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

2019-11-11李银玲

卷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发展思考公共图书馆

李银玲

摘 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络的日益健全,网络成为各行各业之中无形的纽带,加强了各行各业的联系。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万物互联已是必然之势,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成为当前各行各业的发展主题,在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当中同样也不例外。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万物互联的发展大背景,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当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万物互联;公共图书馆;发展思考

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也出现的新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如何追随时代前行的脚步,突破固有的发展建设模式,为公共图书馆建设带来更多鲜活的血液成为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问题。万物互联,要求图书馆建设要推陈出新,要求其建立数据信息库,要求其丰富服务业务内容,为来访者创造更加优美的公共阅读学习环境。

1 简析我国当前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现状

公共图书馆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代表着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水平,更代表着我国公共建设事业的发展程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来,我国提高了对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了对这项事业的投入。这从侧面也反应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所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其面向的人群更广,各种资料更加全面,数据库也更加庞大。较之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共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共图书馆当中的数据资料已经能够通过错综复杂的网线传达到各个使用端,不仅节约了人们查阅书籍文献的时间,也丰富了现有的图书馆的数据资料。2)阅读形式多样化。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阅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纸张之间了,手机和电脑同样也成为了文献资料的阅读载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在图书馆中,除了有大量的书籍资料外,还有可供阅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读设备。3)服务范围更加广泛。以往的图书馆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内容有限,而在万物互联背景之下的公共图书馆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的做到了“随时随地享阅读”。

2 浅析万物互联背景之下公共图书馆的特点

2.1 应用设备现代化

万物互联需要强大的网络设备与机器支持,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公共图书馆必须具备相当的科学技术水平,利用当前的互联网与计算机以及敏锐的传感与通讯技术构架起其基本的资源数据共享。

2.2 资源共享更快捷

互联网技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迅速,而在公共图书馆当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后,文献资料的过去速度较以往也有了极大的突破与飞跃。这为人们获取有效的资源节省了时间,顺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2.3 数据更新更及时

现代社會更新迭代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利用发达的互联网络技术能够及时的更新与丰富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中的有效内容。通过公共平台来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为公民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了相应的平台[1]。

3 简述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所在

3.1 提高思想认知程度

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长远的社会公共事业,它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其下一步如何进行。因此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程度,要把握好其总体的发展方向。首先就要对这一项公共事业有充足且全面的认识,明确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所在,分析其服务宗旨与服务内容所在,感受其内在精神韵味所在,明确如何应用科学的手段传承与发扬旧的精华,建设与发展新的事物,最终来引导公共图书馆事业向未来迈进。

3.2 转换发展模式

传统的由纸张书本组合起来的图书馆已然不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融入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运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丰富公共图书馆的应用模式,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选择要求公共图书馆发展紧紧跟随时代潮流,适时的推陈出新,必须之时开展图书馆改革工作[2]。

3.3 创新服务方式

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加持之下的公共图书馆,其应用模式与以往早已大相庭径,因此为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应当有相应的发展与提升,做出改革与完善,顺应当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尽可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完美的阅读体验。

4 万物互联背景下如何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

4.1 建立健全万物互联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制度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好的规范与制度是支持一项事业长远发展的支架。万物互联的背景之下,各行各业之间的范围与限制被打破,其中的内容也发生了碰撞与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能够保证公共图书馆建设能够朝目标坚定不移的前行,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来支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事业,除把握好其发展的大方向与大布局外,其中的细节问题也不容小觑,必须要为其发展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并严格要求与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3]。

4.2 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创新与发展

万物互联背景之下,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提供图书资料这一个简单的方面,公共图书馆面向的人群广泛,因而必须要抓好其发展的整体布局,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创新与发展。其中之一即是加快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完善图书馆中的数字服务平台建设[4]。具体内容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整合我国现有的公共图书资源与各种数据资料于统一的平台上,为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打好基础。二是推进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共建,建设公共图书馆时根据不同地域人们的需要,图书馆主要内容的倾向方面也有所不同,相关工作人员要先对本地区居民等开展调查,建设能够满足本地区人民阅读需求的图书馆数据库。各地区的数字图书馆之间建立沟通与联系,通过发达的网络传输技术丰富图书馆拥有的资源。最后,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建设,加大适用于手机、电脑等移动端的图书馆建设。积极的进行图书馆专题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提高读者使用公共图书馆获取资源的效率,为读者提供更佳的阅读体验[5]。

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同时也带动了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这一条产业链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同相关产业取得紧密联系,共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实现行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其次在图书馆内部和部门之间也应当积极的开展合作,致力于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当中,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方向[6]。

4.3 及时吸纳新的技术,完善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

万物互联联通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内涵的体现,是一个地区人民文化素养的表现。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万物互联的背景也为公共图书馆建设带来更多的思想切入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敏锐的察觉到社会的变化,积极的吸纳和学习新技术投入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当中去,包括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数字化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仍然在发展与建设,其中图书馆包含的功能与内容仍然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应当是持续的开展下去,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与要求。新型的图书馆管理体系更进一步的规范了图书馆当中的各项服务内容,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使其中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下去。新型的图书馆感知技术能夠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及时的追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脚步,更新图书馆中的大数据库资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同以往的公共图书馆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改变绝不只是一星半点,而是有了质的突破。但时代的浪潮仍然在不断涌动,全新的互联网技术也呼之欲出,因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紧紧追随时代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及时引入新技术,适时的进行管理改革工作,不断的完善图书馆内部的服务与建设,扩大这项公共事业的发展内容,不断的进行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大威,李春明,温泉,等.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6):22-32.

[2]李玉琴.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5(Z1):26-27.

[3]王继娜.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J].图书情报,2017:76.

[4]王海.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J].中文信息,2017(2).

[5]谢碧琼.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

[6]王世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融合发展趋势及对图情工作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1).

猜你喜欢

发展思考公共图书馆
关于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
南阳市卧龙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