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视角下临床师资教学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9-11-11步达胡琦石朱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1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教学能力

步达 胡琦石 朱亮

摘要:在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下,临床教学在附属医院中的地位岌岌可危。临床师资教学存在教学意识淡薄、教学能力薄弱、教学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临床教学质量下滑。文章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临床教学管理中,探讨和提出了几点柔性策略,旨在促进临床师资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临床师资;教学能力;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11-02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所谓柔性管理,本质上与我国古代儒家的“民为邦本”和道家的“尊道贵德”思想一脉相通,主要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遵循客观规律,无为而为。我们把“以人为中心”,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而进行的人格化管理模式称为“柔性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成员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临床师资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意识淡薄

由于临床教学的特殊性,临床师资身兼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三项职责。临床工作中,“重医疗、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相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倾向于完成前两者,而压后教学工作。加之临床师资数量短缺,一旦有人外出进修或培训,正常的教学秩序便难以维持,遇到医疗任务繁忙、人手不足时,有的临床科室甚至会找研究生或规培生参与带教,更是使形势严峻的临床教学雪上加霜。

(二)教学能力薄弱

入职前,临床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学习和训练;入职后,由于长期忙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他们同样缺乏临床教学必要的指导与培训。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临床教师对教学普遍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对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掌握不够,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信息化教学能力薄弱,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满堂灌”、“填鸭式”、“照本宣科”等教学现象普遍存在。

(三)教学发展主观动力不足

在附属医院里,临床教学的地位不但得不到保证,甚至岌岌可危。资历高、职称高的医生不愿意承担临床教学工作,年轻医生资历尚浅不得不承担,却得不到相应的扶持,临床教学实践举步维艰。

(四)培养体系不健全

除主观上的动力不足之外,客观上培养体系的不健全和激励机制的不到位,也直接导致了临床师资教学发展的滞后。随着医学专业招生数目的不断增加,附属医院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临床师资的教学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三、临床师资教学发展的柔性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为,从全局的视野考量临床师资的教学发展,注重临床师资内在发展动力的激发,关照他们内心的情感诉求和需要,润物于无声之中,将临床师资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临床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来。基于此,医院的决策层和管理层需转变观念,加强柔性管理理论的学习,改变传统刚性管理监控、束缚与强制的思维模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汇于临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多渠道、多路径、多方位地架构起人本化的教学发展组织与配套政策,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项目与激励措施。

(二)营造“尊师重教”的院本文化

第一,医院的管理者和名师名家在院本文化的营造上具有引领与示范的作用,他们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能够有效唤起临床师资的教学热情。第二,为青年临床师资配备专门的临床教学导师,指导他们制定科学、长远、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参与临床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提升教学成效,获得临床教学所带来的职业幸福感。第三,总结和凝练名师名家的成长规律和成才经验,以他们的典型事迹感召更多的临床医生加入临床师资队伍中,引导更多的临床骨干教师潜心教学研究、追求卓越的教学,为教学名师名家梯队储备力量。

(三)组建“扁平高效”的学习型组织

建立附属医院临床学习型组织,有助于临床师资通过合作学习、研讨交流、团队探索,共同寻求临床教学实践难点问题的解决之道,互相启迪教学改革的创新智慧。高等院校从制度层面和组织层面为附属医院临床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供支持,促进医院形成群研协作的临床教研文化。附属医院积极响应,理顺临床科室与临床教研室、课程团队之间的关系,引入项目制、社区式等非正式教研团队模式,明确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社区负责人的责任与义务,推动集体备课、说课、微格教学、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提供“多元立体”的教学支持

在临床师资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方面,附属医院需兼顾教师教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内涵和临床师资的群体特征,同时还要考虑临床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临床师资的教学发展纳入到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总体规划中,划拨专项经费,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落实。在项目实施方面,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除了传统的教学沙龙、名师讲坛、教学示范与教学竞赛等项目外,附属医院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教学平台,为临床师资的教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与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渠道,帮助临床师资在有限的空余时间内实现教学方面的成长与精进。在培训内容上,涵盖教育教学通识理论与课程教学实训两方面。附属医院可以邀请综合性院校教育教学专家做具有教学学术前沿性、前瞻性的讲座与报告,也可以组织专门的课程教学专家针对特定的临床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操训练。

(五)实施“公平导向”的激励措施

从分配公平的角度来说,附属医院应当建立投入与回报比值相等的分配制度,将教学绩效纳入医院绩效的统筹分配中。针对临床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問题,附属医院可以考虑加大科室绩效中临床教学的占比,让临床师资的教学投入得到更多的物质回馈。对于高校教师这类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知识型人才的激励,应当本着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并重的原则来设计激励体系。通过组织开展临床师资教学专项奖评选、临床教学成果申报、临床师资教学职称优先晋升、课程负责人津贴、临床教学研究课题等多种途径,使真正用心教学、投入教学、在临床教学中成效显著的教师,获得更高的荣誉和外界认同,满足他们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创建“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多样化。除了临床督导评价、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等传统评价方式,附属医院还可以借助于信息化平台,建立起临床师资教学发展的个人档案袋,科学采集、统计与分析临床师资教学过程的相关数据,客观记录他们的教学成长过程。第二,评价内容的动态调整。根据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临床教学改革任务以及学科发展战略等要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考核指标,对不同的考核项目分别设定不同的权重,以体现临床教学工作的差异性。第三,评价结果的合理使用。结果不对外公布,也不与职称晋升与绩效分配直接挂钩,只作为参考反馈给临床教师本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对于有待改进的教师,可以组织专家和骨干教师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专业辅导与答疑。通过柔性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达成临床师资的自我激励,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四、小结

在医院中引入柔性管理,并非是要全盘否定刚性管理的价值,而是要在科学、规范、有序的制度框架下,对刚性管理的不足之处加以优化和补充。以柔性的视角,构建理念引领、文化渗透、体系构建、科学激励、评价导向的临床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系统,从而有效促进临床师资队伍“教学学术”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临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戴新利.高校教师柔性管理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49-50.

[2]薛玉香.柔性管理和高校学科队伍建设[J].江苏高教,2007,(02):142-144.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