发展策略;类别选择;江东新区

1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现状

近年来,河源凭借区位、成本和发展空间等后发优势,大力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双转移的背景下,产业园区成主要空间载体,河源市中心城区初步形成了以河源高新区为核心的“一区十二园”产业格局,沿粤赣高速公路和河源大道两侧呈带状分布,工业空间布局较为分散,聚集效应不显著,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从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来看,普遍存在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功能配套不完善、道路交通体系不全、整体形象欠佳等问题。

2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案例借鉴

2.1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多功能综合性科技生态产业园

突出生态与智慧融合的理念。植根于商水湖,发挥与浦东机場、洋山深水港等交通枢纽临近便利的区位优势。

突出“产学研”一体化。以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主导产业,分为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科研教育区、生活区等功能区,集中体现研发创新、孵化创业、转化辐射和机制创新四个主体功能。

突出交通引领。轨道交通二号线横贯园区,在园区内松涛路、祖冲之路设有张江高科站,向东延伸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2.2 新加坡纬一科技园

多功能组团有机结合。包括核心功能区、生命科学园、资讯传媒城、多功能开放空间、生活区以及项目后期预留区。同时,使建筑单体功能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企业对建筑科技的需求。

合理使用土地。合理的分配土地构成比例,完善每一主体功能区域的功能,并通过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带动区域活力,不将工业与居住商业等用地绝对地分开,在园区内部容纳丰富多样的用地类型。同时,考虑分期开发的灵活性等多方面因素。

充分优化环境。集中地绿地与绿色网络,高质量的景观设计,有效地将城市绿地引入建筑组团之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借由生态建筑的生态技术方法,如太阳能技术、空间动力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等技术的成功运用,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高效的交通网络。打造绿色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包括轻轨线、公交线、地铁线、行人专用道等,加强园区与周边功能区的有机结合和空间联系。注重道路等级的划分,更多的考虑步行者以及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

完善的共享设施。基础设施付费共享,包括会议室、多媒体中心等,以及多样化设施集聚一体的环境,节省企业开支、支持企业研发。

3 河源市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

3.1 设施先行,升级增量

充分分析各个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的类别,结合上层级及相关规划,筑巢引凤、升级增量,做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瞄准高端新兴产业类型。作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新兴产业园区,引入增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重点引进新医药、新材料产业,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引进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培育新市场。

3.2 培育集群,辐射区域

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依托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深河产业城、江东新区产业园区等重点产业平台,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打造辐射河源南部乃至市域的高新产业集群基地。逐步改变以镇、街为单位自主发展工业园区的分散发展模式,通过大型园区建设整合地方发展的需求,统一空间部署、统一园区管理、完善配套设施,从而逐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新城。

3.3 绿色低碳,塑造品牌

为打造广东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河源产业园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限制高能耗、杜绝高污染产业发展。在引入产业增量时,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准入标准执行。在关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严格执行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的标准体系,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5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8t/万元、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等。

4 河源产业园区规划设计重点

4.1 产业类别选择

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战略陛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拟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八大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陛新兴产业。

随着广东省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河源市的五县一区形成了各自相对主导的产业类型。河源城区形成以电子信息、机械模具、新能源、食品饮料等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结合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区域产业发展形势,建议河源产业园区重点培育旅游产业、健康养生、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商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生物医药、绿色有机食品、特色文化四大支撑产业。

4.2 功能构成设计

产业园区功能的组成一般由园区定位决定。由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类别的不同,各个园区的功能设计也有所不同,一般主要功能包括制造加工区、配套服务区、居住生活区等。

制造加工区是产业园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是满足企业生产所需的办公楼、厂房和仓库。配套服务区是围绕产业制造提供配套服务的设施,包括商务办公、科技研发、咨询服务、银行等。居住生活区是就业人员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包括园区内部的职工宿舍、公寓等,以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购物餐饮等服务设施。

4.3 产业园区内部空间设计

以生产为主的产业园区空间组织一般可分为行列式、围合式和混合式。行列式是比较简单实用的空间组织形式,但园区空间环境会显得比较单调,难以彰显园区形象特征。围合式一般呈现“U”型、“E”型、“L”型等形态,不同形态的空间组织极大地丰富了园区的空间层次感。混合式是综合利用了行列式和围合式的空间设计方式,兼具两者的特点。

4.4 产业园区道路交通设计

道路交通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交通组织通畅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园区的运转效率。园区道路交通设计,一方面是为各类交通主体的交通活动和行为提供空间载体,科学组织人流和货物流,设计高效的道路组织线路;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产业定位、功能组织、货物集散、交通流量等因素,在集约、节约用地原则上,保证交通发挥最大效益,带动园区发展。

一般而言,产业园区道路分为园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主干道是园区与外部城市联系、园区内部各组团联系的主要通道,是园区的路网主骨架。次干道是划分产业园区功能组团,联系各组团的通道,与主干道直接相连。支路是次干道下一层次道路,主要起到连接企业厂房、公寓、超市、餐饮等生产、生活空间的作用。园区道路网结构是根据规模、功能分布、用地布局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确定的,一般可分为方格网式、自由式以及混合式。

4.5 产业园区景观设计

随着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园区景观品质日益成为城市政府、开发商、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园区品质不仅是满足产业人群的生活需求,也是体现园区质量的重要因子,对园区招商引资有较大的影响。

产业园区景观设计应以实用高效为首要原则,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园区公园绿地的布局和品质。首先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最大程度体现园区的山水景观特色,彰显园区的景观魅力。其次是凸显景观总体结构,突出景观轴线和重要节点设计。景观轴线主要依托主要道路、开敞空间,充分利用公园、水体、建筑界面等,串联组织功能节点,形成连续的线性景观。尤其是园区的主要出入口、重點绿化开放空间、功能区节点,是产业园区彰显景观魅力的重要节点,直接影响人们对整个园区的感观。

5 结论与建议

产业是城市发展驱动所在,产业园区是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城市功能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经济发达区域外围逐步成为产业园区建设的热点区域。通过对河源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现状的问题分析,再借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新加坡纬一科技园规划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重点关注产业园区的产业类别选择、功能组织设计、道路交通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

在产业类别选择方面,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明晰产业园区自身优势,区域联动、错位发展。功能组织方面,应重点结合产业园区定位,产业类别,科学合理的划分体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分区,打造功能综合的园区。道路交通设计方面应着重体现产业园区的特点,实行客货分流的高效组织流线,提高园区运行效率。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园区的品质,随着产业园区的不断持续发展,园区景观品质日益成为城市、开发商、企业、就业人群关注的重点,本文建议结合园区的本质特征,构建“点线面”组合的景观系统,彰显园区魅力,实现产业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发展,从而以产业园区为重要引擎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兼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12):09-13.

[2]邝惠贞,刘力.产业转移与劳动力结构优化效应研究——以河源市为例[J].城市观察,2011(4):156-165.

[3]杨佳意,朱晟君.产业转移政策对地区产品结构演化的影响——基于广东省“双转移”政策的实证分析[J].热带地理,2017,37(04):452-461.

[4]许桂灵,司徒尚纪.广东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效应与对策分书[J].热带地理,2010,30(03):242-247.

[5]俞万源.基于产业协调的“双转移”战略背景下广东欠发达山区劳动力转移分析——以梅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1,31(05):576-580.

[6]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发展策略新形势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谈生态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