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转型路径研究

2019-11-11逯朋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1期
关键词:新媒体辅导员转型

逯朋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交流等各项需求,同时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媒体,辅导员不能只是单纯的学生管理者,要积极探索职业角色和能力提升转型路径,善于将日常的工作与时俱进地与新媒体相结合。在学习中思索,在工作中磨炼,在实验中检验,做新媒体工作的引路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航者。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辅导员;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碼: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23-02

一、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1]中明确提出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2]。新形势下,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扩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辅导员需要主动应对角色转换,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流引导作用,提升网络实际效果。新媒体新技术拓展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平台,改变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高校辅导员依托新媒体新技术,通过网络更快、更好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逐步代替了以往通过电话、短信或者是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应时刻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规律,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积极构建互助、互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倡导大学生共建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二、新媒体背景下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辅导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利用新的媒体加强学生事务管理,不断提升职业素质能力,创新工作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同时,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断融合新的媒体工具,以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优化工作内容,传递青年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

(一)做学习型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一要加强知识储备和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不断给自己充电,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二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将工作内容和新媒体相结合,主动开拓新的工作方法,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三要结合专业特长和研究领域,改变工作作风,多深入学生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同时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

(二)做服务型辅导员

服务型辅导员是要求辅导员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的责任,努力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是指辅导员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遵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学生管理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反映学生的根本利益诉求。“到学生中去”是指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角色转型的路径思考

(一)定位转型,增强自身硬实力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观环境,网络新媒体新技术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一是新媒体新技术正在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水平。二是新媒体新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载体。在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环境的同时,互联网载体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利用互联网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创新学生工作管理方式,还要转变学生价值观念,正确认识新媒体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是要恪守规范要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严格遵纪守法,恪守职业规范和职业准则,正确处理好个人、学生和学校的利益关系。二是要提升自我修养。要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引领道德风尚,以德育人,用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三是要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辅导员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关心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中国特色与发展趋势、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使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地学习。

(二)技能转型,提升自身软实力

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视频,把理论学习装在口袋中,握在手掌里。利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形式传播符合学生需求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做到与学生成为朋友,了解学生现实的需求,根据需求提供服务,如此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青年学生的思想是多元的,需要辅导员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引导,关注社会的热点,关注学生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载体创新到效果走心,使其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新媒体在育人中活起来,这个活,是活学活用。可能有些人会认为网络直播这种形式有些不靠谱,但是现在网络上却有两位“90后”,他们将网络直播这种形式引入高校的思政工作中,使枯燥的思政教育时尚起来。新生班会、元旦晚会、运动会,他们用一场一场的直播使远隔千山万水的学生和家长消除了距离的阻碍,使交流更加真切,情感也更加深厚。例如,看到大家都关注国家事件,那就去发表文章为爱国发声;听说大家都关注诗词大会,那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声;得知突发重病学生家境贫寒,那就选择为爱发声,募捐善款,帮助他渡过难关;了解学生支教的事情,那就为奉献的精神发声,让其他同学感受到支教和志愿服务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高大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走人心。另外,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化解突出矛盾,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特点、规律和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三)思维转型,锻炼自身巧实力

学生在哪里,辅导员的工作就在哪里,学生的需求就是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原动力。作为整天与青年大学生摸爬滚打的辅导员来说,如果不变新,不创新,就无法进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让育人工作走入新的境界。首先要积极推进“价值认同”。在当前意识形态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目的。辅导员要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认知心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其次是学会让“信息跑路”。例如,石河子大学基于易班开发了学生事务信息系统。web端包含数字迎新、电子学籍、奖助学金、贫困生认定、心理健康、学生宿舍事务管理、毕业生离校、校友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各个应用依托易班迅速实现智能移动化,使学生工作更及时、更精准、更全面、更科学。易班手机端还可以进行证件补办、假期留离校登记、心理咨询预约、信息查询、宿舍违纪查询、会议室管理等。让信息跑路,使数据说话,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效率。最后是善于“圈粉”。辅导员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逐步树立个人品牌,以知识性、启发性的博文对复杂事件进行精辟的分析与点评,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与引导,提升人格魅力与情感认同,形成具有黏性的依赖,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群众基础。南航徐川的个人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每篇阅读量少则两三万,多则十余万,曲建武的公众号“仍然在路上”广受学生工作者的关注和好评。

四、结语

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广泛影响着新时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深刻改变了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对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新技术,遵从学生成长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动作为,抢抓机遇,直面工作挑战,利用新媒体生动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担负起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责任,做好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邹积英,陈志娟.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动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04):100-101.

[2]李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新媒体辅导员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沣芝转型记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