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压强》复习课设计
2019-11-11孙锡强
孙锡强
【摘 要】目前很多复习课的设计都比较传统,大多以“炒冷饭”的模式,阻碍学生学习思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以深度学习的思想进行复习课教学设计,重组教学内容,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促成核心素养培育。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设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都有相同的困惑,在设计初中科学复习课时力求达到以下几点:1.摒弃单一的、枯燥无味的以知识梳理为主的教学模式;2.打破学生新授课学习的常规思维,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欲望;3.对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运用、创造与评价;4.设计具有科学思维含量的问题,层层递进。
以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压强》这一章为例,根据学生已有的对压力及三种压强的掌握程度,教师要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三维目标,培育核心素养。
一、引入课题直判概念
以压坏的路面作为引子,提出问题:交通部门为了防止重卡汽车压坏路面,应设置一些限制标志,如果你是交通部门负责人,你将设置什么标志来警示司机?用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入课题,做好学习准备,学生无论从“质量”、“重力”、“压力”、“压强”等角度来限制都可行,给予一定的鼓励。压坏路面最直接的量是“压强”,但交通部门真正给出的限制标记是“限制质量”,从而引出质量、重力、压力、压强之间的关系。
二、模式创新量性结合
为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习兴趣,课的模式一定要创新,不是生硬地搬出一道道的菜。在本節复习课中可设计这样一些创新点:由学生简单回顾决定固体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后,从“判断:水平面上,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正立,一个倒立,哪个产生的压强更大?”出发,由学生轻易判断出压强的大小后,继续提出一个定性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的压强相等?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是:在正立的瓶中加水。顺着学生的回答,给出一些数据:矿泉水瓶质量为15g;瓶盖面积为5cm2;瓶底面积为30cm2。定量计算应该加多少水才能让它们压强相等?
从判断到定性解决再到定量计算,一连串的循序渐进的问题设计,尊重学生的有序、规律学习。从“加水”达到压强相等到“加多少水”才相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主动权始终是学生的,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教师永远不能代替学生,如果把教师的这种功能具体化,可以为学生学习搭建舞台、创设平台,促进学生学习。
三、探究深入合作共赢
对液体压强特点的复习采用开放式分组实验设计的学习方式,在教师限定实验器材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对实验的设计:提供的器材有矿泉水瓶、小铁钉、水、盐水,要求是利用这些器材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此实验设计的难点不在于器材的选择,而在于是否能够完整设计出验证液体压强的各种特点。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求学生主动回忆液体压强的特点,更要利用转换的思想将液体压强大小体现出来,还需要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进而使学生由表层向深层学习,这是深度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
经过设计、讨论、展示、汇总后,教师提问:根据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得到可验证的液体压强特点是“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就大、同一深度的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那么根据你们的设计能做到同一深度的液体向各个方向吗?经过这一提醒学生又一次展开了讨论,对“各个方向”表示做不到,由此自然地引入压强计这一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神器。
为了更好的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容器形状、液体的多少没有关系这一特点,引入一个经典实验:“模拟帕斯卡实验”——用矿泉水瓶、长橡皮管、漏斗制成一个实验装置,关键在于“一杯水”就能将桶胀破,突出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四、创造评价提升思维
自制伽利略温度计成品,首先分享制作过程:管子里面的水是怎么灌进去的?水为什么不流出来?其次思考工作过程:如要对该温度计进行刻度标注应该怎么标?有什么因素会影响该温度计的读数?再次提出其它制作方法:这样的温度计还可以怎么制作?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关键点:气体压强。不难看出,以上问题都与大气压强有关,分别是:依靠大气压强在管子中留水,因为大气压强水不流出来,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大气压强影响温度计的计数,利用大气压强将温度计倒过来也可以设计。
(一)多维的教学目标
深度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复习阶段更需要对标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条目,教学活动向着设定目标来实施,当然复习课的教学目标需要做一些整合,并且依然是多维的。
(二)多边的认知活动
课堂教学中,对大脑的刺激应该来自多方面的,认知活动需要动手动脑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能让学生的思维多方位地参与进来,提高学习效率。从本节课来看,从压力概念判断、压强大小区别、液体压强验证设计、压强简单计算到大气压强应用分析,由低阶思维上升到高阶思维,实现知识的解码,挖掘知识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使知识能够顺利输入和输出。
(三)多元的评价方式
学生自学和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的自学缺少他评。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就感,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根据评价主体多样化,可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又如根据评价性质,可采用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鼓励性评价。比如在验证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设计时,可这们评价:你们的设计很到位,那么根据你们的设计真的能够验证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特点吗?这样先肯定再提出疑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多样的情境设置
情境作为一种学习的刺激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脑的活跃度由学习情境的刺激引起,单一的情景刺激只能启用局部大脑中枢,且容易疲劳。多样化的情境设置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引课开始设置情境吸引学生,到两个矿泉水瓶的压强相等的计算,到液体压强的特点验证,都用了情境刺激,最后在液体体压强到气体压强的过渡学习中,用“模拟帕斯卡”实验作为情境强化深度带来的力量并有效过渡到气体压强。
复习课的设计在于教学内容的有效重组、高阶思维的充分运用、教学资源的广泛整合,通过复习模式的创新将深度学习设计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